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2024/5/18【2024 TSO大師系列】殷巴爾與角野隼斗


角野隼斗(Cateen)是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最具爭議的人物,因為其YouTuber身分一直被很多觀眾揶揄,雖然沒有進入決賽止步於第三輪賽事,但他在第二輪的演出吸引45000名線上觀眾,創下比賽紀錄。


角野隼斗曾兩度來台,之前都是舉辦獨奏會,這次是他第一次與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曲目還是經典的《蕭邦: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因此我提早卡位,本場次在【2024 TSO大師系列】中是最快完售的,還以為是在搶演唱會門票,從這就可以知道他的魅力。




§


其實這場音樂會我是抱持著一半看戲的心情來聽的,因為聽過他在YouTube上的演奏大多是改編電玩或爵士音樂,當年追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實況時,彈奏的風格反而讓我覺得綁手綁腳,尤其是在預選輪的表現不太好,很多評論對於他能進入正賽非常不滿,但這場讓我聽到了全新進化的角野隼斗,很是驚艷。


從樂團合奏開始就聽到殷巴爾採取很穩重的速度,以前聽過他的協奏曲指揮,通常都是做好陪襯的角色,他會讓出很大的空間給獨奏家發揮並跟著他的處理駕馭樂團,終於進入獨奏樂段後,角野隼斗彈奏的第一主題跟我記憶中的音色完全不同,帶有晶瑩透明感,有一點像是他老師路易沙達的貴氣,回想在比賽中他的彈琴方式有點粗暴,雖然有很多的動態對比,但對於微小的地方處理不夠細緻,導致僅有旋律而沒感情,但今天讓我聽到的是略帶憂愁的《蕭邦: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加上樂團的整體性和呼應度都很高,以第一樂章來說我還算滿意。


角野隼斗在第一樂章使用的彈性速度不太多,主要是在觸鍵和音量做變化,不過進入慢板的第二樂章就不能繼續用同一招了,在這樂章他試圖做出了大量的速度變化,想要展現自己的特色,可惜節奏變化太大,導致樂團合奏有分離感,過於強調的音色也讓夢幻的第二樂章流於浮華,有點失去蕭邦寫作的原味,不過在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對比的處理到是讓人很有印象,情緒轉變的很明顯,也剛好銜接到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又回到了快板,在一段簡短的引子之後,以波蘭民間舞蹈為主題的華麗迴旋曲展開,我認為本樂章的舞曲風格會比較適合角野的彈奏方式,但技巧上比第一樂章更難,在琶音中都有出現一些錯音,並且節奏有點枯燥,中間雖然有做出不同的變化,但以動態對比和鋪陳高潮來說還是不夠,或者該說過於保守,以至於風格轉換過於平淡,沒有那種迎接盛大結尾的感覺。


整體來說角野隼斗在《蕭邦: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一開始的演奏風格讓我看到了不同以往的面貌,拜入路易沙達門下的確有學習到了新的演奏方式,不過整首演出的評價相比頂尖的鋼琴家還是略顯失色,我沒想到這首經典的鋼琴協奏曲在不同人的指下能差異這麼大,但想提升自己從正視缺點開始,期待下次角野能為我們帶來更上一層樓,並有自己特色的音樂語言。




§§


布魯克納完成第六號交響曲後約三個星期,1881年9月,即開始創作第七號交響曲。各樂章開始及完成的先後順序為:一(未完)、三、一、二、四。第一樂章於1882年12月29日完成;第三樂章完成於1882年10月16日;第二樂章寫於1883年1月至4月份;同年9月5日完成終曲樂章,大功告成。作品僅於1885年改寫一次。1884年12月30日,由尼基許(Arthur Nikisch)指揮在萊比錫(Leipzig)首演;1885年3月10日,由列維(Hermann Levi)指揮在慕尼黑演出。這兩場演出的成功,徹底改變了大眾對布魯克納的認識。1886年3月21日,李希特(Hans Richter)指揮維也納愛樂在維也納演出,圓了作曲家的心願。布魯克納在四十歲左右開始創作交響曲,但作品難有機會演出。終於,在六十歲高齡,借著第七號交響曲的演出,有所改變:這也是他最常被演出的交響曲。


1883年1月,布魯克納正草擬慢板樂章,他在寫給莫投(Felix Mottl)的信裡敘述:「那天回家時,我感到非常沮喪。當我想到大師不久後將逝去,慢板的升C小調主題便浮現在我腦中。」2月13日,華格納辭世,此時已完成第二樂章中熱烈的高潮段落,唯缺一個結束段(編號X)。布魯克納對華格納的哀悼,直接表現在華格納低音號(Wagnertube)之使用。此特殊樂器僅使用於第二及第四樂章,明顯地與各樂章的創作時間相關。


華格納低音號是華格納為《尼布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想出來的樂器,前身是薩克斯土巴,但改用法國號吹嘴吹奏,可彌補法國號與長號之間的聲音缺口,其音色較法國號低沉柔軟,與法國號的抒情浪漫相對。《指環》中使用四隻華格納低音號,為兩把降B調上低音號(Tenor-Tuben)及兩把F調低音號(Baß Tuben)。本作品中,布魯克納以相同的組合、不同的手法使用在第二、四樂章中。慢板樂章由第一上低音號及中提琴奏出「升C小調主題」開啟,旋律進行方向頗似第一樂章開始獨奏法國號與大提琴的第一主題之遠方回音。其他三把華格納低音號、低音號(Kontrabasstuba)、大提琴與低音提琴以和聲支撐「升C小調主題」,其中,低音號與低音提琴的四個二分音符級進下行係歷史悠久的悲嘆低音音型。第二樂章裡,華格納低音號主要以同一方式在各大段落開始時出現;終曲樂章裡,則多半溶入樂團,成為銅管群低音聲部的一份子。


布魯克納的第七號交響曲裡,慢板第二樂章特別長,應和作曲家以作品悼念華格納有關。另一方面,先寫第一及第三樂章,且第三樂章的開始與完成,在第一樂章的創作期間,應有將第一及第三樂章視為一連續整體的用意,可見作曲家在樂章安排上,似乎正朝「將慢板置於終曲前面」的方向前進,第七號交響曲只是個暖身,並終於在第八、第九號交響曲裡,獲得實現。此外,他將第七號交響曲題獻給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II of Bavaria)─ 華格納的貴人,傳達布魯克納對大師音樂語言的敬仰,那是他在豐碑式交響曲世界裡,奮力向前邁步的一大助力。


(本文作者為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博士 陳怡文)

(轉載自臺北市立交響樂團2024年5月18日音樂會節目冊)




§ 延伸閱讀:
1. 寫在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正賽第二輪前
2. 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台灣鋼琴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