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莫札特第40號、第41號交響曲各版本比較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德語: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斯堡,逝世於維也納,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

莫札特是一個天才音樂家,他的音樂才華在極為年幼時已表露無遺。他的父親也是一個音樂家,故莫札特自幼已接受父親的音樂訓練。四歲時,莫札特已開始作曲,稍後他的父親便開始安排他四處巡迴演奏,在巴黎、倫敦、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等大城市表演,莫札特亦由這時開始聲名大噪,受到各地的貴族、皇室人員及主教的歡迎及讚譽。1764年時,只有八歲的莫札特已完成他第一首的交響樂曲,年僅十二歲時,莫札特已寫下了一部歌劇《La Finta Semplice》。

莫札特在維也納居住的數年間,是他作曲活動正在頂峰的時期,1786年《費加洛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成功,1787年《唐‧喬凡尼》(Don Giovanni)成功,然而,他的經濟狀況卻是在谷底,他為了要脫離窮困,規劃預約演奏會,為此在短短兩個月內,完成性格不同的最後三首交響曲(1788年6月26日完成第39號、7月25日第40號、8月10日第41號),儘管這是以極快的速度寫成,卻沒有任何匆忙寫作的痕跡,每一個細部和旋律的鋪陳都極為精心、完美,堪稱莫札特晚期的登峰造極之作。

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札特,留下的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包括41首交響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27首鋼琴協奏曲、其他樂器的協奏曲(如:長笛、法國號、巴松管等)、18首彌撒曲、安魂曲(未完成)、20餘部歌劇、三十多首小夜曲、室內樂及鋼琴奏鳴曲等。地位與巴哈、貝多芬平起平坐,其作品亦讓人感受到音樂由巴洛克時期轉向古典主義時期的不同。作曲風格兼具旋律及藝術性,活潑開朗而悅耳。


作品介紹

說到莫札特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寇海爾目錄(德語:Köchel-Verzeichnis),這是奧地利音樂學家寇海爾對莫扎特的音樂作品所做的編年式編號系統。通常用縮寫K或KV表示,例如G大調弦樂小夜曲的編號為K.525。寇海爾目錄不但將莫扎特的作品系統化作出整理,減少不必要的同調性、同類型作品的混淆外,亦能比對作曲家不同作品的創作風格和特色。

莫札特的最後三首交響曲編號分別是:第39號K543,第40號K550和第41號K551。聖‧安布洛斯基稱譽這三首作品說:「以絕對音樂而論,真的再沒有比它更完美的作品了。」

而這三首之中,最受歡迎的無疑是第40號和第41號交響曲了。

《g小調第40號交響曲》,K550

有人認為布拉姆斯的第4號交響曲是男人在哭泣,那女人在哭泣的交響曲是哪一首呢?正是這首莫札特的第40號交響曲。

在莫札特41首有編號的交響曲中,小調作品只有兩首,而且都是g小調,一首是第25號(1773年),另一首是這首第40號。第40號交響曲四樂章中有三樂章沈溺於G小調憂鬱調性,悲劇、憤怒、黑暗。鋼琴家Charles Rosen曾説它代表熱情、暴力與憂傷,顛覆過去一般人,仍以為莫札特僅止於純真、優美的想像。

第40號交響曲竟不使用定音鼓與小號而能表現出巨大的音樂性,初稿中更是連單簧管也沒使用。後來他親自加進單簧管,因而此曲有兩種版本:一有單簧管,另一則無。
第一樂章是很快的快板(Molto Allegro),在無序奏的情形下,小提琴一開場即在中提琴二部分解和弦的伴奏下,以八度音奏出有名的「優美而哀愁」的第一主題。這嗚咽似的帶有哀戚的旋律,令人很難忘記。旋律開頭兩個小2度下降音型,有人稱為是「嘆息」的動機,這動機在全曲中隨時出現,加進陰影。

本曲是莫札特最為世人所認識的音樂作品,堪稱是作曲家的其中一首代表作,它與貝多芬的《第5號交響曲》均被視為演奏次數和灌錄次數最多的音樂作品。

《C大調第41號交響曲》,K551

這是莫札特所有交響曲中規模最龐大者,壯麗絢爛、充滿生命力的節奏及輝煌大器的氣勢,可說是器樂曲中的上上之作。

這部交響曲又名「朱庇特交響曲」(Jupiter Symphony),但並不是由作曲者本人所取的;朱庇特是古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和這首強而有力的宏偉鉅作可說是很相配。在終樂章中,莫札特使用了大規模的賦格曲,因此又被稱為「終樂章有賦格的交響曲(Sinfonie mit der Schlussfuge)」。
第四樂章使用奏鳴曲式譜寫,並在戲劇性對比中大量使用代表五聲部的賦格,在作曲上師法巴哈這位音樂大宗師而又以更自由的處理超越他,完美的融合了主音音樂及複音音樂,而這五個動機在最後混合成賦格式的結尾,整章被譽為古典對位法的巔峰之作。

這首交響曲雷霆萬鈞的氣魄,十分豪放與莊嚴,一反過去莫札特式的纖細優美,柴可夫斯基稱這部作品為「交響曲的奇蹟之一」。崇敬莫札特的理查‧史特勞斯年輕時曾稱讚此曲說:「朱庇特交響曲是我聽過的音樂當中,最偉大的一首。聽到終曲的賦格時,我以為是聽到天籟。」


版本比較
※因為這次是同時介紹兩首交響曲,所以版本盡量選擇兩首都有涵蓋的。

Karl Böhm,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Mozart: Symphonies 35, 36, 38, 39, 40, 41

說到詮釋莫札特,卡爾·貝姆(Karl Böhm)絕對是不二人選。他被封為「莫札特專家」,而他指揮的莫札特交響曲、歌劇,無一不是名盤。關於卡爾‧貝姆的介紹,我在之前的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各版本比較已經提過了,這裡就不再多加贅述。

指揮家布魯諾·華爾特(Bruno Walter)對貝姆音樂藝術影響很深,雖然華格納是貝姆的最愛,但在1921年華爾特邀請貝姆到慕尼黑歌劇院工作,也因為華爾特對莫札特作品的深入了解,原本要去深造華格納的貝姆,卻因而掀起對莫札特的終生愛戀。

在貝姆人生最後的訪談中他說道:「如果我還能康復一次,我很想再和維也納愛樂一起灌錄莫札特的四十六首交響曲。」(1981年)

貝姆的莫札特交響曲總是淡淡地歌唱,客觀、精確,就是他最大的特色。他總是冷靜處理每個聲部,音樂輪廓在緩慢的節奏中鮮明地刻畫。

第40號交響曲充分表現了貝姆所具有的節制美感,第一樂章的速度是這幾個版本中最慢的(8:26),但是整體氣勢,器樂音色的展現上,卻有極為美妙的平衡,各聲部的流瀉格外扣人心弦,音響清澈無比。

而第40號交響曲的四平八穩好似在為第41號交響曲的高潮鋪路一樣,一掃前面的陰霾,風格相當單純明快,尤其是終樂章,光輝燦爛、激情又不失穩定,我們得到一種力度和感情的全面協調,透過貝姆的精妙詮釋,表現樂曲堂皇莊嚴、風格文雅的格局。

這張錄音可以如此成功還要歸功於Deutche Grammophon驚人的後期處理,幾乎消除了任何聲音失真,就好像我們是親身在音樂廳聆聽而感受不到這已經是50年的錄音一樣。(第40、41分別在1961年12月和1962年3月錄音)

另一個樂迷們也很推崇的版本是貝姆晚年(1977年)和維也納愛樂的錄音。(Karl Böhm, Wiener Philharmoniker - Mozart: Symphonies No. 40 & 41 "Jupiter"

Sir Charles Mackerras, Scottish Chamber Orchestra - Mozart Symphonies 38~41

查爾斯·馬克拉斯爵士(Sir Charles Mackerras),1925年11月17日出生在美國紐約,雙親是澳洲人,他在雪梨及布拉格學習音樂,非常擅長楊納傑克(Janáček)和莫札特的歌劇。

馬克拉斯負責許多十八、十九世紀演奏習慣的研究。1991年音樂季最重要盛事之一,便是布拉格「艾斯特劇院」(The Estates Theatre)於十二月再度開幕,此劇院是莫札特的歌劇《唐·喬凡尼》(Don Giovanni)最初首演之地;馬克拉斯爵士將該劇以新製作搬上舞台,並指揮演出,以紀念莫札特逝世二百周年。他為Telarc唱片公司錄製了莫札特的所有交響曲和小夜曲集,均是與布拉格室內樂團(The Prague Chamber Orchestra)合作。

馬克拉斯爵士在1974年獲得「大英帝國三等爵士勳章」(C.B.E.),並於1979年因其對音樂的奉獻,受封為爵士。

他的指揮風格靈活多變,因而常常帶給人們超常的演出效果,不論所演作品來自英國、捷克、義大利還是德國。

他曾在一次訪談中說過:「我相信,明確地編制管弦樂部件是非常重要的,這樣音樂家可以在不需太多排練的情況下演奏。例如,有一天,我們演出了舒曼所有的交響曲,幾乎沒有排練。因為這些部件是非常明確的,所以不需要做太多的預備工作,而能夠把注意力全集中在詮釋作品。」

說到近年來最成功的莫札特交響曲錄音非本專輯莫屬了。2009年獲得BBC雜誌「年度專輯」與「年度管弦樂專輯」,直到2016年仍然是「推薦參考錄音」。

貝姆的版本速度偏慢,但是第40號的第一樂章我偏好速度快的詮釋,馬克拉斯的版本就很刺激,速度偏快有活力,展現小編制樂句細緻又有極大的張力及戲劇性;貝姆的版本花了8分26秒來演奏第一樂章,而馬克拉斯只花了7分07秒,快了將近一分半,心情好的時候聽起來有種意氣風發的感覺,貝姆的版本則適合晚上想放鬆,沉澱心情的時候聽。

即使這時候的馬克拉斯已經高齡84歲了,但是一點都看不出老態龍鍾的樣子,他和蘇格蘭室內管弦樂團展現出的青春活力已經說明了一切;樂團使用的是現代小提琴,演奏直來直往沒有顫音,而且當兩個版本的第40號都存在時,馬克拉斯也贊成第2版本加入單簧管展現的音色和細緻。(特別是在39、40號)

他的詮釋既輕鬆又活潑,沒有不必要的沉重或甜膩。他的藝術手法得到了Linn Records錄音團隊的強大支援,空間感和質感都是超一流,音響色彩華麗,層次感豐富,節奏與速度變化強調鮮明對比,弦樂精湛華麗,又不失解析,聽起來不會糊在一起。

在某些系統弦樂的表現上,馬克拉斯版本會比較尖銳,相信這是錄音質量太高造成的結果,還有要提一下的就是他遵照樂譜的指示執行所有的反覆,以第40號第二樂章為例,反覆後該樂章的長度達到13分鐘,是好是壞則見仁見智。

無論如何,這個版本一定是現代錄音最優秀的一個,你不可能在其他版本聽到比它更多的細節,而且它會讓你情緒化,並同時提供其他版本沒有的見解。極好的錄音質量完美地呈現了這份演繹,不用懷疑,這套專輯絕對是發燒友的必備收藏。


還記得30年前的莫札特電影《阿瑪迪斯》嗎?

除了雙雙入圍奧斯卡,分別飾演莫札特與薩里耶利的兩位角色,貫穿全劇的音樂更是不可或缺的功臣,而擔綱音樂重任的就是指揮巨擘馬里納爵士與他創立的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內維爾·馬里納爵士(Sir Neville Marriner,1924年4月15日-2016年10月2日),是英國的指揮家和小提琴家。13歲時他就已經在皇家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後來到巴黎音樂學院求學。1958年創辦舉世知名的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為答謝倫敦聖馬丁教堂的教區牧師願意借出教堂讓樂團排練,遂命名為聖馬丁。

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指揮家之一的馬里納是一名不言退的音樂家,過去兩年,他以「90後」高齡繼續在國際樂壇演出。他曾經說過,當指揮家的煩惱是越老越搶手,自己對指揮的癮頭又極大,不願步下指揮台。

馬里納於1979年獲英廷頒授CBE勳銜,1985年進一步獲爵士勳銜,2015年再獲名譽勳位。並在2014年倫敦留聲機大獎中,因錄音作品豐碩獲得特殊傑出成就獎的肯定。

2015年11月底,馬里納爵士曾來臺指揮過國家交響樂團(NSO),我有幸親臨這場由傳奇指揮帶來的珍貴饗宴,「這的確是彌足珍貴的時刻,當馬里納爵士手持他的木質指揮棒,令抬起的雙臂與地面平行,身體微微前傾時,人們看到了屬於馬里納的經典形象,那位在唱片封套和書籍中出現的人物現在活生生地站在了舞台之上。」,演出曲目包括了莫札特第35號交響曲、孟德爾頌第四號交響曲,還與獲科隆愛樂聘任終身大提琴首席的田博年合作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至今仍是我最美好的一次聆聽體驗。

這張錄音雖然不是我最喜歡的,但是優先推薦給第一次聽的新手。他的速度中規中矩,第40號的速度介於貝姆版和馬克拉斯版之間,詮釋清晰透明,聲音溫暖而且不會過分表達。

馬里納的莫札特是一種清新明亮音樂的表現,不會加入個人過多的解讀,這也是他「頑固」的一點,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一直都是同類型室內樂團的標杆;某種程度上,它代表了一種英國式的優雅─樸實無華,溫和謙遜;他並沒有選擇擁抱更為流行的本真主義,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從樂器到演奏技法都是純現代的,而觀眾對巴洛克及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欣賞品味早就轉移到了本真樂器(古樂器)上,最大的感受就是這簡直不像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音樂,更像是早已永久定格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唱片裡的那種演奏風格。

不過我並不能說這是錯誤,在沒有其他版本比較下,馬里納與聖馬丁的完美合奏一直是最佳示範,所以我都推薦第一次聆聽以他為出發點。


如果說第40號我最喜歡的是馬克拉斯活潑快速的版本,那第41號我最喜歡的版本或許是卡拉揚版。

這是卡拉揚在70年代末期所完成的後期莫札特交響曲的錄音,他曾多次灌錄莫札特的交響曲,這份錄音是他畢生最後的決定版,不僅僅在配器數量的編制上較為龐大,整體的音量也恢弘許多,速度的掌握與哀愁美感的經營都順暢而輝煌,第41號既然是「眾神之王」朱庇特,那或許也只有「指揮帝王」能夠駕馭這部宏偉鉅作。

在70年代時,使用室內樂團演出莫札特後幾首交響曲已經是個趨勢,前面提到的馬克拉斯和馬里納皆是如此,而卡拉揚反其道而行,演出是用大型樂團的傳統方式演奏,強調樂團的精緻性和對於旋律的歌唱性發揚。

同樣是指揮柏林愛樂,所以此版常常會拿來跟貝姆版比較,貝姆的演繹是拘謹優雅的,輕盈而文雅,卡拉揚則是將旋律線處理得圓滑流暢

卡拉揚的大師演繹加上柏林愛樂一流水準,絢麗的管弦樂聲響,美,絕對的美,厚重的錄音和空氣感,使樂團的氣勢和音色平衡性接近完美境界,無論是音色之華美、聲響之燦爛、層次之細膩,或聲部之契合,這對組合將管弦樂藝術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第41號的輝煌壯闊感,我也只服卡拉揚了。

不過用這種方式處理第40號就不是我的菜了,第40號似乎要有一些「內涵」,光是用華美的聲音無法傳遞感情的細膩,作曲者心境的詮釋上,似乎還有更好的選擇。

專研十八世紀音樂的德國古樂專家戈貝爾(Reinhard Goebel)曾說過:「所有音樂到了卡拉揚麾下,都變成他的風格,失去原來的精神。」卡拉揚不是音樂作品的宣揚者,而是它的闡釋者,這也是為何卡拉揚備受爭議的原因。

Bruno Walter,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 Mozart: The Last 6 Symphonies

前面提到布魯諾·華爾特(Bruno Walter)帶領貝姆真正認識莫札特,所以最後我們就來聽聽華爾特大師的版本。

自然,抒情,溫暖而人性化,是華爾特的指揮特色。除了馬勒音樂,華爾特的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及布魯克納等德奧音樂都是他所擅長的曲目,他的莫札特作品被視為具有無法取代的獨特性。

他曾說過:「不到五十歲的人不該指揮莫札特第四十號g小調交響曲,因為莫札特那失落的情緒,並非歷練不足的人所能體會的。」

這個版本是1959年1月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除此版本外還有1950年9月和柏林愛樂,1955年和紐約愛樂的版本,這兩個都是早期單聲道錄音,音響效果不佳,所以不太推薦。

關於莫札特作品的詮釋,華爾特認為:「莫札特是歌劇的莎士比亞。同時,我瞭解到在莫札特的作品中,帶給我們創造的奇蹟。必須在不損及聲樂及管弦樂之美的條件下,對所有獨特而生動的細節,賦予生氣煥發的戲劇性展現。」

第40號第一樂章華爾特以穩健速度處理,他的小提琴聲音輕柔而自在,儘管木管的表現不甚理想,但是弦樂的音色優美,對於音樂彈性律動的掌控非常得宜。他的指揮節奏明快,聲部清楚又充實,大提琴純樸抒情,第四樂章的激情和雄偉,又帶著和煦的氣氛,是別的版本所無法提供的,無論就速度而言,樂句間的處理與作曲者心境的詮釋上,華爾特皆是最佳的選擇。

此版錄音雖然不能說是很好,但是毫無疑問的感人憂傷地把聲音傳達出來,對於他的指揮方法:「他從不強求,也從不發出不容置辯的命令,而是說服,透過自然的感情交流,他能完全做到這一點。」他的莫札特後期的交響曲聲音厚實而感情豐富,緊緊抓住了人心的憂鬱

華爾特的詮釋仁慈寬厚,優雅而迷人,充滿人性的溫暖。他在他晚年提到,他是如何在他的事業發展過程中愛上莫札特,那是因為馬勒為他啟示了莫札特的演奏之道,讓他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莫札特,他稱呼莫札特為歌劇界的莎士比亞,透過莫札特,高貴與低賤、仁慈與殘酷、聰明與愚蠢,全都戲劇化地轉變成美感。

華爾特的音樂沒有譁眾取寵、沒有特立獨行、沒有激情爭辯,只有音樂家的技藝與對作曲者全然的奉獻。華爾特的樂團排練首重表達,他常常花費很多時間向團員講解作品背後所要傳達的信念,至於技巧的精準則位居其後。他從未因為命運的磨難而怨天尤人,他指揮棒下的音樂,顯現出從容的氣度與詩意的精神,這一切都反映了他身為浪漫主義者的本質。在華爾特逃離歐洲,避居美國時曾說道:「我從未感到自己是個陌生人,因為我總是身處在音樂之中,並被偉大的思想所鼓舞著,更重要的是,當所有的人類都是我的同胞時,我如何會失去我的家園呢?而我又何其有幸能夠講述一種超越國界的語言──音樂呢」!


結語

莫札特之所以偉大,是在於他不僅能守住以往音樂界作曲的傳統,更能在樂壇上建立起自己的風格,並且開創新的作曲方向。他的音樂裡處處可見巧思及創意,但從不會大膽到令人難以接受的地步,他總是能在傳統與革新間找到平衡點。如這首《第41號交響曲》,雖然在曲式上比以往的作品規模更大、作品也更有深度,但它仍然保留了古典時期的平衡、典雅、結構完整,舒曼認為這首交響曲就像莎士比亞的作品一樣,完全超乎可探討的範圍;1808年貝多芬才以同調性寫出《命運》交響曲,而孟德爾頌和華格納都以此曲為典範,作出朝氣蓬勃的交響曲,此曲確可代表莫札特一生精彩的總結,並為後人指出通向未來的康莊大道。

德國法蘭克福舊歌劇院的門口,刻著這麼一段詩:「巴哈帶給我們上帝的話語,莫札特給我們上帝的歡笑,貝多芬帶給我們上帝的火燄,但上帝卻賜給我們音樂,讓我們可以不用言語也能向祂祈禱。」
An inscription at the Alte Opera Haus in Frankfurt, Germany: "Bach gave us God's Word. Mozart gave us God's laughter. Beethoven gave us God's fire. God gave us music that we might pray without words."

莫札特顛沛流離的一生,與他那樂天知命的個性顯得格格不入。他曾說:「音樂必須永不刺耳,使聽者如沐春風,也就是永遠不失音樂本色。」莫札特以真摯深刻的的思想與豐富多元的藝術色彩,深深影響著我們,他紮實不絢麗、沉穩靜逸的旋律,營造出寧靜安穩的氛圍,若說他的音樂是「心靈的避風港」,為生命帶來大量活力,一點也不為過,非常適合在閱讀、思考、心煩意亂時聆聽。


延伸閱讀

莫札特效應
W.A.Mozart: Symphonies No.35-41
我該如何開始欣賞莫札特的音樂 - 愛樂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