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2023/12/4《丹奈爾四重奏×柴可夫斯基弦樂四重奏全集》

柴可夫斯基共有三首弦樂四重奏,都作於1870年代,也就是作曲家三十歲至四十歲間。通常認為他在管弦樂領域更如魚得水,這三首作品顯示作曲家在四重奏領域的優秀素養和理解力,或許部分緣於他對古典作曲家的喜愛,其中能察覺到他對莫札特和舒伯特四重奏的深入學習。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常把優美又傷感的旋律,與俄羅斯特有的粗獷曲趣放在一起。他也積極學習德奧的傳統音樂,因此也有人説他既不是道地的俄羅斯音樂作曲家,也不是徹底的西歐音樂作曲家。但是做為折衷主義作曲家,則有很高的評價,尤其在他母國俄羅斯,其受歡迎的程度無法想像,對國內大眾,尤其是藝術家的影響極大。


§


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丹奈爾四重奏(Quatuor Danel)於1991年成立,他們演奏的曲目含括古典與20世紀當代曲目,精湛的彈奏技法與詮釋享譽國際,被《留聲機雜誌》讚揚為「當今弦樂四重奏的典範」。團體名字來自於第一小提琴手Marc Danel,成員還有第二小提琴手Gilles Milet、中提琴手Vlad Bogdanas和大提琴手Yovan Markovitch,四位音樂家默契與涵養十足,演奏時個人特色盡顯。


這次丹奈爾四重奏帶來了「柴可夫斯基弦樂四重奏全集」,這套曲目是我比較不熟悉的,不過四位音樂家精彩的演出,為我們帶來了難忘的回憶。


§§

柴可夫斯基:D大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的第一樂章開頭,乍聽之下很不像柴可夫斯基的風格,它比較含蓄、舒適又親切,丹奈爾四重奏的聲音相當纖細和透明,顫音的運用非常謹慎,不過到了後半段情緒180度大轉變,旋律線起伏很大,更富於歌唱性,也很熱情。丹奈爾四重奏的演奏風格非常豪邁奔放,尤其是第一小提琴Marc Danel,有著豐富的肢體動作,是我至今聽過的現場音樂會中最誇張的,甚至在第四樂章的演出中踢到譜架差點翻倒。


Marc Danel在音樂會後訪談中回覆道:「每一個人都有展現最好音樂的方式,那些動作能讓我更在音樂裡面,把我框住反而演奏不出好音樂。但姿勢終究都是臣服於音樂的,我的音樂是穩的,琴本身是穩的,那是最重要的。」




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就是著名的《如歌的行板》,演奏這一樂章時,四件絃樂器都加了弱音器,音色黯淡,情調淒婉,與第一樂章末的情緒有著極大的反差。


第三樂章是諧謔曲,這一樂章的特徵在節奏方面,由於重音的不斷變位,形成一種二拍子同三拍子快速交替的效果,加上力度的鮮明對比,賦予音樂以生氣、以活力、以妙趣橫生的幽默感。


末樂章接著第三樂章後面演奏,它的篇幅最長,音樂形象也多樣而富於對比。主部像是一首歡樂的青春讚歌,在後來提高了音域,加強了力度,豐富了織體,從而更具有昂揚的氣概。副部是一支寬廣的富有俄羅斯風格的音樂主題,由中提琴奏出,淳樸而富有感情。


全曲的結尾慷慨激昂,整個樂曲以強有力的和絃告終,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光是第一號弦樂四重奏就如此精采,值回票價了,四位音樂家都非常投入,賣力的演奏,將聽眾拉入演奏者的情緒中。


§


柴可夫斯基:F大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的創作速度奇快,大約三十天即完成。作曲家給弟弟莫傑斯特寫信說:「從沒有一件作品的創作像《第二號四重奏》那樣直截了當地奔湧而出。」該作頗多新穎之處,開篇柔板是作曲家最不尋常的樂段,三個相鄰音構成的半音化音簇,貫穿於整個首樂章。第二樂章是個不太合常規的諧謔曲,第三樂章的比例最重,堪稱全曲中心,而且特意重複了首樂章開篇的半音手法,像是一個巨大的重現部。末樂章賦格情緒一變,外向熱烈,在 1874年三月的莫斯科首演時,尤其受歡迎。該曲也是作曲家首演即獲巨大成功的例子。


丹奈爾四重奏在第二號弦樂四重奏承接著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的演出手法,並且在一開場即受到觀眾熱烈的歡迎,他們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將情感的熱度提升到有時甚至達到了兇猛的程度,而Marc Danel還是維持他誇張的演出動作,在某些時候,他用全身力氣去壓在弦上演奏,會讓人感受到刺耳的聲音,但具有很強大的張力,末段的演奏很好,平靜質樸的收尾。




§


柴可夫斯基:降e小調第三號弦樂四重奏繼承了F大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一些成功而有效果的手法,如開篇的半音化慢速樂段,第一樂章的引子陰鬱而深思熟慮,具有令人欽佩的深度,向更快的音樂的過渡得到了理想的判斷,丹奈爾四重奏在第二樂章的諧謔曲腳步輕盈,享受著從第一小提琴的到大提琴來回輪轉旋律,這只有在現場欣賞音樂才能觀察到是這樣配合的演出效果,而靜音的開始第三樂章,在昂首闊步的儀式感融入了嘆息、悲傷的滑音,彷彿葬禮進行曲。

終樂章迴旋曲是個幾乎沒有休止的俄羅斯舞曲,在尾聲之前,音樂突然回到第一樂章開篇的慢速引子,像是對悲哀往事的回憶,丹奈爾四重奏知道如何用聲音語言來傳達這種感覺,他們在四重奏中找到了流暢性、陽光與憂鬱之間的完美平衡。


§§


「柴可夫斯基弦樂四重奏」的一大挑戰是如何讓旋律在作曲家創作的作品中唱出完整的紋理,但丹奈爾四重奏演奏的《第一號四重奏》的優雅相當吸引人,《第二號四重奏》的熱血沸騰和情感深刻的《第三號四重奏》也是如此,儘管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21世紀的柴可夫斯基風格,自1991年成立以來,無論師承阿瑪迪斯四重奏或鮑羅定四重奏,丹奈爾四重奏舞台上首重「情緒一致」,藉由音樂、投入的肢體動作、表情,將聽眾拉入「演奏者的情緒」。


丹奈爾四重奏的現場演出極具爆發力,他們認為,聽眾永遠不該有辦法預期下一刻音帶來何種情緒,不然音樂的魔法就會消失,這也是為何他們總能以生動與極具新意的視角,重新詮釋傳統弦樂四重奏曲目,贏得大眾與媒體的讚譽。尤其俄羅斯作品在他們手上,有如劃龍點睛,極具渲染力,丹奈爾四重奏的風格掌控能力無庸置疑,他們現場的演奏即是見證,這也是在唱片中無法感受到的現場演出的魅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