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伯特有兩套即興曲集,作品90,D899與作品142,D935,這兩套各包含4首小曲。
《4首即興曲》,D.935接在《4首即興曲》,D.899之後,舒伯特在最晚年的1827年左右作曲。D.899與D.935之間,其相互關連性與結構性有很大的差別。舒伯特開始譜作此曲集的時期,因第1曲的手稿上沒有寫明日期,因此並不清楚。但最終稿上寫有1827年12月,因此可認為是與D.899一樣,創作於1827年後半。此曲集由舒伯特本人寫明曲名。
《4首即興曲》,D.935並不採用鋼琴奏鳴曲的形式,但實質上能看到可以稱為大奏鳴曲的傑出結構性。因此舒曼説,這套即興曲集,可認為是f小調的四樂章制奏鳴曲。經過舒曼這樣子的説法,現在多4曲一起演奏。
不過這場最讓人注目的是費爾納的曲目安排順序,居然將荀白克:六首鋼琴小品,作品19安插在舒伯特《4首即興曲》,D.935第2和第3曲之間。
根據鋼琴家本人的演後座談會的說法是「荀白克:六首鋼琴小品很短,若是排在舒伯特作品之前或之後,都會造成曲目聽感的不平衡。」,並且他認為「舒伯特的四首即興曲是各個獨立的,他不認同自舒曼以降將它們視為是一首奏鳴曲的想法,因此刻意用荀白克作品將它們隔開。」
以往舒伯特被視為是模仿貝多芬但沒有那麼成功的作曲家,直到荀白克推翻這個普遍的認知。他認為舒伯特雖崇拜貝多芬,但並非模仿他,他有自己的風格。這場音樂會將他們二人的作品交織並呈,用意不言而喻。
§
費爾納彈奏的舒伯特《4首即興曲》是清新而自然的,他的旋律線相當綿長,讓我感覺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是連貫在一起的,並且他的詮釋方式不像我以往聽到的會強調強弱音,讓人沒有發覺到時間的流逝,那樣地輕靈飄逸。
費爾納彈奏的舒伯特《4首即興曲》是清新而自然的,他的旋律線相當綿長,讓我感覺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是連貫在一起的,並且他的詮釋方式不像我以往聽到的會強調強弱音,讓人沒有發覺到時間的流逝,那樣地輕靈飄逸。
這在第2曲中更為明顯,主部由舒緩的旋律開始,帶有敘事曲般的沉穩冥想風格,一直伴著有微妙變化的和聲進行。費爾納演奏的和聲不過於厚重,帶有溫柔暖活的氣氛,讓人不禁昏昏欲睡。
這時候插入突兀的荀白克鋼琴小品,旋律及和聲是那麼的奇怪,更強調強弱對比的力度,把聽眾從剛剛抽離現實的意識,拉了回來。
後面銜接的第3曲和第4曲就比較有躍動感,所以這樣的曲目安排並非沒有道理。
第3曲是由主題與5段變奏曲構成的樂章。主題取自舒伯特的戲劇音樂《羅莎蒙德》,這旋律也在他的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中使用。雖然舒曼把此曲集全體看成一首奏鳴曲,但這一曲還是被認為是獨立的樂曲,有時候會單獨演奏。
第4曲幾近狂想曲,很適合當組曲的終曲。節奏很有特點,樂曲採用三部曲式,在旋律性的主題之後,中段由經過句開始,後來出現強拍在第三拍的旋律。之後主題再現,隨後音樂稍微露出一點灰色憂鬱,但很快便轉入陽光燦爛中並結束。費爾納這樣的安排和收尾方式,獲得了聽眾的認同,給予熱烈的掌聲。
§§
下半場費爾納彈奏的莫札特、貝多芬與巴赫(安可曲)又是另一種風格,就如他所說的「演出者絕對臣服於作曲家,一切都以讀譜為依歸,然而譬如強弱動態的定義,光是每個時代,甚至同時代的每位作曲家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要窮盡可能去理解樂譜上每個表達符號的真正意義,即使不可能百分百精準,也要試圖往那個方向走。」
§§
下半場費爾納彈奏的莫札特、貝多芬與巴赫(安可曲)又是另一種風格,就如他所說的「演出者絕對臣服於作曲家,一切都以讀譜為依歸,然而譬如強弱動態的定義,光是每個時代,甚至同時代的每位作曲家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要窮盡可能去理解樂譜上每個表達符號的真正意義,即使不可能百分百精準,也要試圖往那個方向走。」
莫札特:c小調幻想曲,K. 475是我比較不熟悉的一首,相較於D小調幻想曲K. 397名氣比較不大,而我也更愛K. 397。
K. 475一開始表達出的情緒比較壓抑、傷感,在度過第一樂段讓情緒舒緩了很多,感覺不那麼壓抑了,費爾納演奏的時候與前段音樂色彩做了變化,從極強到極弱的對比,預示著下一部分的出現,經過一連串的發展到達第四樂段,可以稱之為全曲的高潮,作曲家把憤怒、內心的壓抑和狂熱全寫到了這一部分中。全曲的最後,作曲家在c小調的基礎上又還原了兩個音,以一連串上行音階結束,最後用一個大三和弦結束在c小調上,後半段表現得十分激情,仿佛黑暗裡突然有一道光照進來,演奏的很有戲劇性,是我很喜歡的詮釋,不愧是莫札特專家。
§
最後一首曲子貝多芬:C大調第 21 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作品 53,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奏鳴曲。
最後一首曲子貝多芬:C大調第 21 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作品 53,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奏鳴曲。
這首作品作於1803~1804年,其時已進入貝多芬創作最輝煌階段,此作給人以一種輝煌與壯麗的效果,創作風格的轉變,與他擁有一台新式鋼琴有關,因為音域比舊琴寬廣許多,讓貝多芬開始探索不同的音色及更高的音域,作品難度變得非常高,把當時代最困難的技術全都用上了,特別在最後一個樂章,演奏者需要持續的進行快速的八度行進、快速十六分音符及其三連音的樂段、持續顫音以營造持續音等的效果。
費爾納在第一樂章不斷敲擊的低音節奏就讓我很有共鳴,「這就是我喜歡的速度」我心中如此想著,右手旋律彷彿清晨中的鳥叫,輕快充滿朝氣,呈現黎明之中陽光灑落大地、萬物甦醒之景象。其中調性、力度不斷變化,主題非常豐富精彩,引人入勝。
第二樂章與緊湊、節奏強烈的第一樂章呈現強烈對比,顯得寧靜、甜美,有如夢境般柔和、純樸,彷彿身處清澈的湖邊、與自然融為一體。
第三樂章緊接第二樂章結尾,這一段過渡是我認為全曲最美的地方,每一次聽到都非常感動,一開始主題在左手,雙手交叉彈奏,右手以十六分音符彈奏分解和弦伴奏,在一連串右手快速彈奏的過度後,主題換至右手以八度彈奏呈現,主題末尾左手使用音階式的伴奏結束進入B段。費爾納在每次主題的重複都使用相同的速度,只是不斷的加重力度。
B段節奏型態以三連音為主,由C大調轉為a小調;再回到A段後進入C段,此段落中調性不斷轉換先是c小調、降A大調、f小調、降D大調再回到c小調,接著又回到A段、B段,最後尾奏以A段主題進行開展,速度轉為最急板,在熱鬧的氛圍中結束全曲。
貝多芬:C大調第 21 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全曲是朝氣蓬勃,充滿幸福的,歌聲越唱越嘹亮,情緒也越來越熱烈。費爾納的演奏有著奔放的情緒,又有著清新的氣息,音樂情緒抑揚起伏,多姿多彩,最後給出的巴赫安可曲又將觀眾的視野帶到另一種高度,讓我在一場音樂會體驗到好多種風格,非常滿足。
費爾納在座談會提到,對演出曲目的挑選,這四首曲子都是他心中的至高傑作。他不喜歡以製造音樂會效果而去挑選和安排曲目。這套曲目的主題是維也納,四首曲子都是在維也納譜寫的,呈現出維也納在不同時期的風貌,也讓我聽到了正宗的維也納之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