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古樂復興運動從60年代如火如荼發展至今,在歐、美、日已成為顯學,而這些都要歸功於古樂復興之初的重要古樂家們。在當時古樂器分別的代表人物有巴洛克大提琴家畢斯瑪(Anner Bylsma)、大鍵琴家雷翁哈特(Gustav Leonhardt);而巴洛克小提琴最重要,乃至於啟迪當今巴洛克小提琴世代的標誌性人物,便是來自比利時的席捷斯瓦.庫伊肯(Sigiswald Kuijken)。
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為台灣古樂復興運動平台暨古樂團,2019年成立於台北,聚集了台灣與亞洲的新生代古樂新秀,成員們畢業於歐洲各大國立古樂院系,古樂團用仿古樂器演奏,以嚴謹的文獻考究技法演奏綜觀西洋歷史的音樂,包含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與巴洛克時期至古典時期的音樂。
這個古樂團我追蹤了很久,他們的Facebook和YouTube頻道更新的很勤勞,雖然觀看數不高,仍很用心的製作每一個節目,當我前幾個月看到他們邀請到席捷斯瓦.庫伊肯來台演出,馬上就購買了門票。
《曲目》
1. 尚-瑪麗.勒克萊爾:第二首娛樂曲-序曲,作品8
Jean-Marie Leclair (1697-1764): Deuxième Recréation de Musique, Op. 8, Ouvertüre
2. 格奧爾格.菲利普.泰雷曼:G大調四重奏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Quartetto in G Major, TWV43: G2
3.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音樂的奉獻,BWV1079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Musikalisches Opfer, BWV1079
4. 法蘭索瓦.庫普蘭:萬國合奏曲-帝國組曲
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 : Les Nations, lll. L'Impériale (Dances)
5. 安東尼奧.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Cello Concerto in D Major, RV403
6.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第二號B小調管弦樂組曲,BWV1067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Orchestral Suite No. 2 in B minor, BWV1067
《曲目》
1. 尚-瑪麗.勒克萊爾:第二首娛樂曲-序曲,作品8
Jean-Marie Leclair (1697-1764): Deuxième Recréation de Musique, Op. 8, Ouvertüre
2. 格奧爾格.菲利普.泰雷曼:G大調四重奏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Quartetto in G Major, TWV43: G2
3.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音樂的奉獻,BWV1079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Musikalisches Opfer, BWV1079
4. 法蘭索瓦.庫普蘭:萬國合奏曲-帝國組曲
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 : Les Nations, lll. L'Impériale (Dances)
5. 安東尼奧.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Cello Concerto in D Major, RV403
6.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第二號B小調管弦樂組曲,BWV1067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Orchestral Suite No. 2 in B minor, BWV1067
這次帶來了一連串巴洛克音樂,由於這時期的音樂我接觸不多,所以只能以純欣賞與學習的角度來聆聽,以下分享一些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曲目。
2. 格奧爾格.菲利普.泰雷曼:G大調四重奏
I.緩板/快板/緩板 II.甚快板/中板- III.莊板 IV.甚快板
大巴赫四歲的泰雷曼(1681-1767)是位非常多產的德國作曲家,自學多樣樂器與作曲,深諳義、法、德、波蘭等多種風格,在作品中表露無遺,曾在萊比錫、法蘭克福、漢堡等地擔任當地樂團要職,豐富了這些城市的音樂文化,並創刊德國第一本音樂雜誌《忠實的音樂大師》(Der Getreue Music-Meister, 1728),對於當代品味有著極敏銳的嗅覺。
泰雷曼的室內樂作品充分展現出他對各項樂器的熟稔,1733年他在漢堡出版了巴洛克晚期的音樂鉅作之一《餐桌音樂》(Musique de Table) ,總共18套曲子分成三大製作(Production),每部製作都依循著整整齊齊的架構—序曲組曲、四重奏、協奏曲、三重奏鳴曲、獨奏奏鳴曲和一首「結論」,百科全書式地納入十八世紀初流行的各種風格與器樂型式,甫推出就有大量的訂閱者(包括人在英國的韓德爾),可見在當時非常叫座。
本次演出的G大調四重奏出自《餐桌音樂》的第一部製作,長笛、雙簧管和小提琴一搭一唱、互相應和,這首曲子的編制雖然是本次6首中最小,但旋律優美、節奏輕鬆,是第一次聽就算不懂也會覺得愉悅的音樂,作為當時貴族和中產階級用於宴飲招待及節日慶祝的「宴席音樂」,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3.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國王的主題」-《音樂的奉獻》三重奏鳴曲,BWV1079
I.廣板 II.快板 III.行板 IV.快板
上半場的壓軸就是巴赫《音樂的奉獻》,小提琴家很貼心的為觀眾們講解了這首音樂的由來,並示範了一段「國王的主題」,預告著在接下來的樂章中會一直聽到它。
《音樂的奉獻》這部作品的根源是巴赫與當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II, 1712-1786)的一場會面。這場會面的重點不再是喜歡吹長笛的國王與在宮廷任職的巴赫兒子的合奏,而是國王給「老巴赫」的考驗。巴赫當時以鍵盤即興演奏聞名,國王於是給了一段有著半音下行的困難主題,要他當場即興一段賦格。回到萊比錫後,巴赫花了兩個月將「國王的主題」正式地寫成樂譜並出版,即為這部《音樂的奉獻》,包含兩首賦格(Ricercar)、一首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以及十首各種不同類型的卡農(Canon),它與《賦格的藝術》成為巴赫晚年對位藝術的偉大豐碑之一,是音樂史上的曠世巨作。
由於時間的關係,不能完整的演奏《音樂的奉獻》,所以選擇其中的一首以長笛為特色的三重奏奏鳴曲。
這首三重奏鳴曲,是曲集中唯一署名演奏樂器的曲子,指定給巴洛克小提琴與巴洛克長笛,而這首曲子也被公認為巴洛克長笛最艱難的曲子,微光古樂集與席捷斯瓦.庫伊肯演奏此作品,有著紛繽的樂器色彩變化,自由不受拘束的節奏、句法、旋律線條的交織,相當細緻的漸層效果的處理。
如此的演奏,擺脫了一般巴赫詮䆁的比較一板一眼、過度的刻板、嚴肅。一開始,當長笛家獨奏出「國王的主題」時,已洩露出這種自由主義的傾向,不僅樂音奔放,技巧也十分高超;緊接著席捷斯瓦.庫伊肯的獨奏,以及後面的一段段各式各樣的重奏,更加的將這樣的傾向,逐漸渲染開來,使得這部原本不太容易欣賞的對位音樂,喚發著迷人的效果與十足的魅力。
如同庫伊肯所說:「不需要去『詮釋』,而是平時吸收精進各種人文知識和學養,然後靜下心來讀譜,自然會找到自己的答案來演奏巴赫的曲子。」庫伊肯於不同的變奏與和聲中探討不同的演奏可能性,不只是提到文獻同時也跳脫文獻與規則的框架尋找自由度和品味,這也是古典音樂之所以有趣的地方。
5. 安東尼奧.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I.快板 II.有精神的行板 III.快板
5. 安東尼奧.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I.快板 II.有精神的行板 III.快板
以《四季》小提琴協奏曲聞名的韋瓦第(1678-1741)是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曾在威尼斯集修道院、孤兒院和音樂學校於一身的皮耶塔慈善醫院(Ospedale della pietà)擔任教師。韋瓦第留下了將近五百首的協奏曲,其中一部分就是為慈善醫院收容的女童所寫的。身為一位小提琴大師,韋瓦第創作的大提琴協奏曲竟也多達36首。
本場音樂會中席捷斯瓦.庫伊肯以「肩上大提琴」(Violoncello da Spalla)來演繹大提琴的部分,在音樂開始前庫伊肯手握麥克風為觀眾們講解這把樂器的由來,韋瓦第這首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的手稿標題為「Concerto per Violoncello」,他認為韋瓦第、巴赫這些同時代作曲家作品中的「Violoncello」應指肩上大提琴而非大提琴,因為有些樂段在大提琴上演奏若不用拇指把位(十八世紀晚期才出現)幾乎不可行,且韋瓦第所處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不乏Caldara、Bononcini等肩上提琴樂手。
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由庫伊肯使用肩上大提琴擔任獨奏,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能清楚聽見他的聲音,有點介於中提琴和大提琴之間,低音沒有大提琴這麼低沉,高音也不會像小提琴那麼刺耳,有時聽起來像低音管,而他的共鳴方式有點像吉他,而韋瓦第的音樂果然是通俗易懂,旋律優美引人入勝,第一、第三樂章精神抖擻,第二樂章獨奏樂段在大鍵琴的伴奏下,更能展現肩上大提琴質樸又富色彩的低吟。
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由庫伊肯使用肩上大提琴擔任獨奏,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能清楚聽見他的聲音,有點介於中提琴和大提琴之間,低音沒有大提琴這麼低沉,高音也不會像小提琴那麼刺耳,有時聽起來像低音管,而他的共鳴方式有點像吉他,而韋瓦第的音樂果然是通俗易懂,旋律優美引人入勝,第一、第三樂章精神抖擻,第二樂章獨奏樂段在大鍵琴的伴奏下,更能展現肩上大提琴質樸又富色彩的低吟。
這場音樂會最後以巴赫一套完整的組曲作為壓軸。
相較於真正用於宮廷舞蹈伴奏的舞曲,巴赫在這套組曲中所創作的是織度更加豐富的「風格化舞曲」(Stylized Dances):以附點節奏彰顯宏偉堂皇的序曲 (Ouverture),承襲自路易十四宮廷發展出來的法式序曲,在雍容大度的兩個附 點音符樂段中間,穿插一段長笛帶出速度較快的賦格;有著ABACA結構的輪旋曲(Rondeau),巴赫巧妙讓音樂從後半小節開始,讓它節奏上同時也是一首嘉禾舞曲(Gavotte);源自南美和西班牙的薩拉邦舞曲(Sarabande),傳到歐洲馴化成一種第二拍具有重量、緩慢又優雅的舞曲,並且榮登巴赫創作數量最多的一種舞曲,這首薩拉邦舞曲的長笛與第一小提琴同步,讓曲子呈現出更緊密交織的四個聲部;輕快敏捷的兩拍子布雷舞曲(Bourrée)兩首,以及莊重又不失喜慶的三拍子波蘭舞曲(Polonaise)與長笛旋律加花的變奏(Double),巴赫都使用了「返始」(Da Capo)的ABA三段式結構,這樣的結構到了古典時期成為小布舞曲 (Minuet)和三重奏(Trio)的固定模式,但在這套組曲裡的小步舞曲並未用到;最後一首膾炙人口的諧謔曲,以生動活潑的長笛旋律聞名,有著嘉禾舞曲的節奏(如同前面的輪旋曲),透過緊密糾纏在一起的長笛獨奏和弦樂,調皮地讓兩種舞曲打成一片。
巴赫的管弦樂組曲與布蘭登堡協奏曲常常被收錄在同一張專輯裡,是他的管弦樂代表作品,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巴赫音樂的開始,所以這首曲子對我來講相對熟悉。
樂器編制為長笛、小提琴2聲部、中提琴、固定低音(由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古鋼琴演奏)。在演出前庫伊肯特別介紹了低音提琴家-楊竣元首次在這首使用了裝飾華麗,形狀如同花瓣、聲音厚實的低音維奧隆尼琴(Violone),並放置在椅子上站著拉奏,讓聲響更有共鳴,因為用大型樂器拉奏此曲的技巧困難,所以這在歐洲也實屬少見,很幸運能在台灣看到這樣的編制。
曲中長笛活躍如獨奏樂器,呈現出長笛協奏曲的氣氛。後半連續出現的舞曲部分有許多易於親近的旋律,尤其是最後的滑稽曲(badinerie)是巴赫的樂曲當中尤受歡迎的名曲。
演出時每一位音樂家臉上都掛著笑容,這是這場音樂會最感動我之處,帶給我是許多的能量,身為古樂復興起始巨匠的庫伊肯,即使在今天被稱之為大師享有名氣,但他卻反對學派、奉承獨裁唯一真理,甚至希望不要被稱為「大師」,他對於音樂詮釋不多做要求,甚至不喜歡「詮釋」,讓音樂與我們個人和樂團融為一體,從肩上大提琴到維奧隆尼琴,到各種古樂器的編制和配器,這些是庫伊肯與微光古樂集的巧思,但卻不會給我一種認知「巴洛克音樂就應該是要這樣演奏」或是「這才是『正統的』方式」。
這一晚的演出讓我感受到古樂的各種可能性,讓我回歸到聽音樂的本質,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樂理,純粹欣賞音樂的美,並認識了300年前的人文歷史、樂器演奏方式,最後是席捷斯瓦.庫伊肯80歲的人生中音樂與哲學的對話—「謙卑在音樂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