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 星期四

2022/12/8、12/13《皮耶絲在台灣》

Maria João Pires Piano Recital in Taiwan

【演出曲目】

2022/12/8(四) 從貝多芬到舒曼

貝多芬:降A大調第31號鋼琴奏鳴曲,Op. 110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31, Op. 110

貝多芬:C小調第32號鋼琴奏鳴曲,Op. 111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32, Op. 111

舒曼:兒時情景,Op. 15
Schumann: Kinderszenen, Op. 15

舒曼:阿拉貝斯克,Op. 18
Schumann: Arabeske, Op. 18


2022/12/13(二) 從舒伯特到德布西

舒伯特:A大調第13號鋼琴奏鳴曲,D. 664
Schubert: Piano Sonata No. 13 in A Major, D. 664

舒伯特:降B大調第21號鋼琴奏鳴曲,D. 960
Schubert: Piano Sonata No. 21 in B-Flat Major, D. 960

德布西:貝加馬斯克組曲
Debussy: Suite Bergamasque




遠在還沒有Classical FM 97.7古典音樂台放送的年代,當瑪莎·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發佈來台訊息的時候,樂迷無法言喻的興奮與期待被滿足,無論票價多麼高昂也要搶購親臨現場一聽真實琴音的情懷,至今依舊彷彿昨日。那些樂迷經常反覆聆聽著且愛不釋手的唱片裡的大鋼琴家,到底有沒有辦法在「有生之年」可以來到台灣?樂迷的心願簡單不過如此。而一份彼此間心照不宣的夢幻來台名單,期待值最高的前幾位,包括了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以及皮耶絲(Maria João Pires)。


在這個圈子,沒有人笨到不可能不去了解聯繫這些鋼琴家來台的可能性,反而熟門熟路的都十分清楚,這些人不可能來台。也就是不用浪費時間了,想聽就買張機票飛去歐洲吧!台灣,等不到!


所以,前幾個月我聽到皮耶絲首次來台的消息,當下是震驚到跳起來,這位從我接觸古典音樂就認識的大鋼琴家,居然有生之年可以來到台灣,帶給我的衝擊感比維也納愛樂訪台還要更強烈,畢竟維也納愛樂來台灣的週期差不多10年一次,隨著時間逐漸過去,最終確認了消息,而且票價還是佛心的低,買了2場的價錢比1場維也納愛樂音樂會還便宜,真的要感謝Classical FM 97.7古典音樂台。


台北、高雄各兩場音樂會,曲目一字排開貝多芬、舒曼、舒伯特、德布西,不僅價格划算,曲目更是有深度,要不是高雄場也在平日我早就4場都買了。


12/8(四)晚上,我抱持著超級期待的心情進入音樂廳,當舞台上燈光暗調,皮耶絲不徐不疾,坐在琴前,從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第一個起音就十分穩定,這就是彈了一輩子琴的從容,讓琴音自然響起,適得其所的速度,帶領聽眾進入皮耶絲的世界。


首先讓我注意到的是皮耶絲選擇的鋼琴是Fazioli而不是Steinway,以往對於Fazioli有不錯的印象,但不認為他能應付所有時期的音樂風格,然而皮耶絲手下的Fazioli,是我這輩子聽過最美的聲音,音符溫暖醇厚、晶瑩剔透,高音有股淡淡的光輝,但又不像Steinway過於耀眼,低音不會過於厚重,可以和高音達成很好的平衡感,最讓我驚訝的是,坐在國家音樂廳4樓,在這個常被人詬病殘響過重的場地,能聽到這樣乾淨清晰的音色,歸功於皮耶絲的琴藝以及調音師不辭辛勞的調整,打造出這樣讓人陶醉的聲音。


皮耶絲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不是氣勢宏大的詮釋方式,不賣弄肢體激情,而是用她的理解,帶領我們深入了貝多芬生平最後2首最偉大的鋼琴作品的內涵,不再是那種戰勝命運的勝利,而是接受命運,並轉化成最美麗的詠嘆,我好像看到了即將走完波瀾萬丈一生的貝多芬,返回了原初與孤獨,靜靜地揮手道別,此時的貝多芬已非蓋世英雄,而是一個習於與孤獨病痛相處,卻仍能在音樂中流露人性光輝的凡夫俗子。


§


下半場的舒曼阿拉貝斯克、兒時情景,曾是俄裔美國鋼琴大師霍洛維茲最喜愛的安可曲目,在皮耶絲的詮釋下,我似乎聽到了同等份量的情感,雖然她的音色與霍洛維茲完全不同,但是皮耶絲獨特的個人風格,儘管演出同一套曲目,都能在結構和樂曲中重新賦予新的生命,自由揮灑於鏗鏘有力與夢幻柔美音色之間。



§§



12/13(二)晚上,氣溫驟降飄著細雨,但是完全不減觀眾的熱情,然後,舞台上燈光暗下來之後,皮耶絲這次又要帶領我們進入另一位作曲家的世界。


舒伯特的作品在皮耶絲的曲目佔有非常奇妙的地位,和其他作曲家的錄音相比,雖然她所錄製的舒伯特曲目並不多,但是每一張都帶給愛樂者無限的驚喜。


以往我比較少接觸舒伯特的鋼琴奏鳴曲,而且這場很特別的安排了上半場早期D. 664,下半場晚期D. 960,皮耶絲的舒伯特沒有任何強顏歡笑的矯情,D.664裡我聽到了舒伯特的年輕時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天真爛漫,演奏得極為精巧且不誇張,適得其所的速度、音量、情緒,特別是加重強調音色、中慢板音符時值及結句空間感的營造部分,流露很具個人風格的歌唱感。


接著,話鋒一轉,從浪漫主義的舒伯特變成印象樂派的德布西,Fazioli近乎透明的音色果然最適合了,皮耶絲的演奏風格真誠而不濫情,四首曲子一氣呵成,縱使如〈月光〉絕美如畫,卻未有片刻停駐,最後一音剛斷,〈帕瑟比德舞曲〉的分解和弦便已響起。在皮耶絲的詮釋裡,我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抽離,每次琴音響起,就把我們帶進另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中的時間流逝緩慢,此時只有皮耶絲與鋼琴,她的演奏優雅內斂、不露鋒芒,展現出來的卻是排山倒海、感人肺腑的宏偉能量,讓人悸動、陶醉,許多人聽到眼角泛淚,彷彿萬千心事,被悠揚琴音穿透,在感同身受中,獲得理解、撫慰與救贖,每每聽完她的演奏都會意猶未盡,回不到現實。


§


下半場的D.960,皮耶絲以冷靜淡然的角度引領我們走進舒伯特生命的終曲,採取了不同於專輯的詮釋風格,速度放的更慢,強調了動態對比,她就像個和藹慈祥的老奶奶用琴音為我們訴說這位31歲年輕人的人生故事,不煽風點火、也不加油添醋,就只是一個音一個音、一個句子一個句子為我們細細梳理音樂裡的每一片風景,用她的溫暖循循善誘,使我們不在規模龐大到近乎冗長(第一樂章有三段重複)的音樂裡迷失。


每一次徘徊、每一聲低吟都是生命的重量,這就是舒伯特的巧思,這首奏鳴曲真的要聽到最後才能明白,這樣的境界居然與貝多芬晚期的鋼琴奏鳴曲不謀而合,第一樂章處於甜蜜的悲傷中,卻在第四樂章的最後轉變為純粹的歡欣,詼諧的可愛,最後流浪者歡快跳躍的回家,這不僅是這首奏鳴曲的家,也是另外兩首憂鬱的D.958與遊蕩的D.959的家,更是舒伯特一生想望的那個溫暖的家,不再有延宕、輪迴與風霜,皮耶絲僅是簡單揮灑便讓我們沈醉其中,直到曲終人散仍在舒伯特的人生裡細細思量。


最後,皮耶絲兩場的安可曲分別選擇貝多芬第8號悲愴奏鳴曲第二樂章、德布西第1號阿拉貝斯克第一樂章,適當的呼應了當天音樂會的主題,在我熟悉不過的作品中竟然能呈現如此多樣而動人的面貌,令人情緒為之牽動,並體會到時間凝鍊的音樂美感,皮耶絲的音樂結句及空間感的營造,正是她音樂魔法與個人魅力所在,這樣子溫暖醇厚的琴音,我可以聽一輩子都不會厭倦。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2022/11/16 TwoSet Violin & SSO: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Program】

MOZART: Overture to The Marriage of Figaro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J.S. BACH: Concerto in D minor for Two Violins and Orchestra, BWV 1043


Tarisio has kindly loaned TwoSet Violin two Stradivarius violins. Brett is playing the 1708 'Empress Caterina', and Eddy is playing the 1708 'Regent, Superb'.


晚上回家突然發現古典音樂網紅TwoSet Violin為了慶祝400萬訂閱,居然要和新加坡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音樂會,起初我還以為是預錄影片,一查才發現竟然是直播,地點在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


2020年和2021年,TwoSet Violin拍攝影片向全球觀眾現場直播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和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分別慶祝他們達成200萬和300萬粉絲訂閱。今年為了慶祝訂閱人數到達400萬,TwoSet Violin決定虛實整合,將慶祝活動搬進實體音樂廳,結果音樂會門票不到2分鐘就賣完,幸好還有高品質的YouTube直播可以線上參與。


先由樂團演奏莫札特費加洛婚禮序曲打開序幕,每每觀賞國外的音樂會直播,都會訝異於他們的畫面和聲音品質,聲音不含糊、高低音部在音響上也能重現幾分。



接下來是本場的重頭戲,由Brett演奏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這首的旋律初聽會覺得相當優美,但是實際上具有一定難度及挑戰性,在琴商塔里西奧基金會(Tarisio)支持下,TwoSet Violin借了2把史特拉底瓦里名琴,光是小提琴獨奏第一個起音就感受到音色的不同。


Brett的演奏是漸入佳境,一開始非常緊張,但在第一樂章最後的cadenza表現十分亮眼,各種高難度的技巧展露無疑,印證了Ling Ling 40 Hours不只是向觀眾宣導,他們以身作則也做到了長時間的練習。


第二樂章的甘醇味美讓觀眾如癡如醉,美好的旋律和極富情感的連弓,都讓我大吃一驚,最後的銅管樂的宣示與主奏小提琴的分解合弦交互穿插進行的樂句,反覆進行四次,藉以打破之前沈靜的氣息,為即將綻放的第三樂章的活潑與熱力作「暖身」。


第三樂章一開始就有精彩的小提琴演奏,本樂章的難度不亞於第一樂章的cadenza,輕快的點弓與圓滑的運弓、連續上行的音階,全體在主奏小提琴的帶領下,以光輝十足的音色,恢弘的氣勢,奔至曲終驟然結束。



中場休息時間沒有我想的那麼久,馬上進入下半場Brett和Eddy一起演奏巴赫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這首可說是完美地揉和了「模仿」、「對位」及「合奏」的美感。協奏團幾乎不做主題旋律的發展,大多不搶戲。有時在主奏小提琴帶領下,拉奏相同的主題或對位旋律,加重聲音的厚度。有時只是默默提供和聲上的支持,亦有時間歇地加重幾個音,讓聲音力度加上變化。有時反覆拉奏短樂節,裝飾雙主奏小提琴的旋律。由於協奏團的支持,讓主奏雙小提琴間因模仿、對位衍生出的競爭與合作更加精彩。


從孟德爾頌銜接巴赫真是太天才了,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熱力四射的最後樂章,接上巴赫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巴洛克時代典雅、精緻的曲風,Brett和Eddy的表現都十分出色,演奏的四平八穩,別看他們是YouTube網紅,實際登台的演奏實力也不會輸頂尖小提琴家,真的讓我刮目相看。



最後的安可曲是帕格尼尼B小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鐘」(La Campanella),由Eddy擔當獨奏小提琴,終於知道為什麼要安排孟德爾頌、巴赫在前面了,節奏快-慢-快的設計,最後由技巧難度最高、表現效果震撼的帕格尼尼當作收尾,讓聽眾大飽耳福,非常過癮,也恭喜TwoSet Violin達到400萬訂閱。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2022/11/12 伊格爾.列維特獨奏會《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Igor Levit Recital: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演出曲目】

貝多芬D小調第17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作品31-2
L. v.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Op. 31 No. 2 "The Tempest"

貝多芬C小調第8號鋼琴奏鳴曲《悲愴》,作品13
L. v.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8 in c minor, Op. 13 "Pathétique"

貝多芬G大調第25號鋼琴奏鳴曲《杜鵑》,作品79
L. v.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25 in G Major, Op. 79

貝多芬C大調第21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作品53
L. v.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Waldstein"



這是很讓我期待的一場鋼琴獨奏會,由當代貝多芬專家Igor Levit彈奏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


之前有聽過他許多錄音,包括2019年出版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讓我聽到了很多嶄新的詮釋方式,有別於老派激情壯烈的貝多芬,Igor Levit的演奏方式處處充滿生機,每次聽都有很多收穫。


第一個會注意到的就是他的節奏感,讓人很有共鳴,再平淡古板的樂段,都有一股向前推進的動力,可以感覺到旋律線是不斷延續下去,當一個緩慢鋪陳的片段過後,會接上快速激情的音群,讓我體驗到動態變化不只是音量大小,也能從整體的速度分配去表現。


這種躍動感在第8號鋼琴奏鳴曲《悲愴》、第21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體現的尤其出眾,例如《華德斯坦》奏鳴曲以不斷敲擊的緊湊低音開頭,呈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能量感和張力,讓聽者有強烈的期待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右手旋律彷彿清晨中的鳥叫,輕快充滿朝氣,猶如黎明之中陽光灑落大地、萬物甦醒之景象。接著進入第二主題,悠閒安逸,像是微風輕拂,美麗而自然。其中調性、力度不斷變化,主題非常豐富精彩,引人入勝。


你可以在Igor Levit的演奏中聽到喜悅、幸福、激動的心情,不知不覺就被感染了這種氣氛,使聽者如沐春風。


貝多芬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從不停滯不前,是一位真正自由的作曲家,總是為他的音樂設計新的架構,一次又一次地以創新的方式實現它,在這幾首經典的鋼琴奏鳴曲中,Igor Levit以饒富深意的歌唱性,演繹貝多芬在音樂裡嵌入的堅忍與永恆。



【Artists Introduction】

Piano|Igor LEVIT

With an alert and critical mind, he places his art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events and understands it as inseparably linked to them. The New York Times describes Igor LEVI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tists of his generation".

As a recitalist Igor LEVIT regularly performs at the world's most renowned concert halls and festivals. He is regular soloist with the world's leading orchestras such as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the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the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nd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In spring 2021 Igor LEVIT and the Lucerne Festival announced a multi-year collaboration for a new piano festival curated by Igor LEVIT, its first edition to take place in May 2023.

Born in Nizhni Novgorod, Igor LEVIT completed his piano studies in Hannover with the highest sco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stitute. In spring 2019 he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for piano at his alma mater, the University of Music, Theatre and Media Hanover.

For his political commitment Igor LEVIT has been awarded the 5th International Beethoven Prize in 2019 followed by the award of the "Statue B" of the International Auschwitz Committee in January 2020. His 53 Twitter-streamed live house concerts during the lockdown in spring 2020 garnered a worldwide audience, offer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hope in a time of isolation and desperation. In October 2020 Igor LEVIT was recognized with the Order of Merit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In Berlin, where he makes his home, Igor LEVIT is playing on a Steinway D Grand Piano kindly given to him by the Trustees of Independent Opera at Sadler's Wells.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2022/10/29《維也納愛樂在衛武營》

維也納愛樂訪台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在昨天臺北國家音樂廳劃下完美句點。


這次先不談音樂會感想,先來說說音樂廳的部分,這次會毅然決然下去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當然就是為了感受他的音響效果,再加上這場的曲目很棒,也彌補了4月沒有朝聖到衛武營的遺憾。




§§


衛武營音樂廳為台灣第一座葡萄園式音樂廳,其中由德國克萊斯公司打造的管風琴擁有9085支發音管,成為亞洲最大的管風琴。


葡萄園式音樂廳的特色為四面八方圍繞著舞台的觀眾席,樂團後方也設有觀眾座位區,因此任何一座位均能看清楚舞台,平均距離比鞋盒式音樂廳來得近。葡萄園式音樂廳是現在世界多數音樂廳採用的形式,從柏林愛樂廳、巴黎愛樂廳、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東京三得利音樂廳,到德國易北愛樂廳,均為葡萄園式音樂廳。


對於長期習慣於臺北國家音樂廳(鞋盒式音樂廳)音響效果的朋友來說,確實需要花一些時間適應衛武營音樂廳的聲響。對比國家音樂廳高殘響、過於美化、飽滿的音場,衛武營音樂廳的聲音顯得直接、真實,殘響較低,幾乎沒有美化、包裝,因此更考驗著樂團的功力。


這邊帶入一個專有名詞「殘響時間(RT)」,係指一個聲源停止發聲後直到聲音消失所需的時間,RT60是標準的殘響時間測量方法,表示從音源停止後,室內空間的聲壓級衰減60 dB所用的時間。


根據資深樂評家曹永坤先生所說,一個好聽的音樂廳至少必須具備兩個要素:一、殘響時間(RT60)最好是在2秒左右。二、直接音與第一次反射音到達的時間差(ITDG),理想值是20微秒(mS)。




哈佛大學聲學教授沙賓的研究認為,理想的殘響表現,可決定音樂表現的成敗。著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殘響時間實測數據是2.05秒,柏林愛樂音樂廳為1.95秒,臺北國家音樂廳為2.0至2.1秒,高雄衛武營音樂廳是2.10秒。理論上殘響過長,聲音易混濁;殘響過短,聲音乾枯,但多長多短適宜,在音響學界至今並無定論,沒有一個音樂廳是萬能的,不同的音樂廳有其獨特的個性,因此也必須選擇合適的表演來取得最佳效果。


臺北國家音樂廳(鞋盒式音樂廳)較為狹長,舞臺不太寬,所以容易產生特有的側壓與空間感,聽感上飽滿、豐潤,聲部都揉合在一起,分離感不明顯。同樣以四樓座位來說,臺北國家音樂廳比衛武營音樂廳的舞臺距離長很多,使得直接音與第一次反射音到達的時間差普遍都超過理想值,因此直接音聽起來較為乾瘦,但低音部樂器火力十足,很容易蓋過弦樂。


在衛武營音樂廳給我的感受是,每個聲部清晰不混濁,樂器特色分明、定位清楚,整體音響更具立體感、有生命力。衛武營音樂廳就像是現代喇叭解析度高,音量均衡;國家音樂廳則像是傳統喇叭有股特別的調音,聲音交織在一起,因此,在衛武營音樂廳演奏,會驅使著樂團在每一場演出中必須專注、聚精會神的演奏,因為任何小缺失都能夠清楚、無修飾的傳入觀眾席中。


§§


最後我們來聊聊這次奧地利國寶級指揮大師弗朗茲.魏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öst)帶領維也納愛樂的詮釋方式。


事前有做過功課,魏瑟-莫斯特的詮釋方式通常都不訴諸於誇張緩慢的速度,而是採用較快、且減少巨幅對比的速度,也許是還沒暖手加上新舞台,團員還在摸索適應中,因此第一首曲子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指揮在速度控制上,仍是採取較快的速度,整體聽起來,有些彆扭僵硬,音量也沒全開,維也納愛樂特別的絲絨般音色感受不出來。


接著,布拉姆斯的《F大調第三號交響曲》,該樂曲從冥想般的樂段開始,逐漸展現出充沛活力,過程中,有風暴般的情緒,憤怒張狂,也有溫柔浪漫氛圍,彷彿秋收季節,豐盈飽滿,但骨子裡是低調沈潛,反躬自省的,更把布拉姆斯看似開明,又很保守的真性情,展露無遺。


維也納愛樂在前三樂章的表現略顯平庸,雖然音色漸漸展露出來,指揮棒起落有致,但樂曲中深入的內涵,似乎沒有讓我感受到,特別是第三樂章(不很快的稍快板),應該是富於感情的平靜樂章,樂器編制更是縮小,以弦樂器與木管樂器為中心,銅管樂器只用兩隻法國號,各個樂器的音色和音準都很漂亮,但指揮在這樂章還是採用了異常快速的速度,導致一些動人的旋律輕描淡寫地被帶過,布拉姆斯特有的陰鬱沉寂沒有流露出來。


第四樂章終於火力全開,樂團像是回魂般,很熱情的築起全曲的高潮。樂章一開始氣氛微弱而充滿陰霾,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忽然音樂轉為激烈,熱情推進,夾著第1主題,更達有力的高潮,也是全曲我最喜歡的主題之一,情緒轉烈,激烈的情緒安靜下來後,音樂進入再現部。整個第四樂章完全展現出頂級樂團的實力,飽滿的音色,快速的弦樂與木管、銅管樂器交替演奏,從細微的聲音到樂團齊奏,誇張的動態變化,最後音樂的速度開始緩慢下來,顯出悠然氣氛進入尾聲部,在弦樂器細膩作聲中,銅管樂器柔和的提出聖詠風格的動機,氣氛更為安靜時回想第1樂章第1主題而讓音樂靜靜的消失。


觀眾們很安靜地等待音樂消失在空間中,當指揮放下指揮棒,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也讓我總算是放下心中的一顆大石,更期待下半場的演出。





到了下半場,全場樂手有如久夢乍醒,神靈活現了起來。理查・史特勞斯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序奏(Einleitung),可以稱得上是史上最有名的電影開場音樂,先來一段深不可測極低沈的低音提琴及管風琴,揭露太陽即將破地而出前的氣勢,然後由小號演奏出代表自然的主題,在定音鼓堅定的敲擊下,像日出般,越來越亮,越來越刺眼,最後管弦樂傾力而出,而以管風琴為收尾,這是我有史以來感受到最誇張的動態對比,而且在任何的音響系統中都無法重現這種震撼感,也歸功於衛武營的巨無霸管風琴,讓我知道這趟來對了。


序奏的音樂,各種動機都從這裡發展,並在後面8段曲中頻頻出現。樂團聲勢浩大,到平靜敘事,讓曲式與情緒,持續升溫,儘管魏瑟-莫斯特的詮釋方式一向偏快,但這恰好符合這首曲子的呈現,這部作品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最後的第7、8、9段,尤其是第8段的〈舞踏之歌〉,獨奏小提琴在這裡很活躍,加上以前出現的動機交錯發展,並築起壯麗的高潮。快速的音群讓人血脈噴張,能感受到樂手卯足全力跟上指揮的速度,節奏在快要分崩離析的邊緣維持理智,也只有維也納愛樂這種頂級天團能跟上了吧,之後,有如奔馬衝刺,張力持續增強,以最最強音達到高潮後開始崩潰,午夜的鐘聲響起,鐘聲會敲響12聲,速度漸減。在第3、6等段提出的旋律,以極為緩慢的速度再現。到了終結部分,音樂交互奏出高音的B大調和弦(人類)與低音的C大調和弦(自然)而靜靜的結束。這種模糊的結束方式,曾在首演時引起爭論,但似乎在象徵人類與自然的對立永不停止。最後的戛然而止,讓空氣凝結在瞬間,而激動情緒,繞樑三日揮之不去。此次《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演出,已成為我心目中一次難以超越的典範。


最後在滿場掌聲中維也納愛樂帶來了明年新年音樂會曲目,為熱情的台灣樂友,祝賀早年,同時也意味著祝福台灣,疫情過後,否極泰來,就要大地回春,觀眾感動不已,不斷報以熱烈鼓掌。這次的衛武營音樂廳之旅滿足了我對維也納愛樂的超高期待,他們的演出水準是貨真價實、真正的天籟美聲,在未來的人生中,肯定也會不時想起這樣美好的音樂饗宴吧。




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2022/10/1 NSO《浪漫的集合-愛與海之詩》

【演出人員】

指揮/吳曜宇

鋼琴/狄米崔.馬斯里夫

次女高音/范婷玉

Yao-Yu Wu, conductor

Dmitry Masleev, piano

Ting-Yu Fan, mezzo-Soprano



【演出曲目】

陳思安:《濛濛》(「一分鐘交響曲作曲計畫」,世界首演)

蕭頌:《愛與海之詩》,作品19

拉赫瑪尼諾夫: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18

孟德爾頌:D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宗教改革》,作品107

Szu-An Chen: Mizzle (One-minute Symphony Project, world premiere)

Ernest Chausson : Poème de l'amour et de la mer, Op. 19

Sergei Rachmaninoff :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Felix Mendelssohn : Symphony No. 5 in D minor, Op.107, Reformation




俄羅斯的鋼琴家都是怪物嗎!?Dmitry Masleev超強!


Dmitry Masleev是2015年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鋼琴金牌(跟曾宇謙同屆),今天完全見識到正統的俄羅斯音樂風格。


去年陳毓襄演出了「全本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但是第一號和第二號的表現不佳,讓我有點失望,所以一直想要再聽一次拉二的現場,剛好疫情趨緩後,開始有很多知名國外音樂家來到台灣演出。


而今天這場拉二完全刷新了我聽過最好的鋼琴協奏曲音樂會紀錄!


從第一樂章開頭鋼琴演奏的鐘聲一樣的和弦開頭,力度漸強,節奏緩慢而沉重,樂團合奏的音量比平常協奏鋼琴時還要大,讓我有點驚訝,而Masleev的演奏證明了,擁有此等實力的鋼琴家,根本不會害怕被樂團蓋過,他的精湛技藝有細膩的觸鍵相輔相成,廣泛的動態對比與音色變化,都提升了拉赫的和聲豐富度。


第二樂章採用了較慢的速度展開,樂團和鋼琴的互相對話在此樂章得到了昇華,今天的NSO演出也是超乎水準,弦樂聲音細膩,表情豐富、管樂音準很好,演奏雄偉,樂團和鋼琴的速度、音量大小都配合得很好,或許能歸功於代打指揮吳曜宇。由於慢板樂章,更能聽清楚Masleev的觸鍵方式,他使用踏板和擊鍵節制,聲音非常乾淨,在需要大張力時又能放開來演出。


第三樂章管弦樂團便以激烈的主題開場,隨後是鋼琴精彩的華彩樂段,Masleev也使出了渾身解數,原來剛剛都還不是100%的實力,激烈過後,引進由雙簧管吹奏之抒情段落,在長時間發展以後,緊張情節又由一個精采之鋼琴華彩樂段繼續地加強,帶領一個極快又盛大的樂段狂飆至樂曲結尾,以「拉赫曼尼諾夫式的結尾」雄壯有力地結束全曲。


Masleev演繹令人瞠目結舌,全場觀眾都暴動了,我也忍不住跳起來拍手,他的快板樂章揮灑出如火般的激情、慢板樂章如水般的溫柔,將拉赫曼尼諾夫最美最困難的鋼琴協奏曲之一表現得淋漓盡致,觀眾鼓掌停不下來,鋼琴家破例彈了2首安可曲才離去。


最後,我還是要他媽的再說一次,Dmitry Masleev超級強!



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2022/9/29《藍色狂想曲-路易沙達鋼琴獨奏會》

“Au cinéma ce soir(今夜在電影院)……”—Jean-Marc Luisada


這是至今聽過最特別的一場音樂會—或者可以稱之為電影音樂會。


在音樂之外,路易沙達是一位影癡,他個人就收藏了超過 8000 部電影,今天的國家音樂廳舞台上有著不尋常的投影布幕和投影機,在一片掌聲之後,全場熄燈,只留下鋼琴上方的燈光。


【演出曲目】

莫札特:d小調幻想曲,K. 397(選自1960年約翰.休斯頓執導的《恩怨情天》)

W. A. Mozart: Fantasia in d minor, K. 397, from John Huston's‘The Unforgiven’

布拉姆斯:三首間奏曲,作品117(選自1971年安德烈.德爾沃執導的《布雷的約會》)

J. Brahms: 3 Intermezzi, Op.117, from André Delvaux's‘Rendez-vous à Bray’

布拉姆斯:d小調主題與變奏,作品18b(選自1958年路易斯.馬勒執導的《戀人》)

J. Brahms: Theme with Variations in d minor, Op. 18b, from Louis Malle's‘Les Amants’

蕭邦:a小調馬厝卡舞曲,作品17之4(選自1972年英格瑪.柏格曼執導的《哭泣與耳語》)

F. Chopin: Mazurka in a minor, Op. 17 No. 4, from Ingmar Bergman's‘Cries and Whispers’

蕭邦:降b小調第二號詼諧曲,作品31(選自1945年查爾斯.維多執導的《一曲難忘》)

F. Chopin: Scherzo No. 2 in b-flat minor, Op. 31, from Charles Vidor's‘A Song to Remember’

──中場休息──

華格納:降A大調悲歌,WWV 93(選自1973年盧切諾.維斯康堤執導的《諸神的黃昏》)

R. Wagner: Elegy in A-flat major, WWV 93, from Luchino Visconti's‘Ludwig’

馬勒/薩洛: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選自1971年盧切諾.維斯康堤執導的《魂斷威尼斯》)

G. Mahler / A. Tharaud: Adagietto from Symphonie No. 5, from Luchino Visconti's‘Death on Venice’

蓋西文:藍色狂想曲(選自1979年伍迪.艾倫執導的《曼哈頓》)

G.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 from Woody Allen's‘Manhattan’

──正式曲目之前的彩蛋──
1) W. A. Mozart: Les petits riens, KV 299b
2) Nino Rota: La Dolce Vita, from Federico Fellini’s ‘La Dolce Vita’

──安可曲──
1) Scott Joplin: Solace
2) F. Chopin: Grande valse brillante in E-flat Major, Op. 18
3) Vladimir Cosma: Promenade Sentimentale, from Jean-Jacques Beineix's‘Diva’
4) F. Chopin: Valse Brillante, Op. 34 No. 2
5) W. A. Mozart: Les petits riens, KV 299b - XIII. Andante



這場音樂會不照節目單走,一開始就放了小電影,接著畫面變暗,路易沙達開始彈起了Mozart,接下去義大利傳奇作曲家Nino Rota的電影配樂,結束後路易沙達講起了為什麼會這樣安排音樂會的原因:從父母帶給他的影響到小時候學音樂的過程、愛上了電影的契機,最後解說剛剛彈奏的音樂取自哪部電影,簡單的聊了劇情、作曲家和導演。


路易沙達說著帶法文口音的英文很有趣,也能感受到他的親切和藹,聽了這麼多場音樂會,能遇到音樂家緩緩道來他的人生故事,這比什麼都有價值。


之後的演出形式大概都維持彈奏兩首再講解電影的流程,說起了Brahms和Chopin分別是父母最喜歡的作曲家,Chopin也是路易沙達最擅長的領域,路易沙達的演奏風格,按照樂譜上的指示演奏,不會有過多的情緒性語法,動態對比很大,和聲豐富,尤其是左手的聲音飽滿、右手的高音清脆乾淨,音色講究,常常使用踏板創造出豐富的共振,但不會壓過主旋律的細節,讓我有很多新鮮的感受。


上半場最後在蕭邦的降b小調第二號詼諧曲中結束。



下半場開頭也是先放了小電影,之後是Wagner和Mahler交響曲改編的鋼琴曲,感覺像是換了演奏方式一般,這次聽起來情緒多變,在憂鬱懷舊的心情下鋪陳故事,從奔放的演奏到細膩的音色變化都做得如魚得水,難以想像這是64歲的鋼琴家,實力寶刀未老,期間還穿插了Joplin的小夜曲,最後是下半場的壓軸蓋西文的藍色狂想曲,有點爵士又有點古典的元素,每次說到電影劇情路易沙達炯炯有神的樣子,完全能感受到他熱愛電影的心情,還大力推薦觀眾們有機會一定要看看。


正式曲目結束後觀眾顯然意猶未盡,路易沙達又帶來了不同風格的音樂,除了上半場Nino Rota的音樂,還有羅馬尼亞傳奇作曲家Vladimir Cosma的電影配樂,說起了這位作曲家喜歡在大調寫憂鬱、小調寫快樂的奇葩行徑,最後不免要再來一曲蕭邦的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補充說明蕭邦是電影中最常使用的配樂(尤其是好萊塢)。邊說邊彈邊看電影,時間也將近十點了,最後和開頭同一首Mozart收尾,蓋上鋼琴蓋表示今天彈夠啦!



上下半場總共花了2個多小時,這是我自2017年普雷斯勒鋼琴獨奏會後再次聽到這麼晚,收穫非常多,心情很愉悅,還認識了很多新的作品和作曲家,以後有機會來看看路易沙達推薦的電影,能對他演奏的音樂和品味有更深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