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作品68,是貝多芬於1808年創作的五樂章交響曲,並由作曲者親自命名為《田園交響曲》,是他少數的各樂章均有標題的作品之一,也是貝多芬九首交響樂作品中標題性最為明確的一部。
這部作品1808年12月22日在維也納劇院首演,由貝多芬親自指揮,整部作品細膩動人,樸實無華,寧靜而安逸,與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同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
由於作曲者親自冠上《田園》的標題,加上樂曲中有模仿大自然的聲音,許多人因此覺得這是一首描寫自然景物的作品,其實作品的精神並不僅止於景物之描摹,貝多芬自己就澄清:「《田園》交響曲並非是繪畫性質的圖像,而是表現人們喜愛田園的情感。」「這首曲子著重情感而非敘事的表達。」
貝多芬寫作這首交響曲時,是暫住在維也納市郊的小村海利根城(Heiligenstadt),據說此地風光明媚,既有青翠山坡,又有潺潺小溪,對貝多芬的創作心情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海利根城算是創作田園交響曲的小環境。而貝多芬一生熱愛大自然,他說:「只要一走入田園,我跟我不幸的耳朵便豁然開朗。在那裡樹木跟我講話,森林給我喜悅。」他在1808年夏天的書信中說:「我在灌木、大樹、草坪和岩石間行走的時候,是多麼快樂啊!因為樹叢、花草和岩石,都能給人以共鳴。」此時的貝多芬雙耳已經完全失聰,這部作品正表現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是一部體現回憶的作品。純真平和的大自然,總是抒解他的壓力,安慰他孤獨的心靈,進而帶給他音樂靈感,我們可說,所有大自然的美皆為貝多芬創作《田園》交響曲的大環境。
這部作品1808年12月22日在維也納劇院首演,由貝多芬親自指揮,整部作品細膩動人,樸實無華,寧靜而安逸,與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同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
由於作曲者親自冠上《田園》的標題,加上樂曲中有模仿大自然的聲音,許多人因此覺得這是一首描寫自然景物的作品,其實作品的精神並不僅止於景物之描摹,貝多芬自己就澄清:「《田園》交響曲並非是繪畫性質的圖像,而是表現人們喜愛田園的情感。」「這首曲子著重情感而非敘事的表達。」
貝多芬寫作這首交響曲時,是暫住在維也納市郊的小村海利根城(Heiligenstadt),據說此地風光明媚,既有青翠山坡,又有潺潺小溪,對貝多芬的創作心情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海利根城算是創作田園交響曲的小環境。而貝多芬一生熱愛大自然,他說:「只要一走入田園,我跟我不幸的耳朵便豁然開朗。在那裡樹木跟我講話,森林給我喜悅。」他在1808年夏天的書信中說:「我在灌木、大樹、草坪和岩石間行走的時候,是多麼快樂啊!因為樹叢、花草和岩石,都能給人以共鳴。」此時的貝多芬雙耳已經完全失聰,這部作品正表現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是一部體現回憶的作品。純真平和的大自然,總是抒解他的壓力,安慰他孤獨的心靈,進而帶給他音樂靈感,我們可說,所有大自然的美皆為貝多芬創作《田園》交響曲的大環境。
白遼士曾生動地描訴了他聽到此曲的感覺:「牧羊人在遠方樂天而悠閒,笛聲飄揚於煦風中互相問安,鳥兒吱啾婉轉飛越上空,偶然雲煙升起遮住了日光,又隨即飄走,陽光再度照耀大地。」
法國作家拉馬提奴說:「當人們在面臨黑暗絕望的深淵之際,莫不尋訪幽靜的田園生活以療心靈之傷。」
結構:
該交響曲突破了古典樂派交響曲的四樂章傳統,包含如下五個樂章:
法國作家拉馬提奴說:「當人們在面臨黑暗絕望的深淵之際,莫不尋訪幽靜的田園生活以療心靈之傷。」
結構:
該交響曲突破了古典樂派交響曲的四樂章傳統,包含如下五個樂章:
到達鄉郊,復甦輕鬆的心情(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小河旁邊之情景(Szene am Bach)
鄉民們快樂的集會(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暴風雨(Gewitter. Sturm)
天霽後牧羊人感恩之歌(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ühle nach dem Sturm)
全長約40分鐘。最後三個樂章之間沒有間歇。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表達了「到達鄉郊,復甦輕鬆的心情」,F大調,2/4拍,奏鳴曲式。由雙簧管呈現出明亮的第一主題,充滿著濃郁而清新的鄉間氣氛,使人們感受到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後的喜悅心情。
第二樂章,很快的行板,描寫的是「小河旁邊之情景」,降B大調,12/8拍,奏鳴曲式。 這是一個描寫靜觀默想的樂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現的第一主題顯得悠揚而且明亮、清澈。
第三樂章,快板,「鄉村歡樂的集會」,F大調,3/4拍,詼諧曲。這個樂章的主題是如牧笛風格的旋律,單純活潑,表現了歡笑的鄉民來自四面八方,並跳起了快樂的舞蹈。
第四樂章,快板,「暴風雨」,f小調,4/4拍。在這一樂章中,雷雨由遠而近,狂風驟起、雷電交加、大雨傾盆,整個大自然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中。接著,暴風雨很快停息,直接進入下一樂章。
第五樂章,小快板,「暴風雨過後歡樂和感激的心情,牧羊人感恩之歌」,F大調,6/8拍,奏鳴迴旋曲式。樂章的主題恬靜開闊,像牧羊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現了雨過天晴之後的美景。整個樂章溫暖、甘美,不失簡潔,被稱作「真正的田園風格」。
版本比較:
第四樂章,快板,「暴風雨」,f小調,4/4拍。在這一樂章中,雷雨由遠而近,狂風驟起、雷電交加、大雨傾盆,整個大自然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中。接著,暴風雨很快停息,直接進入下一樂章。
第五樂章,小快板,「暴風雨過後歡樂和感激的心情,牧羊人感恩之歌」,F大調,6/8拍,奏鳴迴旋曲式。樂章的主題恬靜開闊,像牧羊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現了雨過天晴之後的美景。整個樂章溫暖、甘美,不失簡潔,被稱作「真正的田園風格」。
版本比較:
Bruno Walter - Beethoven Symphony No. 6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布魯諾‧華爾特是20世紀最偉大的德國指揮家之一,卻因為猶太裔的身分,終生飄流於美國樂壇。馬勒視他為唯一傳人,一手擔負布魯克納和馬勒交響曲在20世紀的興衰,為貝多芬和莫札特忠實代言。他手中的音符,客觀而溫暖,散發著人性的光輝;感人而不匠氣、深情而不作做。
華爾特在1870年代出生於柏林時,華格納的指環連作才剛首演、布魯克納才剛完成他的「第五號交響曲」,布拉姆斯才剛完成「第一號交響曲」。而當他於1962年過世時,布列頓的「戰爭安魂曲」則在英國首演,這中間時代的改變可說相當劇烈。對於華爾特這位以傳統音樂美學信徒自居的指揮家而言,他並不想趕上新時代的音樂風潮,只想站在自己的崗位上,捍衛自己的音樂美學。他崇仰巴哈、莫札特和貝多芬的音樂,熱愛馬勒和布魯克納,也喜愛荀白克早期和理查史特勞斯大膽的和聲,但是僅止於此而已。他的主要曲目還是在十九世紀音樂作品上,而他又是本世紀重要的歌劇和德奧曲目指揮家。在貝多芬、布拉姆斯和馬勒的詮釋上都具有重要的代言地位,本片正可以見證他的功力。
華爾特這個1958年的錄音是世紀經典,中性偏柔,他帶領觀眾以適切的速度,豁達而開朗地走過草原,呼吸大自然新鮮的空氣,觀看小溪裡魚兒自在地潺遊,聆聽樹上各種花鳥的對話,華爾特版的詮釋讓人感受到最恬靜、最圓融的「田園」。他不講求對仗工整的譜法,管樂部也不太整齊,他讓樂手們各說各話,他的定音鼓與銅管使用節制,不讓銅管喧賓奪主,每個聲部都有各自發揮歌唱的機會。在第二樂章尤其能感受到這些溫暖的音色,連第四樂章的暴風雨都不帶一丁點的突兀和恐怖,在他的棒下,整首曲子呈現出一致的氛圍。這些在在都顯示華爾特儒雅自得的性格,與貝六崇尚自然不假整修最為契合。此外,這張的錄音自然、品質也高,管弦樂的和諧程度充分達到了「交響」的精義,音場開闊、低頻厚重,詮釋上更是美的沒話講,雖然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只是剛剛草創的,但是在華爾特指揮下把它推向了巔峰,沒有過分突兀的地方,也沒有壓迫感,音質與音色的美就這樣淡淡的表露出來。
Karl Böhm - Beethoven: Symphonie No. 6 "Pastorale"; Schubert: Symphony No. 5 (Wiener Philharmoniker)
卡爾·貝姆,奧地利指揮家,被認為是德奧樂派管弦樂和歌劇的最權威的詮釋者。他曾表示:「我是平凡的音樂職人,我的指揮棒不是魔杖,不會對著誰下咒語。音樂魔法是從作品本身產生。」他一生謹守對樂譜的忠實再現,無論是每個高音、節奏的準確性、各樂段的力度變化和句法,無不按照樂譜仔細核對過,他處理的音樂,速度非常穩定,甚至是幾乎不變的貫穿全曲,並且在樂曲中,絕不摻雜多餘的情感,英國知名雜誌《留聲機》(Gramophone)就指出:「在他指揮下,『正確』的拍子好像自然而然被確立」。
華爾特和貝姆版本,前者被譽為人文,後者是清新。他們兩個人都十分抒情,華爾特的抒情是讓每個樂器唱歌;貝姆則是把各種聲部揉在一起,主角是小提琴,他的小提琴聲音特別柔軟,十分細膩,所以除了貝多芬的音樂之外我更愛他指揮莫札特的弦樂曲,曲曲經典。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的血管中天生就留著貝多芬全部交響曲的精髓,而其中尤其以這首田園交響曲為甚,貝姆指揮下的維也納愛樂相當清澈透明,每個音符都很清楚的展露,除了寬宏圓熟外,還更為深厚穩重,他的刻畫精緻細密,沒有誇張的戲劇效果,整體宏偉雄健,讓音樂有相當的安定感,讓人驚訝於這位當時已經八十二歲老人的控制力和對音樂的透析。
在此我簡單做個小結論,《田園》雖然歡樂洋溢,家喻戶曉,但若指揮沒處理好,容易讓作品變得索然無味,而世上版本中最為推崇的就是華爾特和貝姆。
以我這個年紀來說最愛的還是華爾特,他溫暖的音色,擁有令人心安詳、喜悅的感覺,也是我想像中歡樂的「田園」;貝姆的版本固然很棒,可是四平八穩的演奏反而聽起來有點老態,果然我還是比較喜歡戲劇性多一點的。
以前打工的黑膠店裡有個伯伯,他就很喜歡貝姆的版本,果然古典樂這種音樂會隨著年紀增長、閱歷漸多而喜好會有所不同,貝姆的版本就好像已經去過很多次田園似的,而華爾特的版本則是初到田園,心情激動,壓抑不住那種喜悅。
BEETHOVEN 9 Symphonien Karajan 1963
赫伯特·馮·卡拉揚,奧地利指揮家,被公認為二十世紀後半最偉大的指揮家,幾乎掌握了整個歐洲的古典樂壇,在指揮舞台上活躍70年。他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並且曾和柏林愛樂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係,無論是音色之華美、聲響之燦爛、層次之細膩,或聲部之契合,這對組合將管弦樂藝術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極盡美音的指揮哲學,柏林愛樂已如同卡拉揚駕馭自如的一件樂器。卡拉揚在音樂界享有盛譽,被人稱為「指揮帝王」。
卡拉揚在一生中,共錄製了四次貝多芬九大交響曲全集,而1963年版(俗稱「紅卡」)是他本人四套裡面之首,這已是一般共識。柏林愛樂處於最佳狀態,他們在藝術上還未曾崇尚那種柔和光滑的處理手法,該手法可在指揮家後來的版本中聽到。卡拉揚一塵不染,情感冷峻的貝多芬對聽眾逐漸發展的聽覺鑑賞力總會有些影響,不過該全集是最有可能滿足它們的。--David Hurwitz
布魯諾‧華爾特是20世紀最偉大的德國指揮家之一,卻因為猶太裔的身分,終生飄流於美國樂壇。馬勒視他為唯一傳人,一手擔負布魯克納和馬勒交響曲在20世紀的興衰,為貝多芬和莫札特忠實代言。他手中的音符,客觀而溫暖,散發著人性的光輝;感人而不匠氣、深情而不作做。
華爾特在1870年代出生於柏林時,華格納的指環連作才剛首演、布魯克納才剛完成他的「第五號交響曲」,布拉姆斯才剛完成「第一號交響曲」。而當他於1962年過世時,布列頓的「戰爭安魂曲」則在英國首演,這中間時代的改變可說相當劇烈。對於華爾特這位以傳統音樂美學信徒自居的指揮家而言,他並不想趕上新時代的音樂風潮,只想站在自己的崗位上,捍衛自己的音樂美學。他崇仰巴哈、莫札特和貝多芬的音樂,熱愛馬勒和布魯克納,也喜愛荀白克早期和理查史特勞斯大膽的和聲,但是僅止於此而已。他的主要曲目還是在十九世紀音樂作品上,而他又是本世紀重要的歌劇和德奧曲目指揮家。在貝多芬、布拉姆斯和馬勒的詮釋上都具有重要的代言地位,本片正可以見證他的功力。
華爾特這個1958年的錄音是世紀經典,中性偏柔,他帶領觀眾以適切的速度,豁達而開朗地走過草原,呼吸大自然新鮮的空氣,觀看小溪裡魚兒自在地潺遊,聆聽樹上各種花鳥的對話,華爾特版的詮釋讓人感受到最恬靜、最圓融的「田園」。他不講求對仗工整的譜法,管樂部也不太整齊,他讓樂手們各說各話,他的定音鼓與銅管使用節制,不讓銅管喧賓奪主,每個聲部都有各自發揮歌唱的機會。在第二樂章尤其能感受到這些溫暖的音色,連第四樂章的暴風雨都不帶一丁點的突兀和恐怖,在他的棒下,整首曲子呈現出一致的氛圍。這些在在都顯示華爾特儒雅自得的性格,與貝六崇尚自然不假整修最為契合。此外,這張的錄音自然、品質也高,管弦樂的和諧程度充分達到了「交響」的精義,音場開闊、低頻厚重,詮釋上更是美的沒話講,雖然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只是剛剛草創的,但是在華爾特指揮下把它推向了巔峰,沒有過分突兀的地方,也沒有壓迫感,音質與音色的美就這樣淡淡的表露出來。
Karl Böhm - Beethoven: Symphonie No. 6 "Pastorale"; Schubert: Symphony No. 5 (Wiener Philharmoniker)
卡爾·貝姆,奧地利指揮家,被認為是德奧樂派管弦樂和歌劇的最權威的詮釋者。他曾表示:「我是平凡的音樂職人,我的指揮棒不是魔杖,不會對著誰下咒語。音樂魔法是從作品本身產生。」他一生謹守對樂譜的忠實再現,無論是每個高音、節奏的準確性、各樂段的力度變化和句法,無不按照樂譜仔細核對過,他處理的音樂,速度非常穩定,甚至是幾乎不變的貫穿全曲,並且在樂曲中,絕不摻雜多餘的情感,英國知名雜誌《留聲機》(Gramophone)就指出:「在他指揮下,『正確』的拍子好像自然而然被確立」。
華爾特和貝姆版本,前者被譽為人文,後者是清新。他們兩個人都十分抒情,華爾特的抒情是讓每個樂器唱歌;貝姆則是把各種聲部揉在一起,主角是小提琴,他的小提琴聲音特別柔軟,十分細膩,所以除了貝多芬的音樂之外我更愛他指揮莫札特的弦樂曲,曲曲經典。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的血管中天生就留著貝多芬全部交響曲的精髓,而其中尤其以這首田園交響曲為甚,貝姆指揮下的維也納愛樂相當清澈透明,每個音符都很清楚的展露,除了寬宏圓熟外,還更為深厚穩重,他的刻畫精緻細密,沒有誇張的戲劇效果,整體宏偉雄健,讓音樂有相當的安定感,讓人驚訝於這位當時已經八十二歲老人的控制力和對音樂的透析。
在此我簡單做個小結論,《田園》雖然歡樂洋溢,家喻戶曉,但若指揮沒處理好,容易讓作品變得索然無味,而世上版本中最為推崇的就是華爾特和貝姆。
以我這個年紀來說最愛的還是華爾特,他溫暖的音色,擁有令人心安詳、喜悅的感覺,也是我想像中歡樂的「田園」;貝姆的版本固然很棒,可是四平八穩的演奏反而聽起來有點老態,果然我還是比較喜歡戲劇性多一點的。
以前打工的黑膠店裡有個伯伯,他就很喜歡貝姆的版本,果然古典樂這種音樂會隨著年紀增長、閱歷漸多而喜好會有所不同,貝姆的版本就好像已經去過很多次田園似的,而華爾特的版本則是初到田園,心情激動,壓抑不住那種喜悅。
BEETHOVEN 9 Symphonien Karajan 1963
赫伯特·馮·卡拉揚,奧地利指揮家,被公認為二十世紀後半最偉大的指揮家,幾乎掌握了整個歐洲的古典樂壇,在指揮舞台上活躍70年。他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並且曾和柏林愛樂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係,無論是音色之華美、聲響之燦爛、層次之細膩,或聲部之契合,這對組合將管弦樂藝術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極盡美音的指揮哲學,柏林愛樂已如同卡拉揚駕馭自如的一件樂器。卡拉揚在音樂界享有盛譽,被人稱為「指揮帝王」。
卡拉揚在一生中,共錄製了四次貝多芬九大交響曲全集,而1963年版(俗稱「紅卡」)是他本人四套裡面之首,這已是一般共識。柏林愛樂處於最佳狀態,他們在藝術上還未曾崇尚那種柔和光滑的處理手法,該手法可在指揮家後來的版本中聽到。卡拉揚一塵不染,情感冷峻的貝多芬對聽眾逐漸發展的聽覺鑑賞力總會有些影響,不過該全集是最有可能滿足它們的。--David Hurwitz
行筆至此,來談談樂理性的東西,其實第一樂章貝多芬給的是「不太快的快板」,但速度卻註明「二分音符=66」,所以演繹上產生了分歧。多數指揮認為,貝多芬節拍器經常不可靠(比如說他的《第四交響曲》第四樂章給的速度),所以他們很自信的選擇不慍不火的演奏。
第一樂章卡拉揚算做「快」的嘗試了。(卡拉揚9分鐘,華爾特9分51秒,貝姆12分20秒)
但是他的快卻讓人覺得有些不自然,有人批評是「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看到的田園」,或許問題在於每個聲部之間的連接。
他的第二樂章仍然算快了,這樂章結尾處有一個由三種木管樂器演奏的華彩段,模擬了三種不同的鳥叫聲,可惜卡拉揚的版本在這部分表現並不突出,弦樂器演奏倒是不錯。第四樂章的銅管樂器表現得很出色,我一直認為柏林愛樂的銅管聲部是所有交響樂團中表現最優秀的,在這裡可以感受到震懾人心的「暴風雨」。
除了1963版紅卡,1983版的金卡也是非常受人推崇,這是卡拉揚最晚年的錄音,趕上CD時代初期,錄音品質顯然是四個版本之最,在這個演出裡,卡拉揚處理合奏的方式更精緻,他試圖達到完美主義的極致,不過,也造成修飾太過的窘境,此時的卡拉揚的個人色彩顯然比貝多芬作品的形貌更為突出醒目。
Bayerisches Staatsorchester, Carlos Kleiber - Beethoven Symphonie No. 6
卡洛斯·克萊伯,1930年7月3日生於德國柏林。為區分於其父埃里希·克萊伯,常被稱為「小克萊伯」。他老爸是福特萬格勒他們那一代最出色的指揮之一,但是很奇怪,他一直反對兒子學習指揮。
相比之下,卡洛斯·克萊伯就有點天才般的特例獨行,他留下的唱片實在太少,卡拉揚曾說:「克萊伯有指揮的天才,但是他卻不喜歡享用它。」卡拉揚死後,柏林愛樂找到的第一個接班人就是小克萊伯,但被他一口回絕;小克萊伯曾告訴卡拉揚說他只有在饑腸轆轆時才想到要指揮(或冰箱空了才想指揮),還有他曾對伯恩斯坦說他想要像一棵蔬菜,由菜園生長,享受陽光、吃喝和做愛…。
雖然懶惰、淡薄名利、浪費天才,卻終以其對音樂的真正熱愛、造詣和追求完美,獲得了與卡拉揚、伯恩斯坦齊名的聲譽—有的時候,你不得不嫉妒天才。2011年,英國《BBC音樂》雜誌,從當今世界100名知名指揮家中票選出「最偉大20位指揮家」,卡洛斯·克萊伯榮登榜首。
卡洛斯·克萊伯是我最愛的指揮家,他的故事還有很多,這邊就放到以後寫貝七的時候再提。
以前最早接觸貝六時,聽的是華爾特的版本,當時已經認為是最好的演奏了,所以壓根兒沒發現過小克萊柏也有指揮過,小克萊柏在他的指揮生涯中僅指揮過一次《田園》,因此這個版本非常珍貴。
這個錄音由巴伐利亞國家交響樂團演奏,是1983年11月7日在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的演出實況。該版本原母帶是巴伐利亞樂團所有現場錄音檔案中,唯一一張因塵封太久導致母帶受損而遲遲無法面世的錄音。所幸的是小克萊伯之子尚保留此受損母帶之備份,經過錄音工程師仔細地調校後才得以將此失落近20年的傳奇版本重現。
這版本雖然沒有非常優秀的錄音品質,但是當年引發了轟動。原因在於小克萊伯獨樹一幟的演繹─由於太多指揮對貝多芬給的速度標示有異議,所以往往聽到有很多不同的風格,他不像當時絕大多數的大師那種不慍不火的演奏,而是完全按照總譜上標註的速度演奏。
小克萊伯的第一樂章速度很快,聽慣了華爾特的我還真的有點不太習慣。這樂章可以說是熱情洋溢,從大提琴奏出的第一個音符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他心中的力度記號的控制。他通過弦樂部分每一次對話,每一次清晰的漸強和漸弱使人心潮澎湃。所以第一樂章,只有通過鮮明的力度對比才能突顯出激動心情。
第二樂章仍然算快的,時間比其他版本都少得多,因為他刪去了重複記號,小克萊伯這樂章的木管樂器表現得太機靈了,長笛、雙簧管、單簧管跳躍般的出現,可愛又動聽。
第三樂章他也同樣刪去了重複,小克萊伯力度控制得很好,弦樂部分的演奏十分豪邁。
第四樂章是讓我最震撼的,我懷疑小克萊伯是不是對樂團說:「隨你們怎麽奏,越猛烈越好,有問題我負責。讓思想性見鬼去吧!」所以,他的鼓聲好像催化劑一樣,使猛烈強度較卡拉揚「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小克萊伯仍然很注重細節雕刻,比如每打一次雷,那弦樂就會乖乖的模仿顫慄的水波。暴風雨發展到後期,就是漫天狂風,大提琴嗡嗡的刮著。最終雨過天晴,雷聲漸行漸遠,木管樂器吹奏出一個上行的美好旋律,可以看作初霽時的彩虹,並直接進入末樂章。
第五樂章開始時十分靜謐,但漸漸發展到了幾乎全部樂器齊鳴的狂喜地步,通過一次次漸強和聲部間的對話、齊奏跌宕起伏,簡單地對前面內容作出回顧之後,全曲以兩個簡單的和弦結束。當最後一個音符中止的時候,全場居然鴉雀無聲,然後,零星的掌聲,慢慢的,掌聲猶如火山爆發,聽眾已經被小克萊伯帶入了田園,他們很不願意看到如此精彩的旅行的結束。當一些人開始稀稀落落猶豫地鼓起掌來,更多的人還是安靜的坐在位子上,直到小克萊伯轉過身來,意猶未盡的人們才開始意識到他們回到了音樂廳。「Bravo!」的歡呼縈繞在音樂廳每一個角落。
聽眾完全被這種耳目一新的演繹所震撼了。他是那麽的歡快,那麽的樸實,以至於好像我們親臨了一場貝多芬親自指揮的音樂會。演出後的第二天,《慕尼克日報》評論道:「......關於《田園》的整體風格以及細節演繹,看來已經沒有爭論的必要了。小克萊伯歡快,明亮,自然的詮釋,已經讓我們不再有去懷疑,貝多芬的節拍器是否出問題的必要了。」聽過小克萊伯詮釋的《田園》人們應該會同意《慕尼克日報》的一句話「令愛樂者最滿意的一晚」。
第四樂章是讓我最震撼的,我懷疑小克萊伯是不是對樂團說:「隨你們怎麽奏,越猛烈越好,有問題我負責。讓思想性見鬼去吧!」所以,他的鼓聲好像催化劑一樣,使猛烈強度較卡拉揚「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小克萊伯仍然很注重細節雕刻,比如每打一次雷,那弦樂就會乖乖的模仿顫慄的水波。暴風雨發展到後期,就是漫天狂風,大提琴嗡嗡的刮著。最終雨過天晴,雷聲漸行漸遠,木管樂器吹奏出一個上行的美好旋律,可以看作初霽時的彩虹,並直接進入末樂章。
第五樂章開始時十分靜謐,但漸漸發展到了幾乎全部樂器齊鳴的狂喜地步,通過一次次漸強和聲部間的對話、齊奏跌宕起伏,簡單地對前面內容作出回顧之後,全曲以兩個簡單的和弦結束。當最後一個音符中止的時候,全場居然鴉雀無聲,然後,零星的掌聲,慢慢的,掌聲猶如火山爆發,聽眾已經被小克萊伯帶入了田園,他們很不願意看到如此精彩的旅行的結束。當一些人開始稀稀落落猶豫地鼓起掌來,更多的人還是安靜的坐在位子上,直到小克萊伯轉過身來,意猶未盡的人們才開始意識到他們回到了音樂廳。「Bravo!」的歡呼縈繞在音樂廳每一個角落。
聽眾完全被這種耳目一新的演繹所震撼了。他是那麽的歡快,那麽的樸實,以至於好像我們親臨了一場貝多芬親自指揮的音樂會。演出後的第二天,《慕尼克日報》評論道:「......關於《田園》的整體風格以及細節演繹,看來已經沒有爭論的必要了。小克萊伯歡快,明亮,自然的詮釋,已經讓我們不再有去懷疑,貝多芬的節拍器是否出問題的必要了。」聽過小克萊伯詮釋的《田園》人們應該會同意《慕尼克日報》的一句話「令愛樂者最滿意的一晚」。
貝多芬的素描本裡留著這樣的文字:「森林裡的萬能者啊!身在林中的我是那麼幸福,透過一棵棵樹木(神啊)交談著。喔喔!神啊!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林中高處是多麼靜謐─這是侍奉神的靜謐。」(翻譯/片山敏彥)
由此可見,《田園》是貝多芬心懷感謝與祈願,獻給敬畏的大自然的讚歌。
最後再推薦幾個版本:
1. 弗里茲·萊納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1963
2. 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 1981
3. 福特萬格勒指揮維也納愛樂 1953 單聲道
4. 安德列‧克路易坦指揮柏林愛樂 1955 單聲道
5. 霍格伍德指揮倫敦古樂學會樂團 1987 古樂器
6. 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 2000
7. 朱里尼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196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