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2022/9/29《藍色狂想曲-路易沙達鋼琴獨奏會》

“Au cinéma ce soir(今夜在電影院)……”—Jean-Marc Luisada


這是至今聽過最特別的一場音樂會—或者可以稱之為電影音樂會。


在音樂之外,路易沙達是一位影癡,他個人就收藏了超過 8000 部電影,今天的國家音樂廳舞台上有著不尋常的投影布幕和投影機,在一片掌聲之後,全場熄燈,只留下鋼琴上方的燈光。


【演出曲目】

莫札特:d小調幻想曲,K. 397(選自1960年約翰.休斯頓執導的《恩怨情天》)

W. A. Mozart: Fantasia in d minor, K. 397, from John Huston's‘The Unforgiven’

布拉姆斯:三首間奏曲,作品117(選自1971年安德烈.德爾沃執導的《布雷的約會》)

J. Brahms: 3 Intermezzi, Op.117, from André Delvaux's‘Rendez-vous à Bray’

布拉姆斯:d小調主題與變奏,作品18b(選自1958年路易斯.馬勒執導的《戀人》)

J. Brahms: Theme with Variations in d minor, Op. 18b, from Louis Malle's‘Les Amants’

蕭邦:a小調馬厝卡舞曲,作品17之4(選自1972年英格瑪.柏格曼執導的《哭泣與耳語》)

F. Chopin: Mazurka in a minor, Op. 17 No. 4, from Ingmar Bergman's‘Cries and Whispers’

蕭邦:降b小調第二號詼諧曲,作品31(選自1945年查爾斯.維多執導的《一曲難忘》)

F. Chopin: Scherzo No. 2 in b-flat minor, Op. 31, from Charles Vidor's‘A Song to Remember’

──中場休息──

華格納:降A大調悲歌,WWV 93(選自1973年盧切諾.維斯康堤執導的《諸神的黃昏》)

R. Wagner: Elegy in A-flat major, WWV 93, from Luchino Visconti's‘Ludwig’

馬勒/薩洛: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選自1971年盧切諾.維斯康堤執導的《魂斷威尼斯》)

G. Mahler / A. Tharaud: Adagietto from Symphonie No. 5, from Luchino Visconti's‘Death on Venice’

蓋西文:藍色狂想曲(選自1979年伍迪.艾倫執導的《曼哈頓》)

G.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 from Woody Allen's‘Manhattan’

──正式曲目之前的彩蛋──
1) W. A. Mozart: Les petits riens, KV 299b
2) Nino Rota: La Dolce Vita, from Federico Fellini’s ‘La Dolce Vita’

──安可曲──
1) Scott Joplin: Solace
2) F. Chopin: Grande valse brillante in E-flat Major, Op. 18
3) Vladimir Cosma: Promenade Sentimentale, from Jean-Jacques Beineix's‘Diva’
4) F. Chopin: Valse Brillante, Op. 34 No. 2
5) W. A. Mozart: Les petits riens, KV 299b - XIII. Andante



這場音樂會不照節目單走,一開始就放了小電影,接著畫面變暗,路易沙達開始彈起了Mozart,接下去義大利傳奇作曲家Nino Rota的電影配樂,結束後路易沙達講起了為什麼會這樣安排音樂會的原因:從父母帶給他的影響到小時候學音樂的過程、愛上了電影的契機,最後解說剛剛彈奏的音樂取自哪部電影,簡單的聊了劇情、作曲家和導演。


路易沙達說著帶法文口音的英文很有趣,也能感受到他的親切和藹,聽了這麼多場音樂會,能遇到音樂家緩緩道來他的人生故事,這比什麼都有價值。


之後的演出形式大概都維持彈奏兩首再講解電影的流程,說起了Brahms和Chopin分別是父母最喜歡的作曲家,Chopin也是路易沙達最擅長的領域,路易沙達的演奏風格,按照樂譜上的指示演奏,不會有過多的情緒性語法,動態對比很大,和聲豐富,尤其是左手的聲音飽滿、右手的高音清脆乾淨,音色講究,常常使用踏板創造出豐富的共振,但不會壓過主旋律的細節,讓我有很多新鮮的感受。


上半場最後在蕭邦的降b小調第二號詼諧曲中結束。



下半場開頭也是先放了小電影,之後是Wagner和Mahler交響曲改編的鋼琴曲,感覺像是換了演奏方式一般,這次聽起來情緒多變,在憂鬱懷舊的心情下鋪陳故事,從奔放的演奏到細膩的音色變化都做得如魚得水,難以想像這是64歲的鋼琴家,實力寶刀未老,期間還穿插了Joplin的小夜曲,最後是下半場的壓軸蓋西文的藍色狂想曲,有點爵士又有點古典的元素,每次說到電影劇情路易沙達炯炯有神的樣子,完全能感受到他熱愛電影的心情,還大力推薦觀眾們有機會一定要看看。


正式曲目結束後觀眾顯然意猶未盡,路易沙達又帶來了不同風格的音樂,除了上半場Nino Rota的音樂,還有羅馬尼亞傳奇作曲家Vladimir Cosma的電影配樂,說起了這位作曲家喜歡在大調寫憂鬱、小調寫快樂的奇葩行徑,最後不免要再來一曲蕭邦的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補充說明蕭邦是電影中最常使用的配樂(尤其是好萊塢)。邊說邊彈邊看電影,時間也將近十點了,最後和開頭同一首Mozart收尾,蓋上鋼琴蓋表示今天彈夠啦!



上下半場總共花了2個多小時,這是我自2017年普雷斯勒鋼琴獨奏會後再次聽到這麼晚,收穫非常多,心情很愉悅,還認識了很多新的作品和作曲家,以後有機會來看看路易沙達推薦的電影,能對他演奏的音樂和品味有更深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