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2023/12/29《反田恭平首度來台鋼琴獨奏會》

反田恭平1994年出生於東京,4歲開始學習鋼琴,12歲開始以鋼琴藝術家爲目標奮鬥。2008年獲得第18屆日本古典音樂大賽第一名。2012年獲得第81屆日本音樂大賽第一名。2014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在日本國內外屢創佳績,2017年起就讀於蕭邦音樂學院,師從彼得·帕萊奇內(Piotr Paleczny)。2020年在維也納金廳首演獲得滿堂彩。2021年在蕭邦國際鋼琴大賽中,時隔51年再度為日本斬獲亞軍。

我初次認識反田恭平是從《琴之森》這部動畫開始,一色真人老師筆下的《琴之森》,講述從小把一台被丟棄在森林裡的鋼琴當成玩具彈奏的主人公一之瀨海,在遇到曾被譽為天才鋼琴家的阿字野壯介,以及著名鋼琴家之子雨宮修平等人後,才能被發掘,繼而向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發起挑戰的勵志故事。

這部動畫中的演奏非常講究,手指與身體的協調、踏板的使用、手指在琴鍵上的具體位置,都在畫面和音效上做得非常準確和穩妥;製作組還找來了許多著名鋼琴家擔當劇中角色的鋼琴演出,其中一之瀨海的老師阿字野壯介,就是由反田恭平擔當。

§§

全場蕭邦曲目,按照謝幕形式排列如下:

1. 降A大調第六號波蘭舞曲《英雄》,Op.53

2. (a) F大調圓舞曲,Op. 34-3

 ​ ​ ​ (b) F大調馬厝卡風格輪旋曲,Op. 5

3. 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Op. 22

——— 中場休息 ———

4. (a) g小調第一號敘事曲,Op. 23

 ​ ​ ​ (b) F大調第二號敘事曲,Op. 38

 ​ ​ ​ (c) 降A大調第三號敘事曲,Op. 47

 ​ ​ ​ (d) f小調第四號敘事曲,Op.52

# 安可:

1. 蕭邦:練習曲,Op.10-1

2. 蕭邦:練習曲,Op. 25-12

3. 蕭邦:馬厝卡舞曲,Op. 56-2

4. 蕭邦:降E大調廣板,B.109

5. 舒曼:歌曲「獻詞」 (李斯特改編)

§§

正式曲目雖然是「通俗」的蕭邦,但每一首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不是沒有原因的,很少有整場音樂會都是我的愛曲;此外,整個上半場都是兩年前反田恭平在蕭邦大賽的比賽曲目,而下半場的敘事曲只有第二號有拿去比賽。換言之,沒比賽的曲目—第一、三、四號敘事曲,讓我們這些有追比賽的人最為好奇。

比較特別的是反田恭平選擇了最有名的《英雄》波蘭舞曲作為開場,因為眾多音樂會莫不將這首最燦爛的曲目放在最後,反之,上半場選擇了另一首「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作為結尾,這和我最喜歡的一部波蘭電影《戰地琴人》也使用這曲當作片尾曲如出一轍。

音樂會開始,我就被這極大的反差吸引住了,外表斯文的反田恭平一彈起鋼琴彷彿變成另一個人,我從沒有聽過能響徹整個音樂廳的鋼琴獨奏會,他似乎一開始就熱身完畢,不像有些鋼琴家需要漸入佳境,從弱音到強音,他都做出了比樂譜上更大的對比,然而國家音樂廳一直以來的殘響問題,在最強音的時候常常產生多餘的共振,若今天在衛武營音樂廳能聽到更乾淨的細節,不過換個想法,鋼琴能彈出猶如樂團般的磅礡感,也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

反田恭平在第二個間奏段貌似放鬆地彈,其實一步步醞釀衝向光輝燦爛的英雄再現,最後以下行樂段銜接回到A主題,主題再現速度比第一次更快,以更具有戲劇張力的力度演奏,最後一鼓作氣大噴發,非常精彩的收尾,讓聽眾瘋狂喝采。

§

第二首F大調圓舞曲,Op. 34-3,結束我才發現最後一個音是F,恰好是下一首F大調馬厝卡風格輪旋曲,Op. 5的起始音,所以這裡是要接連演奏的,幸好鼓掌聽眾並不多。

這兩首曲子反田恭平的詮釋猶如翩翩飛舞的蝴蝶,音色中種種細微的轉折與光彩,像是鑲著細緻金飾的水晶音樂盒,熠熠生輝,今天他彈奏的比蕭邦大賽更自由輕盈,和聲變化都很豐富,沒有太多的愁善感,給人一種優雅舒適的感受。

§

上半場的最後一曲「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是我超喜歡的一首。除了電影《戰地琴人》帶給我的感動,還有反田恭平在蕭邦大賽中出色的表現,再一次,他彈得比大賽放鬆自由許多。行板部分似夜曲的感覺,悠行於平靜的湖間,曲調流暢;也像威尼斯船歌平靜溫和,呈現穩定靜謐的美感。接著以波蘭舞曲節奏開始,序奏如同號角般,層層堆疊的和聲進入最高點,接到精神抖擻的鋼琴獨奏主題,左手伴奏為傳統波蘭舞曲之節奏,舞曲的主題表現優雅的貴族氣息,內容豐富燦爛,每當主題再現時,反田恭平彈來充滿華麗優雅的貴氣,如水一般的流動,並且使用了許多的rubato,旋律線綿長像是永無止境般,尾奏以琶音及半音階的音群製造出華麗的效果,最後在如浪潮般的降E大調分解和弦製造出最高潮後,以fff的力度,華麗的結束全曲。


下半場的大驚喜是一開場反田恭平就脫掉了皮鞋,我本以為是不合身,但據說是上半場皮鞋的摩擦聲音會干擾音樂,聽這麼多年音樂會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做,這讓我想起《琴之森》的主角一之瀨海也很喜歡光腳丫彈鋼琴,這情景有點致敬的意味,而脫掉鞋子的反田恭平像是解除了束縛,踏板的控制更出神入化,音樂廳的低音共鳴獲得了解決,下半場的敘事曲有著截然不同的味道。

g小調第一號敘事曲,Op. 23是我個人排名蕭邦作品中第一喜歡的,作為電影《戰地琴人》中最感人的演出橋段,蕭邦並沒有為這四首敘事曲留下任何故事性的紀載,但這部電影給了我們很好的想像空間,自此之後,每次我聽到這首曲子都感到說不出的哀愁與無奈。

反田恭平在第一號敘事曲開頭醞釀了很久的情緒,想要營造非常悲戚的起始式,可惜他的音樂設計被響許久的手機鈴聲干擾,不過後續的音樂還是很有味道,這幾首敘事曲他的彈性速度都做到滿,幅度很大,自由奔放,尤其是第一號與第四號,讓人意外的是中間段落都是採用很快的速度,在開頭及結尾花了更多的篇幅去鋪陳情緒,反田恭平在尾奏以如雷般響亮的和絃展開,營造出宏偉的氛圍,結尾以不諧和音作結,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神祕獨白。

羅伯特·舒曼對此作曲有以下言論:「我收到蕭邦新一首敘事曲。雖然它並不是他最為精緻的一首曲,但看來是最能反映他天份的,我告訴他這是他所有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過了一段沉寂,他強調:『我很開心聽到這,因為我也最喜歡它。』」

§

F大調第二號敘事曲,Op. 38曲子一開始以Andantino的速度進行,步調平緩的演奏出優美的旋律,並且持續了四十五個小節。我個人認為這是蕭邦所有作品當中最沒有壓力的片段,旋律美的像是小天使的吟唱。

接著突如其來的加入了一段相當突兀的樂段,左手八度低音快速掠過,右手卻又以十六分音符的高音毫不遜色的呼應,彷彿石破天驚的在天空出現連續的閃電及陣雨,令人閃躲不及。老實說,不知情的人聽到這段若不小心還真的會被嚇一大跳。之後又短暫地回到第一主題,並作了旋律上的變更。然後第二主題再度出現和加以發展,最後突然在七和弦極強聲停止,再以第一主題的旋律以A小調寧靜地完結此曲。

反田恭平在這兩段的情緒轉變做的很到位,最後一次急板飆出去比大賽的表現精彩,以極弱音悲痛終結,情緒收的不留痕跡,這種忽冷忽熱的表現手法,令人無法捉摸,總在絕望之際又突然展現旺盛的企圖心及生命力。

§

除了第三號敘事曲,其他三首都有很濃重的悲劇性。降A大調第三號敘事曲是四首當中最輕快、華麗而又洋溢著貴族風味,樂念明朗而優美的曲子,在演奏技巧上,也是四首中比較簡單的,反田恭平彈出可愛乃至奔放的律動感,根據李斯特的說法,第三號敘事曲可說是蕭邦的即興音樂,這首作品的表現領域多樣化,可以入詩入夢,也可以伴你翩翩起舞,兼具感性與活潑,將蕭邦原本繃緊的寫作情緒帶來一些緩和。反田恭平對於此曲的詮釋並非完全不慍不火,毫無戲劇張力,它的張力只是沒有浮出檯面,而是如一股溫柔的涓流,隨著力度和速度慢慢潛入聽眾內心深處。

§

f小調第四號敘事曲是蕭邦最富冥想、充滿情緒的作品之一,這首敘事曲一開始聆賞會讓人覺得晦澀、難懂,較之於降A大調第三號敘事曲,顯得十分凝重。蕭邦在寫第四號敘事曲時,他的恩師不幸去世,緊接著,一位好友也辭世了,因此有些音樂學者便判斷,就是因為如此,這一號敘事曲才透露出些許哀傷的氣氛。蕭邦的四首敘事曲,就屬f小調這首最難,境界最深,最有內聚力,除了第一號之外,我另外喜歡的就是第四號。其中難以言喻的隱憂和精微的情韻,端看演奏者至情至性的表現。

開頭的幾小段仿佛是淅淅瀝瀝的小雨中的幾個鏡頭,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接著出現了第一主題,第一主題在此曲中占有極重要地位,蕭邦非常酷愛它,他在此曲中對它進行了四次變奏,此曲的骨架是奏鳴曲式原則,但用變奏手法對主題進行發展,而且運用此方法造成主題的色彩性變化,又因為主題的多次變奏之間加進了其他的成分,因此它又具有迴旋曲式原則。整個作品中,蕭邦完全沒有採用情緒的對比,只有一些抒情色彩相近、而音調完全不同的音樂形象相互交替。

這首作品抒情的味道比較濃,有許多部份就像在沉思一樣,反田恭平像指揮一樣劃分全曲結構,一點一點建構出這首曲子的內涵。他仍然使用了很多誇張的rubato,但音樂的流動性相當自然,主題一次一次的變化,波瀾起伏,有隱有顯,層層變化,層層相融構成一個看不盡的境界。詮釋方式和第一號敘事曲類似,都在開頭及結尾花了更多的篇幅去鋪陳情緒,再現部中副部進行了戲劇性的處理,低音部奔騰的音階改變了原先的柔弱性格而變得生氣勃勃。由於音域的擴大和力度的增強,音樂充滿了堅毅的力量和悲憤的熱情,旋律被淹沒在響亮的和弦與琶音的浪濤聲中,這之後是狂風暴雨般的尾聲,悲壯、激昂和慷慨的形象深植人心,聽眾在最後一個音符結束的殘響消失後,全場給予熱烈的掌聲。



安可曲的兩首蕭邦練習曲,同樣是蕭邦大賽第一輪中的熱門曲目,反田恭平彈得信手拈來,流暢優美,輕鬆的像在自家琴房練琴一樣,這兩首的技巧性很高,但不是完全沒有音樂性,他在不彈錯音的前提下,做出了更多情緒和力度的變化,實在厲害。

馬厝卡舞曲和降E大調廣板篇幅較小,但都有著豐富的感情,搖曳著無盡的美好。

最後一首安可曲是李斯特改編自舒曼:歌曲「獻詞」,是舒曼為表達對愛妻克拉拉之愛而作。這是本場音樂會中唯一一首非蕭邦曲目,可以看出反田恭平相當獨愛它,他在蕭邦大賽的得獎者演奏會中的安可曲也選擇了這首,李斯特的改編增加了大量的和弦、八度、琶音以渲染氣氛和增加感情,增加了作品的難度,反田恭平不僅主旋律彈得清晰,情感也是非常豐富和細膩,款款柔情迴盪在四周,聽得觀眾如癡如醉,對我來說,下半場反田恭平的表現超乎期待,能感受到他在舞台上發光發熱,並有著純情的一面。

§§

這是一場酣暢淋漓的音樂會,歸功於台風靦腆的反田恭平,他碰到鋼琴,就彷彿變了個人,極具舞台魅力,讓我看到了不同於比賽的另一面,我很喜歡他颯爽明亮的高音,和穿插糾纏的中聲部,以及蓬勃大氣的低音。他的四首敘事曲彈出對人生的憧憬,有熱烈奔放的大江,也有婉轉曲折的溪流。年輕卻不放肆,有成熟的韻味卻仍保有闖蕩的衝勁。這樣的怡然自得,從他的肢體、表情,透過音樂切切實實的傳達出來。

2023年的最後一場音樂會來聽反田恭平真是太美好了。




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2023/12/4《丹奈爾四重奏×柴可夫斯基弦樂四重奏全集》

柴可夫斯基共有三首弦樂四重奏,都作於1870年代,也就是作曲家三十歲至四十歲間。通常認為他在管弦樂領域更如魚得水,這三首作品顯示作曲家在四重奏領域的優秀素養和理解力,或許部分緣於他對古典作曲家的喜愛,其中能察覺到他對莫札特和舒伯特四重奏的深入學習。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常把優美又傷感的旋律,與俄羅斯特有的粗獷曲趣放在一起。他也積極學習德奧的傳統音樂,因此也有人説他既不是道地的俄羅斯音樂作曲家,也不是徹底的西歐音樂作曲家。但是做為折衷主義作曲家,則有很高的評價,尤其在他母國俄羅斯,其受歡迎的程度無法想像,對國內大眾,尤其是藝術家的影響極大。


§


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丹奈爾四重奏(Quatuor Danel)於1991年成立,他們演奏的曲目含括古典與20世紀當代曲目,精湛的彈奏技法與詮釋享譽國際,被《留聲機雜誌》讚揚為「當今弦樂四重奏的典範」。團體名字來自於第一小提琴手Marc Danel,成員還有第二小提琴手Gilles Milet、中提琴手Vlad Bogdanas和大提琴手Yovan Markovitch,四位音樂家默契與涵養十足,演奏時個人特色盡顯。


這次丹奈爾四重奏帶來了「柴可夫斯基弦樂四重奏全集」,這套曲目是我比較不熟悉的,不過四位音樂家精彩的演出,為我們帶來了難忘的回憶。


§§

柴可夫斯基:D大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的第一樂章開頭,乍聽之下很不像柴可夫斯基的風格,它比較含蓄、舒適又親切,丹奈爾四重奏的聲音相當纖細和透明,顫音的運用非常謹慎,不過到了後半段情緒180度大轉變,旋律線起伏很大,更富於歌唱性,也很熱情。丹奈爾四重奏的演奏風格非常豪邁奔放,尤其是第一小提琴Marc Danel,有著豐富的肢體動作,是我至今聽過的現場音樂會中最誇張的,甚至在第四樂章的演出中踢到譜架差點翻倒。


Marc Danel在音樂會後訪談中回覆道:「每一個人都有展現最好音樂的方式,那些動作能讓我更在音樂裡面,把我框住反而演奏不出好音樂。但姿勢終究都是臣服於音樂的,我的音樂是穩的,琴本身是穩的,那是最重要的。」




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就是著名的《如歌的行板》,演奏這一樂章時,四件絃樂器都加了弱音器,音色黯淡,情調淒婉,與第一樂章末的情緒有著極大的反差。


第三樂章是諧謔曲,這一樂章的特徵在節奏方面,由於重音的不斷變位,形成一種二拍子同三拍子快速交替的效果,加上力度的鮮明對比,賦予音樂以生氣、以活力、以妙趣橫生的幽默感。


末樂章接著第三樂章後面演奏,它的篇幅最長,音樂形象也多樣而富於對比。主部像是一首歡樂的青春讚歌,在後來提高了音域,加強了力度,豐富了織體,從而更具有昂揚的氣概。副部是一支寬廣的富有俄羅斯風格的音樂主題,由中提琴奏出,淳樸而富有感情。


全曲的結尾慷慨激昂,整個樂曲以強有力的和絃告終,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光是第一號弦樂四重奏就如此精采,值回票價了,四位音樂家都非常投入,賣力的演奏,將聽眾拉入演奏者的情緒中。


§


柴可夫斯基:F大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的創作速度奇快,大約三十天即完成。作曲家給弟弟莫傑斯特寫信說:「從沒有一件作品的創作像《第二號四重奏》那樣直截了當地奔湧而出。」該作頗多新穎之處,開篇柔板是作曲家最不尋常的樂段,三個相鄰音構成的半音化音簇,貫穿於整個首樂章。第二樂章是個不太合常規的諧謔曲,第三樂章的比例最重,堪稱全曲中心,而且特意重複了首樂章開篇的半音手法,像是一個巨大的重現部。末樂章賦格情緒一變,外向熱烈,在 1874年三月的莫斯科首演時,尤其受歡迎。該曲也是作曲家首演即獲巨大成功的例子。


丹奈爾四重奏在第二號弦樂四重奏承接著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的演出手法,並且在一開場即受到觀眾熱烈的歡迎,他們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將情感的熱度提升到有時甚至達到了兇猛的程度,而Marc Danel還是維持他誇張的演出動作,在某些時候,他用全身力氣去壓在弦上演奏,會讓人感受到刺耳的聲音,但具有很強大的張力,末段的演奏很好,平靜質樸的收尾。




§


柴可夫斯基:降e小調第三號弦樂四重奏繼承了F大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一些成功而有效果的手法,如開篇的半音化慢速樂段,第一樂章的引子陰鬱而深思熟慮,具有令人欽佩的深度,向更快的音樂的過渡得到了理想的判斷,丹奈爾四重奏在第二樂章的諧謔曲腳步輕盈,享受著從第一小提琴的到大提琴來回輪轉旋律,這只有在現場欣賞音樂才能觀察到是這樣配合的演出效果,而靜音的開始第三樂章,在昂首闊步的儀式感融入了嘆息、悲傷的滑音,彷彿葬禮進行曲。

終樂章迴旋曲是個幾乎沒有休止的俄羅斯舞曲,在尾聲之前,音樂突然回到第一樂章開篇的慢速引子,像是對悲哀往事的回憶,丹奈爾四重奏知道如何用聲音語言來傳達這種感覺,他們在四重奏中找到了流暢性、陽光與憂鬱之間的完美平衡。


§§


「柴可夫斯基弦樂四重奏」的一大挑戰是如何讓旋律在作曲家創作的作品中唱出完整的紋理,但丹奈爾四重奏演奏的《第一號四重奏》的優雅相當吸引人,《第二號四重奏》的熱血沸騰和情感深刻的《第三號四重奏》也是如此,儘管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21世紀的柴可夫斯基風格,自1991年成立以來,無論師承阿瑪迪斯四重奏或鮑羅定四重奏,丹奈爾四重奏舞台上首重「情緒一致」,藉由音樂、投入的肢體動作、表情,將聽眾拉入「演奏者的情緒」。


丹奈爾四重奏的現場演出極具爆發力,他們認為,聽眾永遠不該有辦法預期下一刻音帶來何種情緒,不然音樂的魔法就會消失,這也是為何他們總能以生動與極具新意的視角,重新詮釋傳統弦樂四重奏曲目,贏得大眾與媒體的讚譽。尤其俄羅斯作品在他們手上,有如劃龍點睛,極具渲染力,丹奈爾四重奏的風格掌控能力無庸置疑,他們現場的演奏即是見證,這也是在唱片中無法感受到的現場演出的魅力!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2023/11/30 奧地利鋼琴詩人-費爾納首度來台鋼琴獨奏會

蒂爾·費爾納(Till Fellner)1972年出生於維也納,師從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和歐雷·麥森伯格(Oleg Maisenberg)。1993年奪得瑞士哈絲姬兒國際鋼琴大賽冠軍後受到國際關注。在20幾年來,費爾納成為一位許多世界重要管弦樂團與歐洲、美國與日本重要音樂廳競相邀請的音樂家,而他也活躍於許多音樂節。2015年12月,費爾納首度與柏林愛樂合作,由海汀克指揮,演奏莫札特的第25號鋼琴協奏曲;2015/16樂季費爾納還在歐洲與亞洲許多音樂廳舉辦獨奏會,以及與NHK交響樂團/布隆許泰特、芝加哥交響樂團/海汀克、聖馬丁學院樂團/馬利納爵士、馬勒室內樂管弦樂團/霍乃克合作演出協奏曲。



§§


舒伯特有兩套即興曲集,作品90,D899與作品142,D935,這兩套各包含4首小曲。


《4首即興曲》,D.935接在《4首即興曲》,D.899之後,舒伯特在最晚年的1827年左右作曲。D.899與D.935之間,其相互關連性與結構性有很大的差別。舒伯特開始譜作此曲集的時期,因第1曲的手稿上沒有寫明日期,因此並不清楚。但最終稿上寫有1827年12月,因此可認為是與D.899一樣,創作於1827年後半。此曲集由舒伯特本人寫明曲名。


《4首即興曲》,D.935並不採用鋼琴奏鳴曲的形式,但實質上能看到可以稱為大奏鳴曲的傑出結構性。因此舒曼説,這套即興曲集,可認為是f小調的四樂章制奏鳴曲。經過舒曼這樣子的説法,現在多4曲一起演奏。


不過這場最讓人注目的是費爾納的曲目安排順序,居然將荀白克:六首鋼琴小品,作品19安插在舒伯特《4首即興曲》,D.935第2和第3曲之間。


根據鋼琴家本人的演後座談會的說法是「荀白克:六首鋼琴小品很短,若是排在舒伯特作品之前或之後,都會造成曲目聽感的不平衡。」,並且他認為「舒伯特的四首即興曲是各個獨立的,他不認同自舒曼以降將它們視為是一首奏鳴曲的想法,因此刻意用荀白克作品將它們隔開。」


以往舒伯特被視為是模仿貝多芬但沒有那麼成功的作曲家,直到荀白克推翻這個普遍的認知。他認為舒伯特雖崇拜貝多芬,但並非模仿他,他有自己的風格。這場音樂會將他們二人的作品交織並呈,用意不言而喻。


§


費爾納彈奏的舒伯特《4首即興曲》是清新而自然的,他的旋律線相當綿長,讓我感覺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是連貫在一起的,並且他的詮釋方式不像我以往聽到的會強調強弱音,讓人沒有發覺到時間的流逝,那樣地輕靈飄逸。


這在第2曲中更為明顯,主部由舒緩的旋律開始,帶有敘事曲般的沉穩冥想風格,一直伴著有微妙變化的和聲進行。費爾納演奏的和聲不過於厚重,帶有溫柔暖活的氣氛,讓人不禁昏昏欲睡。


這時候插入突兀的荀白克鋼琴小品,旋律及和聲是那麼的奇怪,更強調強弱對比的力度,把聽眾從剛剛抽離現實的意識,拉了回來。


後面銜接的第3曲和第4曲就比較有躍動感,所以這樣的曲目安排並非沒有道理。


第3曲是由主題與5段變奏曲構成的樂章。主題取自舒伯特的戲劇音樂《羅莎蒙德》,這旋律也在他的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中使用。雖然舒曼把此曲集全體看成一首奏鳴曲,但這一曲還是被認為是獨立的樂曲,有時候會單獨演奏。


第4曲幾近狂想曲,很適合當組曲的終曲。節奏很有特點,樂曲採用三部曲式,在旋律性的主題之後,中段由經過句開始,後來出現強拍在第三拍的旋律。之後主題再現,隨後音樂稍微露出一點灰色憂鬱,但很快便轉入陽光燦爛中並結束。費爾納這樣的安排和收尾方式,獲得了聽眾的認同,給予熱烈的掌聲。



§§


下半場費爾納彈奏的莫札特、貝多芬與巴赫(安可曲)又是另一種風格,就如他所說的「演出者絕對臣服於作曲家,一切都以讀譜為依歸,然而譬如強弱動態的定義,光是每個時代,甚至同時代的每位作曲家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要窮盡可能去理解樂譜上每個表達符號的真正意義,即使不可能百分百精準,也要試圖往那個方向走。」


莫札特:c小調幻想曲,K. 475是我比較不熟悉的一首,相較於D小調幻想曲K. 397名氣比較不大,而我也更愛K. 397。


K. 475一開始表達出的情緒比較壓抑、傷感,在度過第一樂段讓情緒舒緩了很多,感覺不那麼壓抑了,費爾納演奏的時候與前段音樂色彩做了變化,從極強到極弱的對比,預示著下一部分的出現,經過一連串的發展到達第四樂段,可以稱之為全曲的高潮,作曲家把憤怒、內心的壓抑和狂熱全寫到了這一部分中。全曲的最後,作曲家在c小調的基礎上又還原了兩個音,以一連串上行音階結束,最後用一個大三和弦結束在c小調上,後半段表現得十分激情,仿佛黑暗裡突然有一道光照進來,演奏的很有戲劇性,是我很喜歡的詮釋,不愧是莫札特專家。


§


最後一首曲子貝多芬:C大調第 21 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作品 53,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奏鳴曲。


這首作品作於1803~1804年,其時已進入貝多芬創作最輝煌階段,此作給人以一種輝煌與壯麗的效果,創作風格的轉變,與他擁有一台新式鋼琴有關,因為音域比舊琴寬廣許多,讓貝多芬開始探索不同的音色及更高的音域,作品難度變得非常高,把當時代最困難的技術全都用上了,特別在最後一個樂章,演奏者需要持續的進行快速的八度行進、快速十六分音符及其三連音的樂段、持續顫音以營造持續音等的效果。


費爾納在第一樂章不斷敲擊的低音節奏就讓我很有共鳴,「這就是我喜歡的速度」我心中如此想著,右手旋律彷彿清晨中的鳥叫,輕快充滿朝氣,呈現黎明之中陽光灑落大地、萬物甦醒之景象。其中調性、力度不斷變化,主題非常豐富精彩,引人入勝。


第二樂章與緊湊、節奏強烈的第一樂章呈現強烈對比,顯得寧靜、甜美,有如夢境般柔和、純樸,彷彿身處清澈的湖邊、與自然融為一體。


第三樂章緊接第二樂章結尾,這一段過渡是我認為全曲最美的地方,每一次聽到都非常感動,一開始主題在左手,雙手交叉彈奏,右手以十六分音符彈奏分解和弦伴奏,在一連串右手快速彈奏的過度後,主題換至右手以八度彈奏呈現,主題末尾左手使用音階式的伴奏結束進入B段。費爾納在每次主題的重複都使用相同的速度,只是不斷的加重力度。


B段節奏型態以三連音為主,由C大調轉為a小調;再回到A段後進入C段,此段落中調性不斷轉換先是c小調、降A大調、f小調、降D大調再回到c小調,接著又回到A段、B段,最後尾奏以A段主題進行開展,速度轉為最急板,在熱鬧的氛圍中結束全曲。


貝多芬:C大調第 21 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全曲是朝氣蓬勃,充滿幸福的,歌聲越唱越嘹亮,情緒也越來越熱烈。費爾納的演奏有著奔放的情緒,又有著清新的氣息,音樂情緒抑揚起伏,多姿多彩,最後給出的巴赫安可曲又將觀眾的視野帶到另一種高度,讓我在一場音樂會體驗到好多種風格,非常滿足。


費爾納在座談會提到,對演出曲目的挑選,這四首曲子都是他心中的至高傑作。他不喜歡以製造音樂會效果而去挑選和安排曲目。這套曲目的主題是維也納,四首曲子都是在維也納譜寫的,呈現出維也納在不同時期的風貌,也讓我聽到了正宗的維也納之聲。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2023/11/18 蕭邦大賽首獎得主音樂會《幻想之境》

我們常說20世紀是大師的時代,一批優秀的演奏家借助唱片工業的推動成為了古典音樂產業的初代國際巨星,隨著歲月的累積逐漸被認可為大師。例如鋼琴家隨便列舉就有阿勞、布蘭德爾、吉利爾斯、霍洛維茲、肯普夫、李希特、魯賓斯坦、阿格麗希、柯爾托、費雪、顧爾德、古爾達、哈絲姬兒、米開蘭傑里、波里尼等人。


不過在這些20世紀的音樂家中並沒有華人臉孔。然而這幾年的國際音樂比賽優勝者,逐漸出現了亞洲血統的年輕音樂家,例如韓國鋼琴家任奫燦(Yunchan Lim)、韓國鋼琴家趙成珍(Seong-Jin Cho)、中國鋼琴家王羽佳(Yuja Wang)和加拿大華裔鋼琴家劉曉禹(Bruce Xiaoyu Liu)等。



§


劉曉禹師事鋼琴家也是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的加拿大籍越南裔鄧泰山(Dang Thai Son)。本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有許多他的學生,甚至決賽第一名和第六名也是,然而若要用這個結果導出「亞洲人最了解蕭邦」這樣的結論,恐怕大有問題,但卻可以證明,音樂與藝術果真是無國界,並不專屬特定族裔。


劉曉禹演奏的蕭邦是陽光明媚的,我在他演奏中幾乎沒有聽到失誤,再加上這一屆的蕭邦鋼琴大賽每一輪他的失誤也是所有參賽選中最少的,體現出極佳的基本功和心理素質。從蕭邦《E小調第1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劉曉禹就展示了獨特的風格,沒有令人震驚的旋律和伴奏來強調美聲,也沒有過多的自由速度。相反的,他採取適當簡單的節奏讓線條自然地移動並展現其連續性,而且音色變化為明暗時刻增添了清爽的漸變效果,和我以往聽到的唱片錄音中熱情洋溢又寬廣的詮釋方式很不一樣。


第二樂章他的情緒同樣是正向的,不沉溺於浪漫耽美,聽起來富有哲思,感覺不到憂鬱的氛圍。第三樂章的演奏雖然比第一樂章增加了點力度,但跟我常聽的錄音中的動態對比還是有很大的落差,表現的溫文儒雅,低音中輕快的馳騁歡快與抒情的高音相得益彰,而樂團從頭到尾雖然伴奏上都不會太困難,但指揮很好的配合了鋼琴家,展現出無可挑剔的清晰度與音量平衡,在漸快或漸慢的速度中也做到了很好的搭配。


關於Fazioli鋼琴的選擇讓我覺得非常符合他的音色特質,劉曉禹本人表示「希望在彈弱音的時候音色可以透亮一點,能傳到音樂廳的最後一排。當然,每個品牌的鋼琴都有自己的性格,Steinway的聲音更加圓潤飽滿,可是Fazioli的鍵盤比較難控制,因為它用的技術跟所有別的琴都不一樣,YAMAHA、Steinway、KAWAI這些琴的鍵盤都是比較輕巧的,這個琴卻讓人感覺很重,在彈奏輪指和其它一些技巧的時候會比較難,但我認為這麼美的音色,值得我努力征服這個不好用的鍵盤。」


整體來說蕭邦《E小調第1號鋼琴協奏曲》在我喜歡的錄音都是屬於情緒表現更多的類型—不管是熱情或是憂鬱,所以劉曉禹這樣自然陽光的演奏方式沒有得到我的喜好,但這或許是因為我心目中已有了「蕭邦演奏方式的定型」,他在訪問時說「每個人的天性不同,自然也有更加適合自己與相對不適合自己的音樂風格,但我感覺適合我的東西還是非常多的。包括在彈奏蕭邦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我彈的風格並不是通常人們熟悉的那樣。我覺得我可能帶來了對蕭邦新的理解,我也很希望未來能一直在演奏中加入自己的新理解,這對於古典音樂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當然我在演奏的時候不會想這些,它應該是自然發生的,但我還是認為創新非常重要。」

這幾年國際大賽獲獎的年輕音樂家風格各異,也許劉曉禹對蕭邦的演奏沒有其他演奏者那麼浮華,但他細緻入微的風格體現了作曲家在作品中所包含的更多表現力。歷史上傳統優美的蕭邦鋼琴演奏已經很多,有耳目一新的特色很令人驚艷,大賽評審在他身上看到未來成為頂尖演奏家的潛力,而藉此獎給予肯定、鼓勵及出名的機會。


就像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評審曾說「蕭邦大賽從來就不是在選蕭邦演奏家,而是在選大鋼琴家!」或許我也該是時候放下成見,嘗試一下現代年輕音樂家的演奏風格了。



§§


交響組曲《天方夜譚》是尼古拉·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


此曲取材於阿拉伯民間傳說《天方夜譚》,完成於1888年,同年由作曲家本人指揮首演於聖彼得堡。林姆斯基為兩個主要人物——美麗聰慧的舍赫拉查德和殘暴威嚴的蘇丹王沙里亞分別設計了性格鮮明的主題動機,首先呈示於引子,隨後使之貫穿全曲,連接各個樂章,以實現作品的內聚統一。全曲包括四個樂章,皆有標題(雖然作曲家後來將之省略),指涉傳說中的故事主題。


蘇丹王的主題在第一樂章開始時以低音銅管樂奏出,充滿莊嚴高貴的感覺;舍赫拉查德宛若綺麗的旋律則以小提琴和豎琴奏出,非常優美,在每個樂章都有出現。


第一樂章“大海和辛巴達的船”採用無發展部的奏鳴曲式,著力表現大海變幻莫測的神奇景象和海中航行的體驗。在大提琴分解和弦蕩漾的伴奏音型下,小提琴和木管樂器奏出代表大海的主部主題,該主題由蘇丹王的主題演變而成。隨後是象徵辛巴達的船在海上漂航的副部主題,其中包含舍赫拉查達主題的元素。


第二樂章“卡倫德王子的故事”採用三部曲式,講述了淪為游僧的貴族王子們的歷險奇遇,每個部分以變奏手法對主題進行展開,和聲、配器五光十色,具有濃郁的東方情調。


第三樂章“王子與公主”亦為無發展部的奏鳴曲式,主部主題由弦樂在G大調上奏出,刻畫了英俊多情的阿拉伯王子;副部主題具有舞曲特徵,木管和弦樂在降B大調上交替演奏,同時添加小鼓和三角鐵的裝飾性節奏,描繪出婀娜多姿的公主形象。兩個主題之間的交替發展、相輔相成表現了兩人之間的美好愛情。


第四樂章“巴格達的節日、大海和船在聳立著青銅騎士的岩石旁遇難”作為全曲的收尾,集合了之前出現的所有主題素材,音樂內涵豐富而複雜,將全曲推向高潮。




§


在上半場祕魯指揮家哈斯-貝多亞(Miguel Harth-Bedoya)帶領樂團的風格就讓我覺得很有實力,雖然他的名氣不大,但擅長勾勒音樂情境,這首交響組曲《天方夜譚》的主題旋律朗朗上口,在每個樂章都有不同樂器獨立發揮的空間,今天的弦樂群展現了其細膩而動人的表現力,為整個樂曲注入了情感的深度;木管樂器及銅管樂器營造出宏偉的音樂場景,激昂的演奏引人入勝;各種樂器相互對話,交織出一幅繽紛多彩的音樂畫面。


這部作品完美彰顯了作曲家超凡卓絕的配器技術,將奇異瑰麗的東方風情描寫得淋漓盡致。而今天的樂團表現都在水準以上,指揮很會鋪陳高潮,各樂章都有卓越生動的樂器演奏技巧,為聽眾帶來了一場豐富多彩的音樂饗宴。



§

延伸閱讀:

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2023/11/5《路易沙達 蕭邦馬厝卡的獨舞》

路易沙達(Jean-Marc Luisada)去年就來過台灣開獨奏會,今年帶來了全套蕭邦瑪祖卡舞曲,感覺他很喜歡台灣,每一次都帶給我很棒的聆聽體驗。


蕭邦(Frédéric Chopin)在20歲時離開波蘭,並在巴黎開始了新的生活,當時正值1830年十一月起義即將開始。儘管他曾經是一個神童,但一旦他到了巴黎,就很少舉辦公開音樂會,而更喜歡出現在私人的沙龍中。


作為一名作曲家,他幾乎只為鋼琴創作。他的主要鋼琴作品是瑪祖卡舞曲和波蘭舞曲等民族主義作品,其他鍵盤風格包括夜曲、圓舞曲、敘事曲、即興曲、詼諧曲、前奏曲、奏鳴曲和練習曲。


從1825年到去世,蕭邦創作了近60首瑪祖卡舞曲。瑪祖卡舞是一種傳統的波蘭舞蹈,通常為三拍子,其特點之一是重音不規則地放置在第二或第三拍上。瑪祖卡舞和另一種捷克民族舞蹈波爾卡舞是19世紀舞廳的支柱。


蕭邦的瑪祖卡不是傳統的波蘭瑪祖卡,而是更精緻,包括對位法和賦格等作曲技巧,而且在和聲上更有趣,並增添了更多的半音階。


創作瑪祖卡舞曲和波蘭舞曲等作品,滿足了蕭邦成為波蘭人的願望,他的名氣如此之大,以至於他的職業生涯都在巴黎,但他的心始終留在華沙。



§§


蕭邦創作之瑪祖卡舞曲依年份可分成前期作品、後期作品及遺作。


一、前期作品

1830-1839年,蕭邦創作的瑪祖卡舞曲附作品編號共七組二十九首。包含:4 Mazurkas, Op. 6、5 Mazurkas, Op. 7、4 Mazurkas, Op. 17、4 Mazurkas, Op. 24、4 Mazurkas, Op. 30、4 Mazurkas, Op. 33、4 Mazurkas, Op. 41。


以4 Mazurkas, Op. 17來說,創作於1832-1833年,出版於1834年。從這組作品可以看出蕭邦的瑪祖卡舞曲已經更有內容,結構也有了發展,有著輝煌的進步。


降B大調瑪祖卡Op.17-1,路易沙達在最初部分大膽而燦爛,呈現規律的節奏,中段轉換為有彈性的節奏並重複主題,結尾以強烈的節奏暗示腳跟用力踏地的聲音,整體有一種威風凜凜的武士性格。


e小調瑪祖卡Op.17-2,第一段由兩個旋律組成;第二段為C大調,其最後部分被強調擴大;第三段反復第一段,有四小節尾聲。路易沙達以緩慢而抒情為基調,從悲傷到閒談,無所不包,第二段一次次反復,像是在質問,但沒有回答。結尾開頭那段悲傷的旋律又出現了,一切都重新開始,但這次只徒留空虛。


路易沙達在彈奏年輕時期的蕭邦瑪祖卡舞曲節奏清晰、舞曲風格直觀明確,他有一種細膩高貴的觸鍵音色,結合法國藝術文化薰陶,運用大幅度音量對比和始終優美的音色來詮釋蕭邦。


在演奏蕭邦作品中常常會提到「自由節奏」(Rubato),這個字在義大利原文中意思為「偷」,用來指示「彈性速度」(rubare il temp)。蕭邦對這種「偷來的時間」的建議是左手「做管弦樂指揮」、「保持嚴格的節奏」,而右手則「自由地演奏」、「將音樂表達的真相從所有節奏的限制中釋放出來」。路易沙達的彈性速度使用節制,又不失個人特質,是很好的教科書。


二、後期作品

1841年以後至1849年,蕭邦創作並附編號的瑪祖卡舞曲共六組二十首。包括:4 Mazurkas, Op. 50、3 Mazurkas, Op. 56、3 Mazurkas, Op. 59、3 Mazurkas, Op. 63、4 Mazurkas, Op. 67、4 Mazurkas, Op. 68。


蕭邦在世時出版的4 Mazurkas, Op. 50、3 Mazurkas, Op. 56、3 Mazurkas, Op. 59、3 Mazurkas, Op. 63,各曲曲式架構皆較為龐大,樂曲織度方面亦更加複雜。而蕭邦辭世後出版的4 Mazurkas, Op. 67、4 Mazurkas, Op. 68,各曲顯得短小精簡。


路易沙達本場音樂會正式曲目只放到3 Mazurkas, Op. 63,也就是蕭邦在世時出版的最後一部瑪祖卡作品,蕭邦辭世後出版的作品則放到安可曲演奏,圓滿了全本瑪祖卡舞曲,我很喜歡這樣的曲目安排方式。


這邊提一下我最喜歡的兩組作品:3 Mazurkas, Op. 56、3 Mazurkas, Op. 59。


3 Mazurkas, Op. 56,作於1842年,於1844年出版。有人認為,從這組作品中可以看出蕭邦靈感開始衰退,並認為這是在他的瑪祖卡舞曲中最缺乏趣味的一組。


B大調瑪祖卡舞曲Op.56-1,被認為是技巧性最高的傑作,構成為:①不規則的開頭,②降E大調,③重複開頭,④第二段的變奏,⑤重複開頭,⑥第一段的發展。路易沙達在一開始就唱出了曲子的歌唱性並不斷變換音色,在第二段的變奏達到高潮,最後第一段的發展結尾以強烈的節奏收尾。


C大調瑪祖卡舞曲Op.56-2,頭四小節的引子是模仿風笛的嗚嗚聲,接著是清晰的舞曲節奏,所有這些都鮮明地描繪出民間生活的情景,形成一幅民間娛樂的圖畫。


c小調瑪祖卡舞曲Op.56-3,這也是技巧性很強的一首,路易沙達採用了較慢的速度起頭,鋪陳情感,經過一系列的轉調、發展,最後收尾的不留痕跡。儘管這組作品有部分當代評論家認為蕭邦只在乎作曲技巧,但是我在路易沙達的演奏中聽到了各種意境—並不會過於強調作曲家憂傷或陽剛的那一面,他的演奏兼具理性與感性,音色豐美溫暖,挖掘出那些埋藏在樂譜幽深之處、充滿詩意的主題。


3 Mazurkas, Op. 59,作於1845年,於1846年出版。普遍認為,這時蕭邦已經超越了那種欠缺靈感的時期,他的天才又再度發揮出來。


a小調瑪祖卡舞曲Op.59-1,是蕭邦的作品中最強烈的,含有獨創性轉調的相當傑出的作品,它一點也不像同類的其他樂曲,它有著以新奇為出發點和新鮮的和聲、突發的旋律、以及預想不到的結束。路易沙達開頭彈奏出透明般的音色,中段藉由不斷反覆與變化使能量逐漸堆疊出高潮,最後又回到了a小調,微妙的轉調如在坦途上送出花香,誘導人們走向不可思議的森林空地。


降A大調瑪祖卡舞曲Op.59-2,小快板,這是一首非常優雅的作品,有人認為這是在蕭邦所有瑪祖卡舞曲中最優美的一首。主題聽起來非常純真,中間不斷有著漸強、弱、強的音量變化,最後的旋律線改由低音唱出,讓樂曲的能量再降至低點,隨著進入的半音階,將全曲推至最高潮並進入尾聲樂段。


升f小調瑪祖卡舞曲Op.59-3,這是最著名的一首瑪祖卡舞曲,被認為是蕭邦創作的頂峰。


開頭是鄉村氣息帶著狂野的性格的樂段,路易沙達充分使用旋律化的裝飾音,使得重音落在第二和第三拍點上與低音交錯。中間的旋律傾向柔和的和聲,對比開頭的強烈性格。最後逐漸加快速度與力度,在高潮處達到結尾。


美國音樂與戲劇評論家哈聶卡說:「蕭邦的創作正達到頂峰狀態,那些別人所沒有的節拍和旋律,現在已經完全被征服了。情緒優雅,大膽,有節制的憂鬱,以及把這些表現於音的技巧,還有其它無數的要素,成就了這首傑作。」


§§


綜觀路易沙達的演奏力度都遠比譜上要求的更大更深,在這樣的音響幅度中,更能顯出所有「輕聲細語」、「輝煌壯闊」的對比,並且在不同的樂句中給予不同的顏色,依照當下的心情、需求、氣氛,營造出多元的音色:尖銳的、柔和的、富節奏的、回憶情境的,都有相對應的音色。從蕭邦年輕到晚期的作品,這部全本馬厝卡舞曲包含太多蕭邦的元素,用這樣的方式去聆賞是很好認識蕭邦、看出其作曲生命輪廓的做法,很值得仔細琢磨。


蕭邦的瑪祖卡,並不取材旋律,他只採用形式。他的瑪祖卡不是拿來跳舞的,也跳不起來;乃是在其上嘗試和聲、音階和節奏的可能;馬祖卡舞曲,是蕭邦的實驗場,越聽就越能體會有多迷人、有多高明。


這也是為什麼我愛聽蕭邦—每一個人,甚至每一次,演奏出來蕭邦,都不一樣。在過去三十年間,這套曲目與路易沙達朝夕相伴(他經常在音樂會上推出全套的蕭邦瑪祖卡),已經內化成他呼吸與心跳的一部份,也因此他的詮釋更為自然,也更與他融為一體。


期待明年路易沙達又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精采的曲目!



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

2023/11/2 克勞斯.麥凱萊&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極致北國》

每年衝一次衛武營或許是以後的常態了,儘管這次沒有連續假期,剛進新公司也沒特休,我還是請了假,為的就是在台灣最好的音樂廳,聽一場最棒的音樂會。

—結果證明,這股衝勁值回票價!



從零下氣溫的奧斯陸到亞熱帶國家,來自挪威的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在指揮家克勞斯·麥凱萊(Klaus Mäkelä)的帶領之下,開啟了2023年亞洲巡演,一路從韓國、日本,最後一站來到台灣高雄、台北兩地演出。奧斯陸愛樂並不是第一次到訪台灣,但與2020年新上任的首席指揮克勞斯·麥凱萊(Klaus Mäkelä)的組合可是第一次,這位全球古典樂壇最炙手可熱的新生代指揮巨星,讓每位觀眾都想一睹風采,而且搭配的小提琴家還是那位荷蘭小提琴天后吉妮·楊森(Janine Jansen),這種超級組合以後想遇到可不是那麼容易!




§

這場音樂會安排了兩首西貝流士膾炙人口的曲目—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47、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作品43。

我聽了約6年的古典音樂,早期很喜歡貝多芬、蕭邦的作品,後來開始聽莫札特、舒伯特、布拉姆斯,近年來最喜歡的作曲家之一就是西貝流士。

西貝流士不僅是芬蘭國寶級的作曲家,更是國民樂派的代表性人物。他除了是芬蘭最重要作曲家,更是民族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重要代表。西貝流士以擅長於寫作雄渾、壯闊的大型管弦樂曲,蘇格蘭作曲家、音樂評論家與作家Cecil Gray更是推崇西貝流士為布拉姆斯之後最優秀的交響曲大師。

終其一生,西貝流士總共完成七首交響曲,比起稍早的布拉姆斯、布魯克納、馬勒,毫不遜色。這位國民樂派芬蘭作曲家創作譽滿全球,堪稱最具有芬蘭魂之作曲家。他的音樂中滿滿的芬蘭味,道盡祖國歷史、人文,甚至地理與風土,更能表現出芬蘭人堅忍精神;他讓世人藉由音樂感受了解他的祖國,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


§


上半場:

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47,創作於1903-1904年,定稿於1905年,這是他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經常於各國際大賽與音樂會中演出,為小提琴曲目中的經典之作。

協奏曲一開始即以少見的小提琴獨奏揭開序幕,由樂團之小提琴群顫音伴奏,這是個非常安靜的時刻,靜的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到,我連呼吸都不敢太用力,幸好今天的觀眾很配合,沒有發出任何噪音。

小提琴演奏出陰鬱而綿延不絕的第一主題,充滿北歐冷冽的環境氛圍與芬蘭冬日景象之鮮明感受,西貝流士曾說「第一主題是在極冷且澄澈的北國天空,滑翔的鷲鳥」,而第一主題第一個音g,就不在d小調主和弦內,展現了此種孤高,這是剛開始就決定演奏好壞的段落,必須要像在北國中的暖流,溫潤卻又孤寂,吉妮·楊森選擇相對慢的速度慢慢鋪陳,琴音聽起來有些暗啞,連帶配合的樂團聲音也有些像是北歐的陰天灰濛濛的,但是隨著樂曲前進,聲音也逐漸由灰暗轉為明亮,在一段短暫裝飾奏高潮後,在大提琴和低音管的帶領下由樂團奏出簡潔有力的第二主題,低音聲部彷彿母親溫暖的懷抱,自始至終撫慰著小提琴獨奏的情緒起伏。


當樂曲走到第一樂章的中段後,沉默的小提琴開始以較為明亮的情緒奏出另一段主題,呈現出芬蘭人強烈的民族情感與英雄氣概。隨即由低音管引出銅管樂器的唱和,引導樂團進入氣勢猛烈的總奏,帶領聆聽者為蓄勢待發的下一波小提琴獨奏蘊釀氣氛。

第一樂章之發展部完全由裝飾奏取代,也是本協奏曲最大特色之一,小提琴奏出令人非常感動的複音和聲旋律,調性也轉入五個降記號,旋律與情緒更加昇華而深邃,吉妮·楊森在華彩段的演出不盡出色,反而是後續低音管的回應相當厚實,在樂團的襯托下,小提琴獨奏進入最後階段的裝飾奏,在一連串的音階、琶音和雙音奏法中進入最高潮,簡潔有力地結束。

由於本次座位在2樓左半邊,直接面對著第一小提琴聲部的團員們,細節也聽得十分清楚。琴音初始,便感受到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展現出的弦樂聲部清晰、平衡且充滿活力。綜觀第一樂章來說,奧斯陸愛樂的協奏曲伴奏很有彈性,伴奏時,可以適時退讓舞台,主奏時也能立刻回火,而且現場的音響效果調整的非常好,觀眾身處當中,可以聽清楚每一個細節,更能感染樂曲中的情緒。

第二樂章有著濃厚的浪漫曲風格,簡短的序奏是由兩支豎笛、兩支雙簧管和兩支長笛營造出穩定的和聲,接著小提琴在最低的G弦上開始奏出旋律真摯動人的主題。指揮選了極慢的速度展開,這個速度很考驗管樂部的穩定,但低音管、法國號從樂章開始,就帶來精彩無比的表演。在一段小號與弦樂團的交替輪奏之後,則由獨奏小提琴以兩聲部旋律、超廣音域、不同節奏、雙音、顫音、快速八度音型等等,讓獨奏者盡情展現各種演奏法,最後樂團在不同聲部重現開頭的旋律,達到高潮,再由獨奏呈現溫柔而簡短的尾奏與法國號之對話。大部分時間裡,奧斯陸愛樂的火侯都控制得很好,儘管速度很慢,聽起來卻不會無聊,層次清晰,音色帶點思鄉之情不沉溺於憂鬱。


吉妮·楊森的詮釋是屬於內斂型的,前兩樂章蘊含深邃的情感,第三樂章才開始爆發出來,快奏及花奏部分隱隱可見如火的熱情,值得一提的是史特拉底瓦里琴音色之美,它的低音部分深沈感人,高音部分圓潤甘醇。

第三樂章是整首協奏曲中最精彩的,由活潑有力的兩個主題構成自由輪旋曲式。由小提琴奏出切分音的第一主題非常活躍,帶著滿滿的動力,甚至有點粗曠,樂團伴奏以定音鼓的舞蹈節奏點燃熱度,因此音樂學者Donald Francis Tovey戲稱這樂章為「北極熊的波蘭舞曲」(a polonaise for polar bears),這個樂章技巧相當困難,可能是所有小提琴協奏曲中最困難之一。

樂團在前奏採用過快的速度,使得吉妮·楊森一開始就失速,連音符、音準都沒有完整正確的演奏出來,不過,她迅速把握了調整的契機,在樂團間奏之後、獨奏展開回應的一句,局面已回至正軌,之後直到主題再現,便明顯修補了過來,速度下降了一點,調整在自己能把握的範圍內。此首樂曲的確也是需要快速才能表達出作曲家的濃烈情感,不過,如何在快速中保有樂句的完整結構,而不只是趕快走過譜上的音群,是一大哉問。尤其到了第三樂章,往往精力已殆盡,要如何在快速技巧與音樂內涵間取得平衡,是獨奏家需要面對的課題。

第二主題出現後,節奏在三連音與快速16分音符之間變化,展現出豐富的節奏變化韻律感,接近尾聲時小提琴獨奏者更需演奏連續精彩的八度大跳與泛音等超高難度技巧變化,音樂張力極大且難度相當高,亦能看出西貝流士對於小提琴演奏技巧之嫻熟掌握,而它也綻放出作曲家對於自己小提琴的畢生熱情。


在現場聽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絕對是一大享受,雖然吉妮·楊森和奧斯陸愛樂在中間有出了一些差錯,不過隨著尾聲接近,每一位音樂家都是火力全開,小提琴的裝飾奏部分堪稱精采絕倫,絕無冷場,在觀眾跟著血脈噴張的那一刻從容地結束全曲。

Donald Francis Tovey曾讚美說:「在由孟德爾頌和舒曼創造的協奏曲形式中,我不曾見比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更有創意、巧妙、令人振奮的作品。」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充分將技巧、形式、與美妙音色結合在一起,由冷冽孤高的第一樂章到氣勢磅礡的第三樂章,讓我聽一遍就此愛上,或許小提琴才是西貝流士的靈魂之所在,難怪能讓後世的演奏家或是聽眾,都如此激賞讚譽了。

西貝流士曾說:「在首演當天,我已確認,這將會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一部作品,雖然大家至少還要花上二十年的時間才能體會到這點。」無庸置疑,如今這部作品已被視為與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孟德爾頌、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齊名之作,也是我最喜歡的小提琴協奏曲。

演奏完畢全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震耳欲聾,彷彿要將音樂廳的天花板掀開一般,小提琴家與樂團也被如此的熱情嚇到了,在我聽古典音樂的生涯中,不曾看過像這樣掌聲停不下來的情況,至少鼓掌了10分鐘以上,小提琴家也出來謝幕了7、8次,演奏了兩首安可曲觀眾們還是不放她離開,最後只好做動作致意沒有第三首了。

PS. 西貝流士在創作這部小提琴協奏曲的前後,染上了酗酒的習慣,因此曾有樂評家指出,1905年的修正版本並沒有修掉原作的狂亂氣勢,而這股氣勢也成為這首曲子最艱難掌握與表現的部分。二十世紀初期,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受到許多女性小提琴家的喜愛,也許是本曲在陰柔與壓抑中帶有強韌的性格,正好反映了女性音樂家在樂壇中的處境。


§


下半場:

西貝流士: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作品43,於1901年冬天在義大利拉帕洛(Rapallo)開始譜寫,受到當地溫暖氣候及深厚歷史傳統所影響,似乎因為這樣比較少了他的作品中常有的芬蘭的嚴寒氣氛,並於1902年在芬蘭完成,在赫爾辛基首演大獲成功。

比起E小調第1號交響曲,這首交響曲具有更為濃烈的北歐色彩,帶有民謠風格,所以有人稱此首交響曲是西貝流士的「田園交響曲」,這可能是他最通俗,最受歡迎的交響曲。

有了上半場的熱身,下半場不論是指揮或是各聲部團員,皆是火力全開,相當過癮。

西貝流士相當在意交響曲的嚴謹邏輯,第一樂章起始的三音動機(F♯–G–A)便是整首交響曲的核心素材,此處則是在弱拍進入,三連音的節奏有著田園風格的暗示。以弦樂器如樹葉相觸的弱音沙沙聲序奏為背景,木管樂器奏出明朗的民謠風格第一主題,法國號回應。弦樂器的音形也很像拍打沙灘的波浪。這音形是製造這樂章全體氣氛的重要動機,因此會出現好幾次。之後,弦樂器奏出略帶幻想風格的悲歌,偶爾轉為撥奏而高昂時,木管樂器提示第二主題,弦樂器在其背後演奏序奏的動機。第一樂章有許多不同的動機與主題,大都片面地出現,聽眾直到樂章高潮處才得以一窺主題全貌。


克勞斯·麥凱萊的指揮風格充滿激情和感染力,能夠將樂曲裡的音樂張力和情感層次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的指揮動作並不花俏,而是給樂團簡潔明確的手勢。他善於運用動態和音色的變化,與奧斯陸愛樂的默契十足,樂團表現出十足的專注力,表達出極為深刻的情感和意境,第一樂章起的弦樂聲部,維持著溫暖和諧的樂團特色,並在音量強烈的樂段時,展現出交響的遼闊感。

第二樂章西貝流士寫下了低音管演奏的主要主題。光明與黑暗交互出現,逐漸擴大規模;行板與持續行板的主題交錯,釀出很獨特的氣氛。平靜的定音鼓弱音擂打引出低音大提琴與大提琴的撥奏旋律,低音管在此旋律上奏出漂浮著憂鬱感的第一主題。據說,這幻想似的主題是從唐‧璜與石像客人得到靈感。之後法國號奏出終止動機。音樂逐漸高昂,加入銅管樂器而築起高潮。忽然,氣氛平靜下來,弦樂器奏出優美溫柔的第二主題。這主題猶如柔光從雲隙照下來。據說,這是在翡冷翠得到靈感的基督的印象。冥想氣氛漸漸瀰漫在管弦樂之間。樂章最後,以兩次強力撥弦作結,意味著「衝突」仍未得解。

第二樂章克勞斯·麥凱萊採用了比一般印象中更慢的速度,使得這個最長的樂章顯得更冗長了。不過他調整了樂團的演奏效果,包括特定聲部的音色,纖細、敏感的極弱奏,運用速度與動態的變化,讓此樂章不會聽起來太沉悶。

第三樂章是非常活潑的,曲式簡單,演奏時間很短,樂團在這開始逐漸加速。弦樂器奏出激烈的動機。主題在弦樂器中頻頻來往,像無窮動的旋律沒完沒了的繼續下去。一直發展到全部管弦樂炸開時,音樂嘎然停止,定音鼓的弱音,引導出由雙簧管前導的中間樂段溫柔的緩板旋律。這段牧歌似的旋律由雙簧管唱出後,再由其他管樂器繼續下去。

慌忙的詼諧曲再現後,接著再現中間樂段。這次是由弦樂器承接下去,法國號先暗示第四樂章的主題。令人感動的情緒逐漸高潮後,直接進入第四樂章。

音樂在第三樂章的頂點一下就跳進第四樂章,小號雄壯的對弦樂器有力的動機回應。由弦樂演奏的三音動機承自第一樂章,回應以嘹亮的小號。第二、第三樂章的素材也會在此樂章重返,主要動機的效果因而得到增強與確立。這有如在長冬之後大地回春,也像疾風之後,天空放青,氣氛充滿開放感。

這主題壯麗高潮後,木管的過門樂句慢慢讓音樂平靜下來。低音弦奏出有如波浪的持續音形,木管樂器以此為伴奏,互相回應著奏出第二主題。這是令人想到北歐冬天灰暗氣候的悲歌似的旋律,象徵死亡的威脅迫近。這主題發展下去,並由銅管樂器築起高潮。經撥奏的小結尾後,進入中板的發展部。

發展部開始於第一主題動機的變形,再加入第二主題趨於高潮。以前出現的主題的片段,在各種樂器上改變形狀一再反復。第一主題在其頂點輝煌的再現。第二主題的再現比在呈示部長,規模也增大。銅管的號曲築起高潮,並暫且穩定下來。隨著一堆弦樂快速音型,第二主題出現,又轉回d小調,只是這個悲壯的主題到此也必須成為凱歌,並開始轉為D大調,長號又吹出號聲,想把曲子變陰暗成為d小調,但全然失敗,第一主題以主調D大調在低音出現,終於到達凱旋般的結尾,這一段一直撼動著我的心情,最後以雄壯的銅管號曲結束全曲。

如果要說今晚的MVP,絕對要頒給銅管聲部,尤其是第四樂章的後半段幾乎都是由他們築起高潮,從小號、法國號、長號到低音號,除了在獨奏段落近乎無瑕疵外,齊奏段落更是讓我充滿感動的部分,非常扎實且強力地發出近似管風琴般的音色,給予整首交響曲十分沉穩的基底,也適當地在全曲幾個高潮段落中,帶出無以倫比的音響廣度。

西貝流士的好友指揮家羅伯特·卡亞努斯(Robert Kajanus)表示最後一個樂章「朝著勝利的結局發展,旨在喚起聽眾對未來的光明和信心的前景。」也難怪有人說這是對暴政反抗的勝利,終樂章真的有這種感覺,我每次聽到都覺得非常感動,雖然剛開始就奏出了雄壯的主題,但仍要歷經千辛萬苦(好幾次的主題重現但沒有解決),才能凱旋回到家鄉。


§§


聽現場音樂會的樂趣就是,「每一首樂曲、每一次演出,每一位演出者」,都是獨立的宇宙,每次都建構出不同的音樂感受。

就像金鼎獎作家郭強生在《尋琴者》當中說的:「我們在聆聽的,是逝去。每一個音鍵吐出的,都只有那個當下,永遠不可能重來。」

克勞斯·麥凱萊和其他年輕指揮家不同的是,他有著一種非凡的領導魅力,能讓整個樂團為之信服、唯命是從、上下一心,因而散發超常的能量。交響曲一開頭弦樂之濃厚、第二樂章的低音提琴與大提琴撥奏彷彿凝聚成一把、終樂章的樂團總奏一層比一層還強,不斷翻越上限。那種超凡的力量集合,就像是指揮台上有個巨大的黑洞,讓全團受他牽引,繞著他不斷加速旋轉。

這會讓我聯想到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的指揮方式,類似一種領袖崇拜。從他的音樂可以聽見很多畫面,樂團的弦樂聲部雄壯渾厚、氣勢十足,銅管聲部飽滿有力、強壯結實,每個聲部都能夠發揮其獨特的聲音特色,指揮掌握了微妙的細節與動態變化,似乎該有的都不缺,不過也少了些歷盡滄桑、空洞掙扎的情緒層次;而這點無非得要經過時間的累積和淬鍊。

或許,我們正在見證一位大師的成熟,無論如何,他指揮的西貝流士: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是有感動到我的,尤其是第四樂章的情緒張力讓我不小心掉了幾滴眼淚,讓我非常期待下次相遇,能否在克勞斯·麥凱萊的音樂中聽見更多風景、更多熱切、更多風和日麗,或是更多風雨困頓。也期待奧斯陸愛樂再次造訪台灣,屆時帶來更豐富的節目,讓樂迷大飽耳福!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2023/10/30《賦格的藝術-卡薩爾斯四重奏之夜》

卡薩爾斯四重奏(Cuarteto Casals)是一支備受讚譽的西班牙弦樂四重奏團體。該團創立於1997年,在得到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的遺孀同意之後使用此名,由小提琴家阿貝爾.托瑪斯(Abel Tomàs)、小提琴家薇拉.瑪提涅茲(Vera Martínez Mehner)、中提琴家約翰森.布朗(Jonathan Brown)和大提琴家阿瑙.托瑪斯(Arnau Tomàs)組成,2000年獲得倫敦國際弦樂四重奏大賽首獎,2002年獲得漢堡國際布拉姆斯大賽首獎,一躍而為歐陸最頂尖的弦樂四重奏團。


卡薩爾斯四重奏是第一個享譽全球的西班牙弦樂四重奏團。除了演出與錄音之外,四位成員皆任教於加泰隆尼亞高等音樂院。加泰隆尼亞政府頒予他們「加泰隆尼亞文化大使」頭銜,以表彰他們的文化貢獻,他們甚至曾經隨著西班牙國王參加外交巡訪,獲頒西班牙國家音樂獎。


為紀念他們創團25周年,這次到訪台灣帶來巴赫最後遺作《賦格的藝術》,與海頓和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作品,卡薩爾斯四重奏以其出色的音樂演繹、精湛的技巧和對細節的關注而聞名,他們對廣泛的作曲家和音樂風格進行了精心的研究和演繹,包括巴赫、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巴托克等,演奏風格兼具情感和技術的平衡,給人深思和感動。




§


這兩周瘋狂聽音樂會,接續著上周《音樂的奉獻》,這次卡薩爾斯四重奏帶來巴赫的最後一部鉅作《賦格的藝術》,其結構嚴謹之餘又不失理性之美,成為後世許多作曲家的學習對象兼靈感來源,可說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對位技法作品。


現存最早的草稿,內有15個賦格以及4個卡農(最後一首賦格未完成),巴赫只對第18號賦格註明使用的樂器,其他沒有特別註明,所以在現代有小樂團、管風琴或鋼琴及四重奏演奏的版本,這次卡薩爾斯四重奏演出其中8個賦格。


開場巴赫《賦格的藝術》由第一小提琴的拉出D小調主題,接著第二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陸續加入,由其他聲部以不同的調式進行模仿,逐漸構成了巨大、壯觀的世界,卡薩爾斯四重奏果然沒有讓樂迷失望,他們四個人、四個聲部,屏氣凝神一個音一個音建構出多聲部的紋理和精緻的結構,透過現場的空間與空氣震盪,全場觀眾彷彿進入了另一個時空,每個聲部都展現出最佳聲響,綿密交織,層層堆疊,創造出好像飄逸在教堂中的音色,讓我不由得肅然起敬。


儘管我聽了很多次都覺得《賦格的藝術》的音樂性不是很高,但從這個簡單的D小調主題開展的樂句,透過縝密的複音技法,以轉位、逆行、倒影等各種手法,宛如迷宮般極盡變化地將賦格的技法發揮到淋漓盡致,簡直是「用數學寫出美麗的音樂」,純粹、美麗、不可方物,進而達致神聖的境地,而卡薩爾斯四重奏成員之間的默契好到猶如一體,彼此之間的速度、音量配合,還有聲部進入的時間點毫無誤差,是我至今聽過最完美的合奏,他們完美地控制了聲音的優美和紮實,展示了精確的呼吸技巧,創造了非凡的包圍感與張力,而不失一絲抒情。


——聽眾被催眠了。
直到8首賦格全部演奏完畢的片刻後,所有聽眾才意識到樂曲已經結束。


§


上半場第二部作品—海頓:A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20之6,具有海頓音樂中常見的明亮、樂觀的個性。調性是A大調,突顯了主奏小提琴的最高和最明亮的音調。


他的終樂章是賦格曲,包含三個主題。與該組作品中其他賦格曲一樣,這首曲子始終保持低沉的聲音,直到接近尾聲時才進入強音。然而,與其他賦格曲不同的是,這首曲子沒有強調戲劇性,主要是維持在大調及保持樂觀的性格。

海頓早期的弦樂四重奏格局是把小提琴當作獨奏樂器,其他三件樂器只是和聲伴奏的角色,但從這組6首的作品20開始,海頓平等的對待四件樂器,更增添了弦樂四重奏的豐富性與迷人魅力。這組完成於1772年的作品,雖然同樣採用了「嬉遊曲」的名稱,但格局卻已完全跳脫早期「嬉遊曲」的範疇,中提琴與大提琴的角色更形重要,也同時有獨奏的部份,與小提琴的表現等量齊觀。其中有三首的終樂章採用賦格的形式,但並不是巴洛克時期的「賦格」,而是多部的複對位形式,可以看出作曲家在此一曲式上的多方嘗試。海頓的出版商Johann Julius Hummel或許嗅出這組作品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將這套作品命名為「太陽」,象徵著這種全新曲式的黎明到來,即將開創出全新的局面。


§


音樂會上半場演奏巴赫:賦格的藝術,BWV 1080與海頓:A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20之6時,第二小提琴手Abel Tomàs坐第一小提琴位子,下半場貝多芬才由第一小提琴手Vera Martínez Mehner坐回本位。這兩人的琴風,一個輕巧秀逸,一個沉靜圓融,古典、巴洛克的曲目與浪漫派的曲目,需要兩種風格的體現,使得這樣的分工格外有意思。同時,他們在演奏巴赫與海頓的曲目時使用巴洛克琴弓,而演奏貝多芬時,他們選擇貝多芬那個時代的琴弓,並不是現代琴弓,算是巴洛克弓與現代弓之間的過渡種類。最後兩首安可曲使用的就是現代琴弓。這樣的細節與講究讓人敬佩。




§


下半場的貝多芬:C大調第九號弦樂四重奏,作品59之3,是貝多芬弦樂四重奏中最有王者風範的,有人稱之為「英雄四重奏」,是作於1808年的Op.59三部絃樂四重奏中的第三部。它綜合了Op.59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對外與對內拓展,成為三者中最為出色者,而且開放了三把提琴樂器「各自出頭當主角」的空間,尤其是末樂章,表現出當時貝多芬登峰造極的作曲技巧。


第一樂章,激昂的第一主題是由第一小提琴給solo提示,並主導整個樂章的發展,在發展部中,第一主題有五彩繽紛的發展,在再現部中又通過變奏等手法,形成壯麗的高潮。


第二樂章,以大提琴的撥弦為伴奏,第一小提琴奏出憂鬱而內省的旋律,兩小節後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也加入,揮之不去的搖曳節奏,相伴其他樂器的哀戚主題。


第三樂章是優雅的小步舞曲,這樂章接在情緒較灰暗的第二樂章之後,對比之下,有溫柔可愛的感覺。中間樂段為F大調,清晰而有節奏感,雖然不長,但在有衝擊性的第四樂章之前,這樂章給人一段放鬆的時間。在尾聲部後直接進入第四樂章。


最後一個樂章的賦格,則讓暗啞的中提琴率先帶出主題,然後依第二小提琴、大提琴、第一小提琴之次序登場,形成很有緊張感的樂段。在這樂段裡,當一件樂器在演奏主旋律時,其他樂器就讓他盡情發揮,並快樂地享受音樂。只把8分音符有規則的排列,就能形成這麼宏大的音樂,真令人嘆為觀止。


發展部則使用主題的倒影等,做各種發展。到再現部,賦格主題加上對位旋律,音樂更為高昂,最後進入以和弦形成的尾聲部,堂皇地結束全曲。


卡薩爾斯四重奏演奏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剛好展現了這4位獨奏家各自的音色與個性,他們的賦格,更非只強調炫技的速度感,合奏時,彼此間找出一種最適當的距離,相襯極大化每個人的聲色。他們的貝多芬是比較熱情的演繹,各聲部的競爭、張力時而輪番上陣,時而結合推進,4把樂器的音色交錯,營造出極為瑰麗的境界。


這首弦樂四重奏我聽得很入迷,直到第四樂章的「賦格」,我才驚覺這場音樂會的主題其實是「賦格」,而不是特別指定為巴赫《賦格的藝術》。


以巴赫《賦格的藝術》開場,繼之以海頓:A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20之6的第四樂章賦格居中,最後以貝多芬:C大調第九號弦樂四重奏,作品59之3終樂章的繁複浪漫化賦格做為結尾。


這讓巴洛克的總結(巴赫)與古典主義的高峰(海頓、貝多芬)三位大師隔空對話,三種典範的賦格表現手法,產生非常有趣的對照。讓聽眾得以心領神會,一種音樂形式,可以如何產生不同的意趣與哲思。


——這才是給觀眾完完整整的「賦格的藝術」!




§

今年聽了很多場音樂會,也包括我聽了5年古典音樂的經驗,聽遍了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的重要作曲家,回到了巴洛克時期,才逐漸發現了巴赫的偉大之處。俄羅斯鋼琴家Daniil Trifonov說:「巴赫儼然是一個傳奇人物,一位站在顛峰、凡人觸不可及、無法比擬的天才……其創作力的來源無疑是來自他那對音樂充滿的靈魂。巴赫身處在那個啟蒙運動尚未發生的時代,音樂創作被視為一種奉獻行為,是揭示自然規律的一種手段,凡人得以窺探和解構上帝的法則及宇宙萬物之奧秘。」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2023/10/26《古樂復興的微光:微光古樂集 x 巴洛克小提琴先驅—席捷斯瓦.庫伊肯Sigiswald Kuijken》 ​

「每個人都該要有自己自由的品味,而我們應當捍衛音樂品味的自由意志,這是這個世界和人間之所以美好的地方。」--席捷斯瓦.庫伊肯Sigiswald Kuijken


歐洲的古樂復興運動從60年代如火如荼發展至今,在歐、美、日已成為顯學,而這些都要歸功於古樂復興之初的重要古樂家們。在當時古樂器分別的代表人物有巴洛克大提琴家畢斯瑪(Anner Bylsma)、大鍵琴家雷翁哈特(Gustav Leonhardt);而巴洛克小提琴最重要,乃至於啟迪當今巴洛克小提琴世代的標誌性人物,便是來自比利時的席捷斯瓦.庫伊肯(Sigiswald Kuijken)。


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為台灣古樂復興運動平台暨古樂團,2019年成立於台北,聚集了台灣與亞洲的新生代古樂新秀,成員們畢業於歐洲各大國立古樂院系,古樂團用仿古樂器演奏,以嚴謹的文獻考究技法演奏綜觀西洋歷史的音樂,包含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與巴洛克時期至古典時期的音樂。


這個古樂團我追蹤了很久,他們的Facebook和YouTube頻道更新的很勤勞,雖然觀看數不高,仍很用心的製作每一個節目,當我前幾個月看到他們邀請到席捷斯瓦.庫伊肯來台演出,馬上就購買了門票。


《曲目》
1. 尚-瑪麗.勒克萊爾:第二首娛樂曲-序曲,作品8
Jean-Marie Leclair (1697-1764): Deuxième Recréation de Musique, Op. 8, Ouvertüre
2. 格奧爾格.菲利普.泰雷曼:G大調四重奏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Quartetto in G Major, TWV43: G2
3.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音樂的奉獻,BWV1079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Musikalisches Opfer, BWV1079
4. 法蘭索瓦.庫普蘭:萬國合奏曲-帝國組曲
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 : Les Nations, lll. L'Impériale (Dances)
5. 安東尼奧.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Cello Concerto in D Major, RV403
6.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第二號B小調管弦樂組曲,BWV1067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Orchestral Suite No. 2 in B minor, BWV1067

這次帶來了一連串巴洛克音樂,由於這時期的音樂我接觸不多,所以只能以純欣賞與學習的角度來聆聽,以下分享一些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曲目。


2. 格奧爾格.菲利普.泰雷曼:G大調四重奏
I.緩板/快板/緩板 II.甚快板/中板- III.莊板 IV.甚快板


大巴赫四歲的泰雷曼(1681-1767)是位非常多產的德國作曲家,自學多樣樂器與作曲,深諳義、法、德、波蘭等多種風格,在作品中表露無遺,曾在萊比錫、法蘭克福、漢堡等地擔任當地樂團要職,豐富了這些城市的音樂文化,並創刊德國第一本音樂雜誌《忠實的音樂大師》(Der Getreue Music-Meister, 1728),對於當代品味有著極敏銳的嗅覺。


泰雷曼的室內樂作品充分展現出他對各項樂器的熟稔,1733年他在漢堡出版了巴洛克晚期的音樂鉅作之一《餐桌音樂》(Musique de Table) ,總共18套曲子分成三大製作(Production),每部製作都依循著整整齊齊的架構—序曲組曲、四重奏、協奏曲、三重奏鳴曲、獨奏奏鳴曲和一首「結論」,百科全書式地納入十八世紀初流行的各種風格與器樂型式,甫推出就有大量的訂閱者(包括人在英國的韓德爾),可見在當時非常叫座。

本次演出的G大調四重奏出自《餐桌音樂》的第一部製作,長笛、雙簧管和小提琴一搭一唱、互相應和,這首曲子的編制雖然是本次6首中最小,但旋律優美、節奏輕鬆,是第一次聽就算不懂也會覺得愉悅的音樂,作為當時貴族和中產階級用於宴飲招待及節日慶祝的「宴席音樂」,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3.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國王的主題」-《音樂的奉獻》三重奏鳴曲,BWV1079
I.廣板 II.快板 III.行板 IV.快板


上半場的壓軸就是巴赫《音樂的奉獻》,小提琴家很貼心的為觀眾們講解了這首音樂的由來,並示範了一段「國王的主題」,預告著在接下來的樂章中會一直聽到它。


《音樂的奉獻》這部作品的根源是巴赫與當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II, 1712-1786)的一場會面。這場會面的重點不再是喜歡吹長笛的國王與在宮廷任職的巴赫兒子的合奏,而是國王給「老巴赫」的考驗。巴赫當時以鍵盤即興演奏聞名,國王於是給了一段有著半音下行的困難主題,要他當場即興一段賦格。回到萊比錫後,巴赫花了兩個月將「國王的主題」正式地寫成樂譜並出版,即為這部《音樂的奉獻》,包含兩首賦格(Ricercar)、一首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以及十首各種不同類型的卡農(Canon),它與《賦格的藝術》成為巴赫晚年對位藝術的偉大豐碑之一,是音樂史上的曠世巨作。


由於時間的關係,不能完整的演奏《音樂的奉獻》,所以選擇其中的一首以長笛為特色的三重奏奏鳴曲。


這首三重奏鳴曲,是曲集中唯一署名演奏樂器的曲子,指定給巴洛克小提琴與巴洛克長笛,而這首曲子也被公認為巴洛克長笛最艱難的曲子,微光古樂集與席捷斯瓦.庫伊肯演奏此作品,有著紛繽的樂器色彩變化,自由不受拘束的節奏、句法、旋律線條的交織,相當細緻的漸層效果的處理。


如此的演奏,擺脫了一般巴赫詮䆁的比較一板一眼、過度的刻板、嚴肅。一開始,當長笛家獨奏出「國王的主題」時,已洩露出這種自由主義的傾向,不僅樂音奔放,技巧也十分高超;緊接著席捷斯瓦.庫伊肯的獨奏,以及後面的一段段各式各樣的重奏,更加的將這樣的傾向,逐漸渲染開來,使得這部原本不太容易欣賞的對位音樂,喚發著迷人的效果與十足的魅力。


如同庫伊肯所說:「不需要去『詮釋』,而是平時吸收精進各種人文知識和學養,然後靜下心來讀譜,自然會找到自己的答案來演奏巴赫的曲子。」庫伊肯於不同的變奏與和聲中探討不同的演奏可能性,不只是提到文獻同時也跳脫文獻與規則的框架尋找自由度和品味,這也是古典音樂之所以有趣的地方。


5. 安東尼奧.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I.快板 II.有精神的行板 III.快板


以《四季》小提琴協奏曲聞名的韋瓦第(1678-1741)是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曾在威尼斯集修道院、孤兒院和音樂學校於一身的皮耶塔慈善醫院(Ospedale della pietà)擔任教師。韋瓦第留下了將近五百首的協奏曲,其中一部分就是為慈善醫院收容的女童所寫的。身為一位小提琴大師,韋瓦第創作的大提琴協奏曲竟也多達36首。


本場音樂會中席捷斯瓦.庫伊肯以「肩上大提琴」(Violoncello da Spalla)來演繹大提琴的部分,在音樂開始前庫伊肯手握麥克風為觀眾們講解這把樂器的由來,韋瓦第這首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的手稿標題為「Concerto per Violoncello」,他認為韋瓦第、巴赫這些同時代作曲家作品中的「Violoncello」應指肩上大提琴而非大提琴,因為有些樂段在大提琴上演奏若不用拇指把位(十八世紀晚期才出現)幾乎不可行,且韋瓦第所處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不乏Caldara、Bononcini等肩上提琴樂手。


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由庫伊肯使用肩上大提琴擔任獨奏,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能清楚聽見他的聲音,有點介於中提琴和大提琴之間,低音沒有大提琴這麼低沉,高音也不會像小提琴那麼刺耳,有時聽起來像低音管,而他的共鳴方式有點像吉他,而韋瓦第的音樂果然是通俗易懂,旋律優美引人入勝,第一、第三樂章精神抖擻,第二樂章獨奏樂段在大鍵琴的伴奏下,更能展現肩上大提琴質樸又富色彩的低吟。


6.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第二號B小調管弦樂組曲,BWV1067
I.序曲 II.輪旋曲 III.薩拉邦舞曲 IV.布雷舞曲V.波蘭舞曲/變奏 VI.小步舞曲 VII.諧謔曲


這場音樂會最後以巴赫一套完整的組曲作為壓軸。


相較於真正用於宮廷舞蹈伴奏的舞曲,巴赫在這套組曲中所創作的是織度更加豐富的「風格化舞曲」(Stylized Dances):以附點節奏彰顯宏偉堂皇的序曲 (Ouverture),承襲自路易十四宮廷發展出來的法式序曲,在雍容大度的兩個附 點音符樂段中間,穿插一段長笛帶出速度較快的賦格;有著ABACA結構的輪旋曲(Rondeau),巴赫巧妙讓音樂從後半小節開始,讓它節奏上同時也是一首嘉禾舞曲(Gavotte);源自南美和西班牙的薩拉邦舞曲(Sarabande),傳到歐洲馴化成一種第二拍具有重量、緩慢又優雅的舞曲,並且榮登巴赫創作數量最多的一種舞曲,這首薩拉邦舞曲的長笛與第一小提琴同步,讓曲子呈現出更緊密交織的四個聲部;輕快敏捷的兩拍子布雷舞曲(Bourrée)兩首,以及莊重又不失喜慶的三拍子波蘭舞曲(Polonaise)與長笛旋律加花的變奏(Double),巴赫都使用了「返始」(Da Capo)的ABA三段式結構,這樣的結構到了古典時期成為小布舞曲 (Minuet)和三重奏(Trio)的固定模式,但在這套組曲裡的小步舞曲並未用到;最後一首膾炙人口的諧謔曲,以生動活潑的長笛旋律聞名,有著嘉禾舞曲的節奏(如同前面的輪旋曲),透過緊密糾纏在一起的長笛獨奏和弦樂,調皮地讓兩種舞曲打成一片。


巴赫的管弦樂組曲與布蘭登堡協奏曲常常被收錄在同一張專輯裡,是他的管弦樂代表作品,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巴赫音樂的開始,所以這首曲子對我來講相對熟悉。


樂器編制為長笛、小提琴2聲部、中提琴、固定低音(由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古鋼琴演奏)。在演出前庫伊肯特別介紹了低音提琴家-楊竣元首次在這首使用了裝飾華麗,形狀如同花瓣、聲音厚實的低音維奧隆尼琴(Violone),並放置在椅子上站著拉奏,讓聲響更有共鳴,因為用大型樂器拉奏此曲的技巧困難,所以這在歐洲也實屬少見,很幸運能在台灣看到這樣的編制。


曲中長笛活躍如獨奏樂器,呈現出長笛協奏曲的氣氛。後半連續出現的舞曲部分有許多易於親近的旋律,尤其是最後的滑稽曲(badinerie)是巴赫的樂曲當中尤受歡迎的名曲。


演出時每一位音樂家臉上都掛著笑容,這是這場音樂會最感動我之處,帶給我是許多的能量,身為古樂復興起始巨匠的庫伊肯,即使在今天被稱之為大師享有名氣,但他卻反對學派、奉承獨裁唯一真理,甚至希望不要被稱為「大師」,他對於音樂詮釋不多做要求,甚至不喜歡「詮釋」,讓音樂與我們個人和樂團融為一體,從肩上大提琴到維奧隆尼琴,到各種古樂器的編制和配器,這些是庫伊肯與微光古樂集的巧思,但卻不會給我一種認知「巴洛克音樂就應該是要這樣演奏」或是「這才是『正統的』方式」。


這一晚的演出讓我感受到古樂的各種可能性,讓我回歸到聽音樂的本質,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樂理,純粹欣賞音樂的美,並認識了300年前的人文歷史、樂器演奏方式,最後是席捷斯瓦.庫伊肯80歲的人生中音樂與哲學的對話—「謙卑在音樂裡」。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2023/10/17 低沉的光輝-波特拉與胡榮的俄羅斯大提琴之夜

2023下半年有很多場音樂會,疫情過後許多外國音樂家和樂團陸續來到台灣,我自己就購買了9場,打頭陣的是這場波特拉與胡榮的俄羅斯(作曲家)大提琴奏鳴曲之夜。(非常感謝鵬博藝術推出的6場音樂會套票,讓台灣聽眾能以划算的價格購買高品質的音樂會)


大提琴的曲目對我來說是相對陌生的,所以這場音樂會是個學習的機會,安排了俄羅斯重要作曲家們的作品:普羅高菲夫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19、蕭士塔高維契d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40、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9。



普羅高菲夫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19創作於1949年,前一年,他被「日丹諾夫法令」指控其音樂為「形式主義」,因而面臨大部分音樂被禁止的處境。 然而,他繼續創作音樂,隔年他參加了一場音樂會,欣賞到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奇精彩的現場演奏,不顧禁令地下定決心要為這位才華洋溢的大提琴家譜寫一首大提琴奏鳴曲,於是1949年完成本曲,1950年3月1日於莫斯科音樂院演出,樂譜於1951年出版。


樂曲一開始,普羅高菲夫「不尋常地」使用大提琴最低音域寫作,讓大提琴唱出最深沈的低吟,但並不粗暴或刺耳,隨後鋼琴進入,很快就顯露出了整首奏鳴曲的架構-一條晶瑩剔透、乾淨而悠揚的線條,隨著曲子的發展,引入了更加生動和活躍的節奏,有一種戲劇性的情感。這些段落和主題之間存在著對比,簡單的旋律和織體更加精緻,使這個樂章很吸引人。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波特拉(Christian Poltéra)拉奏的大提琴,是至今聽過的現場音樂會中最美的聲音,他使用的是1711年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Mara”,史特拉底瓦里是義大利最為著名的製琴大師,他總共只製作約30把大提琴流傳後世,所以這把琴可以說是大提琴裡珍品中的珍品,極品中的極品。


”Mara”的聲音表現深沉渾厚而且溫柔,儘管是在國家音樂廳這樣較大的場地中演奏,仍可以聽到飽滿的聲音,還有彷彿能讓時間凝滯般的音色,搭配鋼琴家胡榮選擇的FAZIOLI,晶瑩剔透的高音光澤與大提琴的低音共鳴做出很強烈的對比。


第二樂章非常活潑和俏皮,甚至可說是喜劇的,它有一個抒情且非常寬廣的中心旋律,與第一樂章形成鮮明對比。大提琴和鋼琴之間的快速對話構建了輕快的音樂氛圍,這個樂章在速度和力度上都具有挑戰性,展示了演奏者的技巧和協作能力。


第三樂章有著前兩樂章的一些元素,但似乎旋律和音樂表現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大提琴載歌載舞,當鋼琴伴奏時,大提琴使用清脆的撥奏,整個樂章有許多引人入勝的節奏,在結尾處鋼琴和大提琴和諧一致,大提琴以最低音符結束。


這部奏鳴曲是大提琴音樂中的經典之一,演奏者需要具備技巧和情感表達力,以捕捉其豐富的音樂內容。大提琴在低音區的運用尤其成功,時而歡快,時而抒情動人,同時,聽眾也可以欣賞到普羅高菲夫對音樂形式和結構的巧妙運用,以及他獨特的音樂創作才能。


​§§


蕭士塔高維契d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40於1934年夏末完成,獻給他當時的室內樂伙伴-大提琴家庫巴斯基(Viktor Kubatsky)。這是他第一首大型室內樂作品,避免使用大量的當代手法和浮誇的原創性,取而代之是將古典/浪漫主義奏鳴曲在和聲、形式和表情語彙推展至最佳極限。作品推出後大受聽眾和音樂家好評,然而1936年他因為歌劇《馬克白夫人》觸怒蘇聯當局,被安上「混亂取代音樂」的罪名,不僅該齣歌劇,甚至其他作品也遭到禁演的命運。


蕭士塔高維契這首奏鳴曲採用四樂章的古典形式(奏鳴曲、詼諧曲、慢板和輪旋曲),除此之外還有著保守的音樂語言、規則的樂句長度,令他同時代的人們感到震驚,即使到今天,仍然令人驚訝。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的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在靈感上都是抒情的,尤其是第二主題,聽起來幾乎是感性的,甚至沒有一絲諷刺。在展開部分,它們以重複的音型為背景,該音型首先作為第二主題的大提琴伴奏出現,然後在結尾處更加明顯的強調。這個樂章另一個不尋常的特點是,在結束時重述第一主題時,它的節奏是如何減慢的。


第二樂章詼諧曲的舞蹈風格粗獷、招搖,充滿固定音型的律動能量,鋼琴聲部陶醉於高音區喋喋不休的重複音符,而大提琴聲部回應以閃爍的和聲琶音,蕭士塔高維契以他獨特的方式運用了不同的音樂元素,包括對位法、重複和對比,創造出特別的音響效果。


第三樂章以大提琴獨奏開始,接著鋼琴加入,手稿指示大提琴演奏需加弱音器。


第四樂章慢板中可以聽到蕭士塔高維契成熟的「淒涼」風格,其中鋼琴大部分在主導樂章抒情憂鬱的大提琴旋律線下方演奏。結尾的輪旋曲主題出現了五次,由兩種樂器模仿,中間穿插著音階。在第二次輪旋曲主題中,鋼琴展開了一段簡短的華彩樂段。最後回歸第一主題,讓整首奏鳴曲臻至圓滿。


這首大提琴奏鳴曲是一部充滿情感和複雜性的作品,當時政府實行集權專制,對於藝術創作採取壓迫及監控的手段,深深影響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創作,作曲家運用音樂的各種要素,諸如多變的旋律歌唱方式、獨特的機械性節奏音響效果、以及諷刺與戲謔的趣味等多樣性格,呈現並交織出音樂的豐富性,反映了蕭士塔高維契在20世紀苦難時代的心情和思想。




​​§§

下半場的「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Sonata in G minor for Cello and Piano, Op. 19)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創作中唯一一首為大提琴與鋼琴寫的奏鳴曲,這首曲子不僅是他本人,同時也是大提琴奏鳴曲之中的傑作之一。


本曲是拉赫曼尼諾夫在《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大為成功之後完成,為他最具創作力的巔峰時期;每一樂章都強烈地表現著作曲者深沉而悲傷的個性。由於拉赫曼尼諾夫本人是一位相當優秀的鋼琴演奏家,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表現出寫作鋼琴曲的深厚功力,但這並不表示大提琴的表達力就被完全忽略。這首大提琴奏鳴曲富有戲劇性的張力,透過旋律線條的自然流動與豐富的和聲色彩,充分顯示出拉赫曼尼諾夫在音樂上的成熟度。


作曲家認為鋼琴的角色不只是伴奏,而是與大提琴同等重要,主題大部分是由鋼琴引出,而由大提琴聲部加以點綴和展開,所以不提名為大提琴奏鳴曲(Cello Sonata)。


這首奏鳴曲的四個樂章同樣以古典的形式寫成,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以緩慢悠揚的大提琴旋律和寧靜的鋼琴伴奏開始,然後進入第一樂章的主體。在Allegro moderato的開頭,可以聽到一個戲劇性但抒情的主題,並被鋼琴部份強而有力的主題所打斷。接著來了一段較為柔和的旋律,像是升上天堂,後來成為樂章的第二主題。接下來,音樂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鋼琴所推動的,最終在接近尾聲時,鋼琴在獨奏者手中奪走了聽眾的全部注意力-兩個主題都被重複出現,樂章以拉赫曼尼諾夫標誌性的華麗結束,第一樂章充滿戲劇性和浪漫情感,大提琴和鋼琴之間的對話交織在一起,創造出激動人心的音樂畫面,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樂章。


接下來的第二樂章是滾動前衝的詼諧曲,充滿了近乎惡魔般的能量,並被其激動而有節奏的主題推動著前進。當獨奏者飆升到高音域時,構建出一個充滿激情和美麗的高潮。最後,鋼琴再次戲劇性地重新引入詼諧曲,收尾在一個安靜的結局。


第三樂章是長旋律的行板,帶有幾絲鄉愁;它以鋼琴上柔和的分解和弦奏出迷人的旋律開始,大提琴則用自己熱情洋溢的旋律來回應。這個樂章充滿了深情和內省,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四個樂章中最好的。


第四樂章則是一首興致高昂的輪旋曲,以鋼琴的豐富主題開始,很快就被獨奏者佔據並擴展。乍看之下,這個樂章聽起來有點偏離作曲家的典型風格,但優美抒情的第二主題是純粹的拉赫曼尼諾夫風格。這兩個主題都出現在整個樂章的中間部分,但主要是第一主題的精神。琶音和大提琴撥奏的神秘部分出現在接近發展的結尾處,並為第一主題的重演提供了動力。就像這樂章的開頭,第二主題再次被親密的演奏,不過這次進入尾聲,尾聲以較慢的節奏開始,鋼琴左手不斷出現持續低音,大提琴將旋律帶出來,大提琴的持續音與鋼琴左手的持續低音也相互對應,在兩個聲部不斷交織下逐漸將情緒冷靜下來,尾聲的段落二,以活潑的速度,帶出第一樂章的節奏動機,將音量不斷往上累積,音樂速度也不斷向前推進,最後帶回第四樂章第一主題,華麗且燦爛的結束全曲。


這部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充分展示了拉赫曼尼諾夫作為作曲家的才華,融合了浪漫主義的情感,以及他獨特的音樂語言,每個樂章間不斷出現的半音、同音重複、相同節奏及主題間相互交織等音樂素材,都是將連動整首作品的關鍵,其中包括拉赫曼尼諾夫重要的音樂元素,例如:末日經的影子出現在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及第三樂章的尾聲還有第四樂章那繚繞在耳邊的鐘聲。


整首曲子似乎在訴說拉赫曼尼諾夫的心路歷程,四個樂章中第一及第二樂章都是小調,前二個樂章訴說著受挫折後到試圖再提筆作曲;第三樂章雖然是大調,但隱隱約約中利用半音或是經過音模糊了大調的色彩,將徒勞無功的悲傷情緒不斷放大後最終得到救贖的出口;第四樂章開頭就是明亮的大調,像是心病最終痊癒後大放異彩,實在是令人無法抗拒的愛上他的作品。

2023年9月2日 星期六

2023/9/2 炫幻雙鋼琴─張凱閔與白立君

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作品可說是許多愛樂者最鍾愛的曲目,他的音樂是二十世紀鋼琴鍵上從未停歇的亮麗與超凡,細數其原創鋼琴作品,鮮少演出者隻手可數,而膾炙人口者響遍各地音樂廳,可見得其音樂語彙與賞樂者心靈需求之貼切呼應。


今年適逢拉赫瑪尼諾夫150歲誕辰之際,亞藝藝術集結旗下音樂家推出「拉赫瑪尼諾夫150」,演出全套拉赫瑪尼諾夫所有重要的鋼琴獨奏與雙鋼琴作品。


以往聽音樂會都在國家音樂廳,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地下層的國家兩廳院演奏廳,10月底也有一場室內樂音樂會在這裡舉辦,就先來試試看音響效果如何。


這次演出的鋼琴家是1980年蕭邦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鄧泰山門下的鋼琴雙傑—張凱閔與白立君(JJ Jun Li Bui),兩位都有參加過2021年的蕭邦鋼琴大賽,白立君更是獲得第6名的佳績,張凱閔是台灣鋼琴新銳,也是從這次比賽中讓我開始關注他,因此在半年前便早早預訂了本場音樂會。




這次他們合作演出拉赫瑪尼諾夫全部雙鋼琴作品—第一號雙鋼琴組曲,Op. 5、第二號雙鋼琴組曲,Op. 17、《交響舞曲》,Op. 45 (拉赫瑪尼諾夫改編雙鋼琴版本),以下心得也依照同樣的演出順序撰寫。


第一號雙鋼琴組曲又稱為「幻想圖集」,作於1893年,該作品獻給柴可夫斯基,他原本打算參加該作品的首演,但在五週前去世,其四個樂章及其各自的詩歌分別是:船歌(Barcarolle)、夜色…愛意…(La nuit... L'amour...)、淚珠(Les Larmes)、復活節(Pâques)。


第一樂章一開始第一鋼琴以低沉的和弦伴奏,之後第二鋼琴奏響了靜謐的主題,樂曲進而歡快起來,但還是溫柔而舒緩。經過一系列的轉調,進入大調,第二鋼琴溫馨的旋律在第一鋼琴不穩定的伴奏下,更加靜謐。這時旋律又加重,第一鋼琴與第二鋼琴相互交替,交織出一幅優美的俄羅斯風景。


這樂章聽起來有點蕭邦的味道,有著抒情、浪漫的音樂風格,讓我聽到了不同以往的拉赫瑪尼諾夫,恰巧張凱閔與白立君兩人都是蕭邦高手,在音色上的營造非常優美,張凱閔低沉的和弦伴奏讓整首曲子變的很有張力(上半場的鋼琴擺放是張凱閔在前、白立君在後),拉赫瑪尼諾夫運用他無比精細的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令人陶醉的俄羅斯。


第二樂章像是一首敘事詩。開始的很詭異,很像幽靈,之後便漸漸緩和,隨後的主題很有身處大自然中的意境,第二鋼琴模仿鳥叫聲,在第一鋼琴輕柔幽暗的和現中不安的一次次出現,之後第二鋼琴激動的伴奏帶動這旋律發展,之後有回到原先的主題,原先幽暗的旋律被淡化,只有模仿鳥叫的聲音還在繼續,樂曲之後進入了拉赫瑪尼諾夫喜歡的低音部,陰沉但馬上就走出陰影,在高音部結束。


第三樂章一開始第一鋼琴奏出極度神秘的引子,下行的音階,之後被十六分三連音淡化,進入溫柔的主部。但引子的陰影還在,而且愈演愈烈,終於佔據了主部,神秘的變奏使人不寒而栗,但主題似乎還在不斷地重複,之後在第二鋼琴加重後得以淡化進入大調,低音的伴奏逐漸昇華,似乎還要進入恐怖的音域,但這時兩聲部同時奏響了結束的和弦結束。


第四樂章第一鋼琴在高音部奏出了主題類似激烈的鐘聲(像是號角聲),之後的第二鋼琴奏出三小節的低音和弦像是宣戰鐘聲。便聯合第一鋼琴一起加重重複了第一主題,不過是還有轉向大調的趨勢,但還是不穩定很快又回到小調,短暫地結束。


到了第三樂章及第四樂章,越來越能感受到兩人的厲害之處,不僅默契極佳,還很大膽的演奏方式,讓我聽到了不同於唱片中溫柔委婉的詮釋方式,該激烈的時候是烈酒般的激烈、該輕柔的時候是羽毛般的溫柔,營造了很強大的動態對比,而國家兩廳院演奏廳的音響效果聽起來很立體,因為距離不遠,鋼琴聲音相當直接,且殘響時間不長,所以可以聽到很明顯的延音效果卻又不會蓋住下一個音符,整體令人很滿意,很像是衛武營音樂廳的縮小版。




§§​

第二號雙鋼琴組曲作於1901年,它證實了作曲家在經歷了由於他的第一號交響曲作品受到負面批評而導致毫無成果的四年後,創造力的回歸。同樣由四個樂章組成,分別是:引子、圓舞曲、浪漫曲、塔朗泰拉舞曲。


第一樂章開始是從拉赫瑪尼諾夫喜愛的屬音小調和弦開始,便步入了磅礡的主題,像是歡慶勝利;第二主題彷彿是在回顧過去,但很快接回到開始的主題上,之後在第二鋼琴低音的震音伴奏下,第一鋼琴奏響結束音。渾厚的和弦貫穿全樂章。


第二樂章第二鋼琴奏響起始和弦,之後第一鋼琴就以極快的速度奏出顫音,第二鋼琴承接主旋律,旋律是歡快的典型俄羅斯風味的圓舞曲。在之後便進入抒情樂段,由第二鋼琴奏出低音快速部分,第一鋼琴表現出抒情的第二主題,之後便回到第一主題,在高音部結束。


第三樂章開始由第二鋼琴伴奏,之後便緩慢的進入主題,主題舒緩而優美,兩聲部交相輝映,像是勾勒出一幅夕陽西下的恬靜景象。


第四樂章塔朗泰拉舞曲是一種快節奏的6/8拍民間舞曲,發源於義大利南部的小鎮Taranto,後來被發展成技巧華麗的器樂曲。經過前幾樂章的休息,開頭拉赫瑪尼諾夫就使出了自己熟悉的小調但壯麗的旋律,經過低音後,在高音部呈現出了威嚴壯觀的第一主題,尖銳而悲壯。之後經過舒緩後,進入大調,有些俄羅斯寒冷的感覺,旋律持續飛奔向前,引領著聽眾緊追在後,然後音量厚度減少,低音躁動的顫音很吸引人注意,最後在壯麗的主題加強部結束,很具拉赫瑪尼諾夫的經典風格。


這四個樂章皆各具鮮明特色,兩部鋼琴沒有主從的關係,不會淪落成單純伴奏的角色,兩位鋼琴家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白立君擅長旋律,彈第1部比較多;張凱閔則是琴音比較厚重,適合彈第2部,在這個組曲中就能很明顯的感受到兩人不同的風格,白立君的演奏比較內化精緻,張凱閔的演奏則是豪放飄逸,配合幾乎可說是天衣無縫,彼此巧妙地交換音樂元素,不愧是當了多年的師兄弟,是勁敵也是好友,演奏方式搭配起來能互補,展現多層次的音樂效果。




§§


下半場兩位鋼琴家入場時,調動了順序,變成張凱閔在後、白立君在前,或許是要交換第1部與第2部鋼琴聲響呈現的順序,從結論上來說的確音量平衡性好很多。


《交響舞曲》是拉赫瑪尼諾夫的最後一部作品,它完成於1940年10月,三年後,這位偉大的作曲家便與世長辭了。


這部作品雖名為「舞曲」,但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舞曲。它由三首樂曲組成,像是三首交響音畫,更可以說是一部三樂章的交響曲,而所謂「舞曲」的名稱則只有象徵意義罷了。拉赫瑪尼諾夫在管弦樂版本的同時還為兩架鋼琴創作了改編版。這部改編作品於1942年8月由作曲家與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在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莊的一個私人聚會上首次演奏。


三個樂章曾被作者分別冠以「正午」、「黃昏」和「午夜」來借喻生命之舞,除了具有舞曲的概念,更總結了後期浪漫主義巨匠畢生的悲劇性格、情感及思想。

§​

第一樂章充滿著節奏性的動力和巧妙的音樂色彩,在這裡第二鋼琴主要被當做一件打擊樂器,它是由一個進行曲式的主題開始的,開頭的輕快和典雅很快被粗暴地打斷,此後氣勢盛大而莊嚴地鋼琴強奏,在規律的節奏聲中,主題不斷浩浩蕩蕩開始了變奏發展。這是一首玄疑氣氛中帶有神秘儀式狂熱的進行曲風樂章,在樂章中段樂聲漸歇,由第一鋼琴緩緩吟唱出典型拉赫瑪尼諾夫式感傷而優美的旋律。這個俄羅斯風味的主題經呈示後,由第二鋼琴華美地接過總奏。在一段靜謐後,漸進的上行樂音再度將樂曲帶入狂熱的進行曲風,最後全樂章在轉趨甜美安靜的尾奏中結束。

第一樂章中間感傷而優美的旋律是全曲中我最喜歡的一段,透出悠遠的傷感,極富感染力,並與另一部鋼琴產生對話般的親密感,情緒複雜多變,充滿了對現實的迷茫和矛盾,也交織著對遙遠的祖國的思念和對親切的青年時代的回憶。


第二樂章主要主題帶有「悲傷圓舞曲」的性格,略帶異國情調,充滿詩意的魅力和精緻的色彩。這裡緩慢旋轉的圓舞曲與一種沉重不安的奇怪氣氛混合在一起。就連引子的幾小節似乎也在提醒著我們,即使是黃昏時分也並不安全。主要的圓舞曲旋律是由八度奏出的,前面是陰森可怕的裝飾音,這種裝飾音也是全樂章的一個特徵,用來幫助製造緊張的氣氛。


不過隨著舞曲的進行,一種比較浪漫的情感逐漸緩和了緊張情緒。不久,各種複合節奏開始進入,那個憂愁的圓舞曲旋律再一次聽到,可是樂曲在被推上一個狂熱的、近乎歇斯底里的高潮之後,出人意料地在一片古怪、顫動的音響的衝擊中結束。彷彿是跳舞的人們突然離開了舞場,消失在周圍的陰影之中。整個樂章反映出拉赫瑪尼諾夫所經歷的苦悶、徬徨、狂躁和風暴,以及面對死亡的顫慄。


第三樂章在轟然巨響中揭開序幕。樂曲借用了拉赫瑪尼諾夫《第一號交響曲》中的主題及葛利果聖歌中的《神怒之日》(Dies Irae)主題。這一樂章在其形象之鮮明和表現力之強烈等方面,可說是俄羅斯音樂文化中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


在《神怒之日》的基礎上,夾雜著葬禮的喪鐘,成為樂曲的基本主題,真實地表達出人在可怖的死神面前的恐懼、絕望。這個主題貫穿始終,形象越來越顯著,情緒越來越高漲,並最終形成無可抗拒的浪潮席捲了一切。在整個作品結尾二十六小節處,拉赫瑪尼諾夫在他的總譜上意味深長地寫下了「哈利路亞」一詞。他把這幾個字寫在這裡,是作為上帝征服死亡的象徵,還是為了表示他個人的一種感恩之意?我們不得而知,但一位敏銳的批評家在聽了這首作品的首演之後,說它簡直像是李斯特的《死之舞》。全曲即在最末不斷交織著《第一號交響曲》主題及《神怒之日》下,倏然終結。



§

《交響舞曲》無論是管弦樂版或是雙鋼琴版本都讓聽者非常震撼,各樂章表現出令人振奮難忘的節奏、哲思深沉的旋律及豐富多變的色彩。我曾以為拉赫瑪尼諾夫只是音樂技巧很華麗,聽起來具有大型的交響效果,但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他內心的黑暗面,在這首作品中,一切都顯得那麼無奈,似乎描述了人類為生命而進行的最後奮鬥,然後是人生的終結…。


這部作品充分表現了拉赫瑪尼諾夫後期的風格,其奇特的、多變的和聲,讓我聯想到同樣是俄羅斯的作曲家普羅高菲夫。多年來拉赫瑪尼諾夫一直沉浸於悲哀、痛苦和憂傷的思想感情之中,《交響舞曲》強烈地反映出他那種疲憊不堪、無能為力的沮喪情緒,充滿了難忍的不滿、無盡的痛苦、熱切的渴望和徒勞的抗爭。


張凱閔與白立君的演出組合讓《交響舞曲》展現不輸給交響樂團般壯闊的樣貌,在第三樂章兩人更使出渾身解數,營造出充滿活力的節奏與最華麗的和聲,除了激昂的樂句,還顧及了細微的音色變化,整首音樂中不斷變化的曲折情感,在經過了多次醞釀後,情緒越來越高漲,在鋼琴緊湊節奏的襯托下,猶如進行曲般地朝向最終段落前進,並形成無可抗拒的浪潮席捲了一切,最終兩人以最強音和弦結束。


這場音樂會讓我見識到兩位年輕音樂家的前途無可限量,具備了高超技巧與個人特質,這次來台演出隔一周後他們又要回到美國和鄧泰山大師繼續學習,期待未來能看到張凱閔與白立君更加成長茁壯,帶給我們更多精彩的作品和音樂的感動。





2023年6月9日 星期五

2023/6/9 NSO國家交響樂團《呂紹嘉與史蒂芬.賀夫》

這場音樂會是突如其來的,雖然我猶豫了很久,但還是沒有事先買票,主要是因為曲目並非我的最愛,結果當天下午在PTT古典版看到便宜的票,就決定衝來聽了。


音樂會一開場,即是拉赫瑪尼諾夫扣人心弦的《無言歌》,如泣如訴的旋律在樂團各聲部間深情地歌唱,音樂家分以小提琴、管絃樂等獨奏或重奏形式呈現,可以感受到今天NSO的狀態很好,從美國巡迴歸國後第一場音樂會,弦樂部流露出明亮的音色,銅管部不會放槍,收放自如,又能在指揮的指示下做出豐富的表情。


接下來是這場音樂會的重點曲目—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由英國鋼琴家史蒂芬.賀夫(Stephen Hough)擔當獨奏,這位我在唱片中聽過多少次的響亮名號,如今終於能看見本人的光彩,就是我猶豫音樂會很久的原因。



拉赫瑪尼諾夫共創作了五首為鋼琴與樂團的大型作品,其中第二、三號鋼琴協奏曲與《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皆為當今舞台上熱門的演出曲目,而較冷門的第一、四號協奏曲中,又以後者最少被演出。


對許多愛樂者來說,「你比較喜歡拉二還是拉三?」經常是會被問到的或討論到的問題。就如同「貝九」、「柴五」等時常在樂迷間流傳的「行話」,第一號是拉赫瑪尼諾夫於莫斯科音樂院時期的作品,第四號則可說是拉氏五首鋼琴協奏曲中最少被演奏、甚至被提及的作品,相較於前兩首鋼琴協奏曲受歡迎的程度,第四號顯然一直不受樂迷青睞。


樂曲創作於1926年,問世的過程並不順利,首演後也並未如預期地得到好評,因此有了1928年及1941年的兩次修訂。從前後相距十五年的改版,可以看出此曲在拉赫瑪尼諾夫心中的份量與牽掛。


在此曲中,儘管拉赫瑪尼諾夫特有的綿長旋律及俄式的恢弘磅薄氣勢依然,但更令人留下印象的,恐怕是其晦暗不明的半音、大膽的和聲進行、詭變的快速音群和難以預測的節奏變化。如此的轉變,其實從之前的練習曲和前奏曲中已能略見端倪,而樂曲甚至反映了爵士樂的影響。種種風格的轉變,都與我們所熟悉的拉式風格相異其趣,呈現出一番新的面貌。這或許是此曲始終無法如作曲家其它樂曲那般親民的原因,卻說明了拉赫瑪尼諾夫在創作上的不斷探索與尋求突破。


史蒂芬.賀夫演出時使用iPad翻閱電子樂譜、腳下有遙控筆,這是我第一次看見有鋼琴家帶譜,更何況還是高科技,背譜起源從19世紀李斯特開始,時至今日,演出時背譜幾乎已成為不成文的規定,但鋼琴家本人肯定是有所考量才選擇帶譜,而我也認為,在演奏拉赫瑪尼諾夫高難度的作品之下,看譜能更精準地彈好每一個音符,實際上演奏時,史蒂芬.賀夫毫不受樂譜的影響,展現出很具個人特色的演奏。



第一樂章在以樂團開頭的引子之後,第一主題在鋼琴上奏出了莊嚴的氣氛。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變調中,木管樂器和鋼琴進行了多次交流。開頭的主題在重複部分再次出現,帶有鋼琴琶音和小提琴單音的旋律。第二主題的發展,出現在高潮部分,也出現在第三樂章。鋼琴的節奏前面幾個小節和樂團有點分離,隨著時間漸入佳境,在重複部分兩者已經能達到很好的配合,之後史蒂芬.賀夫開始了自由的彈性速度,相較於常聽見的錄音版本,有了更新鮮的感受。


第二樂章由鋼琴獨奏開始,在慢板的鋪陳下,史蒂芬.賀夫的觸鍵和音色變化又更明顯了,在第一樂章時即使有樂團的合奏,仍能聽到鋼琴光輝明亮的音色,如樹葉的間隙撒下的和煦陽光,帶有點浪漫又莊嚴的氣氛,無論是聲響效果和動態對比都很出色。


這樂章可能是最有趣的,由憂鬱、內省的鋼琴開場引出豐富而淒美的和弦,這與拉赫瑪尼諾夫在紐約街頭聽到的一些爵士樂相呼應,在這樂章出現最多不像拉氏的風格;除了這些辛辣的和聲之外,拉赫瑪尼諾夫對鋼琴的處理也有一絲印象派的微光。


鋼琴過後接著是弦樂和鋼琴反覆演奏主題的部分。樂曲安靜地進行,然後突然進入中間部分,其中出現了一個狂野的主題。接著是第三部分,主題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最後,在鋼琴獨奏的顫音伴奏下,樂章結束,彷彿要消失一般,連接著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算是本作中難度較高的部分,突然的打擊樂狂暴開場,然後平息下來,以精彩的華彩樂段展現鋼琴,音樂圍繞著一個類似隨想曲的第一主題和降D大調的第二主題迅速發展。接下來是優雅、喜慶般的旋律過門,可能有點曲折,但包含令人振奮的時刻,就像拉赫瑪尼諾夫以往美妙的旋律一樣,讓人沉浸其中並被其沖昏頭腦。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的發展也出現在樂章的後半部分。在轉為G大調的尾聲中,到此為止的各種元素被回顧,樂曲在一個令人振奮、明亮和喜慶的音符中結束。


§


史蒂芬.賀夫不愧是傑出的鋼琴家,還曾以詩作和小說作品獲得重要文學獎項,並開辦過個人畫展,讓他被《經濟學人》雜誌評選為20位在世的博學家之一,更在2001年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得被外界稱為「天才獎」麥克阿瑟獎的古典音樂演奏家。還以其卓越的音樂造詣獲頒大英帝國勳章(CBE)和音樂服務騎士勳章,除了和許多知名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錄製了近70張音樂專輯,曾獲得金音叉獎、留聲機獎以及多項葛萊美獎提名,被英國週日郵報譽為「英國在世最偉大的鋼琴家」。


在眾多的專輯當中,最著名的是一套四首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協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在當時的音樂總監Andrew Litton的帶領下與達拉斯交響樂團現場演出時錄製的。這些唱片為他贏得了第七次留聲機獎以及全英音樂評論家獎。所以史蒂芬.賀夫可以稱得上是拉赫瑪尼諾夫專家,而本次的演出讓我聽到了極具個人魅力的地方,儘管是看譜演出,仍能做出豐富的音樂性與不同的節奏,廣泛的音色變化與動態對比,配上Fazioli鋼琴的特性,得以展現出絕佳的音樂之美。


安可曲彈奏的是史蒂芬.賀夫自己改編的望春風,以往演出版本直接帶出民謠旋律,這次則是用拉赫瑪尼諾夫前奏曲op.32-5前奏當幌子,發展之後才出現主旋律,從沒想過一首自己這麼熟悉的作品能被彈奏的如此美麗,無怪乎觀眾熱情地拍手讓史蒂芬.賀夫出來謝幕5次才結束。


平心而論,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可說是拉赫瑪尼諾夫移居美國後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此時拉氏雖因生活家計迫使必須將事業重心從作曲轉移至職業演奏上,但他在創作思維與音樂格局上所帶來的突破卻是前所未有的。許多樂迷總會覺得爵士樂的歡快元素與拉氏向來陰鬱的旋律氛圍似乎格格不入,這或許不是一首讓人聽到馬上會著迷的協奏曲,但仔細聆聽,我們卻還是可以明顯感受到美、俄兩地不同音樂元素所激盪出的火花是如此絢爛奪目,越聽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醍醐味,謝謝史蒂芬.賀夫今天帶來如此精彩的演出。



§§


下半場的蕭斯塔科維契《第8號交響曲》我事前完全沒做功課,只知道他是在戰爭的籠罩下誕生的作品,實際聽起來很刺耳,很冗長又很震撼,如同前兩年所寫下的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被命名為《史達林格勒》的第八號交響曲描寫的同樣也是戰爭的殘酷與荒謬。整首交響曲充斥著陰暗沈重的氣息,無法擺脫的壓迫感象徵著納粹鐵蹄,偶爾交織著片刻寧靜似乎預示著勝利已在不遠處。


本交響曲採用了c小調,和多首其他被視為帶「悲劇性」的交響曲同調(包括了貝多芬的《第5號交響曲》、舒伯特的《第4號交響曲》、布拉姆斯的《第1號交響曲》、布魯克納的《第8號交響曲》、馬勒的《第2號交響曲》等)。作曲家的好友吉利科曼(Isaak Glikman)亦稱本曲是蕭士塔高維奇「最具悲劇性的作品」,因為它的最後部份欠缺了樂觀和希望的元素。


※以下內容節錄自本場指揮呂紹嘉的撰文。


在時局動盪,戰爭再次直接威脅世人之今天,重新探索蕭斯塔科維契於二戰納粹德國進攻蘇聯期間所創作的「戰爭交響曲」7,8,9,尤其是今晚演出的第八號,有著更深的感觸。


第七號交響去雖因其是在納粹德軍列寧格勒圍城期間創作的背景,及曲中「政治正確」的光輝勝利面,在戰時博得全國及自由世界同仇敵愾的共鳴與名聲,但世人忽略的是,曲中其實更多隱喻描述蘇聯本身在「戰前」的高壓恐怖。而在1943年全蘇維埃終於挺過史達林格勒的納粹圍城,開始翻轉戰局時,蕭氏更以通篇都是陰暗晦澀的第八號來激勵國人,讓眾人跌破眼鏡,大惑不解。他以悲鳴、譏諷的姿態跳躍亂世尋求生途,而在災難、悲劇性的控訴後,最後僅以微弱的C大調絃樂曙光,像是萬劫餘生後的希望來結束全曲。


第一樂章從殘酷暴戾的迫害,令人毛骨悚然的災難,到吶喊無助的悲嘆獨白,25分鐘的長篇敘述著刻骨銘心的悲劇史詩。之後,像是為了對應這沈重緩慢的開場,兩個快板樂章寫實而譏諷的速寫了肅殺的實景:第二樂章像是坦克的無情碾壓,第三樂章像是地獄中的狂奔與背後不時傳來的陰森冷笑。這是個只有機械與暴力,沒有人性悲憫的世界。在兩聲毀滅性震天巨響後,進入篇幅最短、音量最微弱,卻是全曲最中心,最悲涼的第四樂章,那是大災難後的生靈塗炭,一切毀滅。緩慢爬行的絃樂重複低音,是殺戮後的廢墟,是一成不變的荒涼循環。漸次攀附其上的各式變奏似無助的悲鳴,也如不斷嘗試突破框架,卻總是被帶回原點的徒勞掙扎,第五樂章開頭終於抵達的C大調,是在無數「犧牲」後終於出現的一線光明。在首演排練時,曾有團員向蕭式讚嘆此處轉調之美,蕭說:「你知道為了達到這裡,需要流多少血嗎?」。


耐人尋味的是,蕭式並未在抵達光明後,在終樂章大肆發揮正向思想,譜出符合人心期待的燦爛篇章,講的卻像是凡夫俗子的瑣碎日常,世界持續它的日常運轉,平凡,歡樂,庸俗,混亂,進入總譜最後兩頁,剎時一股溫暖而凜然的氣息籠罩全場,這一刻,好似有一股神秘光環,召喚芸芸眾生,不約而同放下手邊的庸碌,望向同一高點,靜觀內心,弦樂重回C大調,在長笛陪伴下,這首龐大史詩平靜的結束在餘韻低迴的三聲低音撥絃中。


「人人互相猜疑懼怕,這種恐懼就要吞噬、悶死我們。我也快要窒息了。我一定得寫下來。我得為所有死去的、受苦的人寫安魂曲。我一定得用音樂寫下並抗議那殺戮機器的暴行。第七、第八號交響曲就是我的安魂曲。」


§§


我想,對蕭斯塔科維契而言,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生命是循環,歷史會重演,大災難後,生命會找到它的路。而似乎,在高壓極權中的凡夫俗子,就只能靠著堅韌的生命力、譏諷的態度,在夾縫中生存下來。無法以文字描述對這個結尾的感動,這是個輕輕放下,無法描述的結局,或許就因為它不說教,透過音樂就直接讓人在經歷了徹骨的時代災難後,以平靜溫暖的霎那肯定了人性凜然不可侵犯的價值與尊嚴,讓人們得到一種心靈上的救贖。



延伸閱讀:




2023年5月18日 星期四

2023/5/18【2023 TSO名家系列】黃佳俊、海夫里格與TSO

雖然協奏曲之發軔,從強調獨奏者或獨奏群與伴奏之間的競奏關係,變為漸漸強調獨奏者的炫技性,然而這股核心價值,在19世紀卻逐漸面對考驗。在當時,固然有為明星式獨奏者所量身訂作的炫技式協奏曲,然而從貝多芬、舒曼、李斯特以降,卻又逐漸興起另一種風潮,強調獨奏者與樂團間的密切互動,不讓樂團侷限於伴奏角色。而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就可以說是這股趨勢的顛峰。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完成於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23年之後,這兩首鋼琴協奏曲的創作歷程在作曲家的人生中,代表著不同時期的想法與音樂思維。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並沒有縮減編制,反而比起第一號的三樂章架構,第二號正式成長為與交響曲相同的四樂章架構,在世界上眾多的鋼琴協奏曲中也是異類。


獨奏者需要具備高度演奏技巧與完整50分鐘長度,讓此首鋼琴協奏曲被譽為是布拉姆斯最艱難的鋼琴作品,並與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普羅高菲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被列為最艱難的三大鋼琴協奏曲。


§§


第一樂章開頭由法國號吹奏降B大調第一主題,從開頭的音準跑掉,就預示了接下來失敗的開始,隨後開始鋼琴獨奏的發展樂段,鋼琴家海夫里格(Andreas Haefliger)採取了較快的速度,鋼琴音量很大,但今天的聲響卻讓我覺得悶悶的,有一股在水中彈琴的錯覺,音色不怎麼突出,跟我在YouTube上聽到他演奏的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差異很大,第一樂章結尾並不像傳統協奏曲有明顯為鋼琴而寫的裝飾奏,儘管指揮黃佳俊和北市交很想努力配合鋼琴,讓此曲充滿了合作與對抗的火花,但實際上鋼琴和樂團是各演各的,我想說是一開始還沒有調整好,但到了第二樂章仍是如此—這是一個洶湧的樂章,鋼琴與樂隊介紹了主題,並在一個安靜的部分介入之前加以發展;此後不久,鋼琴和管弦樂隊進入了該主題的風雨如磐的發展階段,然後才進入中心樂段。海夫里格在此樂章的速度比之前更快,且以雜亂無章的彈奏方式帶過去,失誤更多之外,破碎的觸鍵與不精準的節奏讓樂團更加難以配合,鋼琴最後融合進樂隊效果中,並重複中心樂段主題,配合管弦樂的琶音向下,顫抖式的音型又起,回到第一段主題,換鋼琴呈現下墜狀態,管弦樂演奏主題,逐漸變得狂熱,以悲劇性結束樂章。


在暴風雨般的第二樂章結束後,平和的慢板樂章以ABA加尾聲的結構呈現,由大提琴在B♭大調上演奏出優雅的獨奏。第三樂章之所以著名,不只是因為布拉姆斯再度地完美展現綿長旋律裡的字字珠璣,他竟在一首「鋼琴協奏曲」中,安排了大提琴獨奏,呈示主要旋律,再交由樂團與鋼琴變奏、擴充、潤飾。這也是整首鋼琴協奏曲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樂章,與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有異曲同工之妙,吐露了作曲家內心的情感,這本來是浪漫抒情的樂段,但鋼琴家的演出輕描淡寫,雖然速度放慢了許多,應該呈現出的感人音色卻沒有跟著傳達到,幸好獨奏的大提琴和樂團演出救了這個樂章。



§


終樂章很明朗輕快,因此被認為是兩次義大利旅行的影響,表現得最顯著的樂章,在布拉姆斯的巧妙主題設計下,第四樂章以充滿了愉快歡樂的氣氛起始;帶有附點節奏的精緻主題讓樂團與鋼琴有精緻的相互變化,布拉姆斯將兩者的音樂個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在歡快之餘,第二主題的感性更顯突出。鋼琴和樂團的配合在第四樂章終於顧及彼此的速度和節奏了,不過整首鋼琴協奏曲已經壞去了一半,整個第四樂章在優雅的速度中一路展現令人欣喜的特質,直到最後以降B大調明亮而歡欣的感情結束全曲。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是我為上半場音樂會的註解,這首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是布拉姆斯的作品中我最喜歡之一,雖然在現場音樂會達成成就了,但離我心目中的演出水準還差很遠。


安可曲是Franz Liszt: Legend No. 1, St. Francis of Assisi: Preaching to the Birds,第一次聽到長達10分鐘的安可曲,而且海夫里格彈得很好,但我聽完只想問,你為什麼不把主角的協奏曲練好……。



§§


布拉姆斯一生共創作四首交響曲,年輕氣盛的第一號、奔放自在的第二、宏偉感傷的第三,以及走回復古路線的第四號,是一部深、重且高雅的顛峰之作。延續巴赫的宏偉構思、貝多芬的強烈情感,以及擅於利用民間素材發揮其歌唱性,承襲前人的豐富資產,成熟創意滿點、浪漫奔放的熱情,既古典又浪漫。


第一樂章開頭是有名的「嘆息的主題」,由第一小提琴拉奏e小調第一主題,被休止符切成片段片段的旋律,有種嘆息、嗚噎的感覺。所以有人認為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是男人在哭泣,而莫札特g小調第40號交響曲則是女人在哭泣。第一主題採用三度音程的旋律設計,三度關係以三度下六度上持續前進,弦樂唱出木管隨後應答,創造一層一層的交織,立即呈現最大辨識度的深刻印象烙印於腦海之中,之後音樂再次反覆,利用八度關係做了一些變化,是主題的擴張部分,一次一次的反覆與變化,情感的層次堆疊濃郁厚重展現無遺。


指揮黃佳俊在第一樂章的表現就讓我印象深刻,也印證了我上半場的想法—問題是出在獨奏者而不是樂團,指揮的身體動作猶如在打太極拳般,有許多推、拉的意象,採取偏慢的速度展開,右手打著拍點,左手給出很多關鍵的指示,樂團呈現了很好的音樂流動性,就如黃佳俊在訪談中提到的:「手勢並不是硬性打拍子,而是以一種極為自然的方式呼吸,一口氣就帶動了樂團開始,樂團跟隨著那一口氣,自然而然地,音樂就開始流動。」指揮和樂團的詮釋不是以層次對比或多善感為主,音樂聽起來流動性很好,讓人聽了很放鬆舒服,跟上半場有天壤之別。



§


第二樂章有著安魂曲的氣氛,採用了弗里吉亞調式,以簡短、憂鬱的號角開場,而後讓位於靜靜伴奏的單簧管,吹奏E大調第一主題,第一小提琴用撥奏合奏。透過使用不在原調性裡,借來的降六度和七度音階賦予了特別的震撼力。在本樂章中,布拉姆斯設計的樂曲內容逐漸發展,終成高聳入雲的抒情詩句而逐漸消失在空靈的寧靜中。


第三樂章的設計非比尋常,使用戲謔感十足的詼諧曲來打破前二樂章的枯寂氣氛,激昂沸騰的第一主題以樂團總奏出現,其間穿插了典雅的第二主題,而不時冒出清脆的三角鐵鳴聲,使這個樂章顯得分外歡樂。指揮和樂團在這個樂章是火力全開,充滿了歡樂熱鬧的氣氛,弦樂領著有點跳躍式的旋律,藉著使用短音符、切分節奏、三連音、六連音等等方式,布拉姆斯讓兩拍的音樂跳動起來,很有詼諧曲的氣氛,指揮也不禁手舞足蹈起來。


§


最後是大膽且具有原創力的第四樂章,採用帕薩卡利亞(Passacaglia)變奏曲式,為八小節主題加三十段變奏,但不同於巴洛克時期帕薩加牙的主題在低音聲部,布拉姆斯將主題配置在各個聲部、不同的樂器組合,此樂章時而悲痛、時而低吟、時而意氣風發,簡直是布拉姆斯精緻技法的集大成,在反覆變奏中情緒越來越高昇,多采多姿的變奏曲第四樂章終在激昂的尾奏中告一段落,空留惆悵的餘音裊裊。整部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讓我感受到新生代指揮黃佳俊的厲害之處,細緻、立體的看得到音樂的構造,而且會引導出不同樂器及聲部的特點,加上流動性高的旋律感,讓聽者如沐春風。


在第四號交響曲裡,布拉姆斯極致展現對古典浪漫時期主題動機手法的認同,同時以內在的音樂語言突破既有的交響曲樂章框架,以最傳統的方式賦予交響曲新意。樂評家漢斯力克曾說過:「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像一口深黑的井,我們凝視的愈久,映照出的星光才會愈明亮。」半個世紀後,荀貝格在他的文章〈前進的布拉姆斯〉中指出,布拉姆斯的和聲語言、不墨守成規的曲式以及以一個經濟、絕小(小到甚至只有一個音程)的動機來完成一部大作品的手法,絕不亞於其同時代的任何一位作曲家,在音樂語言走向無所限制的道路上,布拉姆斯引領著,跨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