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各版本比較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國作曲家,也是鋼琴演奏家,一生共創作了9部交響曲、32首鋼琴奏鳴曲、莊嚴彌撒、16首弦樂四重奏、5首鋼琴協奏曲、1首小提琴協奏曲、1首三重協奏曲、歌劇《費黛里奧》、205首未編號作品...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貝多芬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作品介紹
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作品68,是貝多芬於1808年創作的五樂章交響曲,並由作曲者親自命名為《田園交響曲》,是他少數的各樂章均有標題的作品之一,也是貝多芬九首交響樂作品中標題性最為明確的一部。

這部作品1808年12月22日在維也納劇院首演,由貝多芬親自指揮,整部作品細膩動人,樸實無華,寧靜而安逸,與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同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

由於作曲者親自冠上《田園》的標題,加上樂曲中有模仿大自然的聲音,許多人因此覺得這是一首描寫自然景物的作品,其實作品的精神並不僅止於景物之描摹,貝多芬自己就澄清:「《田園》交響曲並非是繪畫性質的圖像,而是表現人們喜愛田園的情感。」「這首曲子著重情感而非敘事的表達。」

貝多芬寫作這首交響曲時,是暫住在維也納市郊的小村海利根城(Heiligenstadt),據說此地風光明媚,既有青翠山坡,又有潺潺小溪,對貝多芬的創作心情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海利根城算是創作田園交響曲的小環境。而貝多芬一生熱愛大自然,他說:「只要一走入田園,我跟我不幸的耳朵便豁然開朗。在那裡樹木跟我講話,森林給我喜悅。」他在1808年夏天的書信中說:「我在灌木、大樹、草坪和岩石間行走的時候,是多麼快樂啊!因為樹叢、花草和岩石,都能給人以共鳴。」此時的貝多芬雙耳已經完全失聰,這部作品正表現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是一部體現回憶的作品。純真平和的大自然,總是抒解他的壓力,安慰他孤獨的心靈,進而帶給他音樂靈感,我們可說,所有大自然的美皆為貝多芬創作《田園》交響曲的大環境。

白遼士曾生動地描訴了他聽到此曲的感覺:「牧羊人在遠方樂天而悠閒,笛聲飄揚於煦風中互相問安,鳥兒吱啾婉轉飛越上空,偶然雲煙升起遮住了日光,又隨即飄走,陽光再度照耀大地。」

法國作家拉馬提奴說:「當人們在面臨黑暗絕望的深淵之際,莫不尋訪幽靜的田園生活以療心靈之傷。」


結構
該交響曲突破了古典樂派交響曲的四樂章傳統,包含如下五個樂章:

到達鄉郊,復甦輕鬆的心情(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小河旁邊之情景(Szene am Bach)
鄉民們快樂的集會(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暴風雨(Gewitter. Sturm)
天霽後牧羊人感恩之歌(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ühle nach dem Sturm)

全長約40分鐘。最後三個樂章之間沒有間歇。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表達了「到達鄉郊,復甦輕鬆的心情」,F大調,2/4拍,奏鳴曲式。由雙簧管呈現出明亮的第一主題,充滿著濃郁而清新的鄉間氣氛,使人們感受到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後的喜悅心情。

第二樂章,很快的行板,描寫的是「小河旁邊之情景」,降B大調,12/8拍,奏鳴曲式。 這是一個描寫靜觀默想的樂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現的第一主題顯得悠揚而且明亮、清澈。

第三樂章,快板,「鄉村歡樂的集會」,F大調,3/4拍,詼諧曲。這個樂章的主題是如牧笛風格的旋律,單純活潑,表現了歡笑的鄉民來自四面八方,並跳起了快樂的舞蹈。

第四樂章,快板,「暴風雨」,f小調,4/4拍。在這一樂章中,雷雨由遠而近,狂風驟起、雷電交加、大雨傾盆,整個大自然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中。接著,暴風雨很快停息,直接進入下一樂章。

第五樂章,小快板,「暴風雨過後歡樂和感激的心情,牧羊人感恩之歌」,F大調,6/8拍,奏鳴迴旋曲式。樂章的主題恬靜開闊,像牧羊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現了雨過天晴之後的美景。整個樂章溫暖、甘美,不失簡潔,被稱作「真正的田園風格」。


版本比較

Bruno Walter - Beethoven Symphony No. 6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布魯諾‧華爾特是20世紀最偉大的德國指揮家之一,卻因為猶太裔的身分,終生飄流於美國樂壇。馬勒視他為唯一傳人,一手擔負布魯克納和馬勒交響曲在20世紀的興衰,為貝多芬和莫札特忠實代言。他手中的音符,客觀而溫暖,散發著人性的光輝;感人而不匠氣、深情而不作做。

華爾特在1870年代出生於柏林時,華格納的指環連作才剛首演、布魯克納才剛完成他的「第五號交響曲」,布拉姆斯才剛完成「第一號交響曲」。而當他於1962年過世時,布列頓的「戰爭安魂曲」則在英國首演,這中間時代的改變可說相當劇烈。對於華爾特這位以傳統音樂美學信徒自居的指揮家而言,他並不想趕上新時代的音樂風潮,只想站在自己的崗位上,捍衛自己的音樂美學。他崇仰巴哈、莫札特和貝多芬的音樂,熱愛馬勒和布魯克納,也喜愛荀白克早期和理查史特勞斯大膽的和聲,但是僅止於此而已。他的主要曲目還是在十九世紀音樂作品上,而他又是本世紀重要的歌劇和德奧曲目指揮家。在貝多芬、布拉姆斯和馬勒的詮釋上都具有重要的代言地位,本片正可以見證他的功力。

華爾特這個1958年的錄音是世紀經典,中性偏柔,他帶領觀眾以適切的速度,豁達而開朗地走過草原,呼吸大自然新鮮的空氣,觀看小溪裡魚兒自在地潺遊,聆聽樹上各種花鳥的對話,華爾特版的詮釋讓人感受到最恬靜、最圓融的「田園」。他不講求對仗工整的譜法,管樂部也不太整齊,他讓樂手們各說各話,他的定音鼓與銅管使用節制,不讓銅管喧賓奪主,每個聲部都有各自發揮歌唱的機會。在第二樂章尤其能感受到這些溫暖的音色,連第四樂章的暴風雨都不帶一丁點的突兀和恐怖,在他的棒下,整首曲子呈現出一致的氛圍。這些在在都顯示華爾特儒雅自得的性格,與貝六崇尚自然不假整修最為契合。此外,這張的錄音自然、品質也高,管弦樂的和諧程度充分達到了「交響」的精義,音場開闊、低頻厚重,詮釋上更是美的沒話講,雖然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只是剛剛草創的,但是在華爾特指揮下把它推向了巔峰,沒有過分突兀的地方,也沒有壓迫感,音質與音色的美就這樣淡淡的表露出來。


Karl Böhm - Beethoven: Symphonie No. 6 "Pastorale"; Schubert: Symphony No. 5 (Wiener Philharmoniker)

卡爾·貝姆,奧地利指揮家,被認為是德奧樂派管弦樂和歌劇的最權威的詮釋者。他曾表示:「我是平凡的音樂職人,我的指揮棒不是魔杖,不會對著誰下咒語。音樂魔法是從作品本身產生。」他一生謹守對樂譜的忠實再現,無論是每個高音、節奏的準確性、各樂段的力度變化和句法,無不按照樂譜仔細核對過,他處理的音樂,速度非常穩定,甚至是幾乎不變的貫穿全曲,並且在樂曲中,絕不摻雜多餘的情感,英國知名雜誌《留聲機》(Gramophone)就指出:「在他指揮下,『正確』的拍子好像自然而然被確立」。

華爾特和貝姆版本,前者被譽為人文,後者是清新。他們兩個人都十分抒情,華爾特的抒情是讓每個樂器唱歌;貝姆則是把各種聲部揉在一起,主角是小提琴,他的小提琴聲音特別柔軟,十分細膩,所以除了貝多芬的音樂之外我更愛他指揮莫札特的弦樂曲,曲曲經典。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的血管中天生就留著貝多芬全部交響曲的精髓,而其中尤其以這首田園交響曲為甚,貝姆指揮下的維也納愛樂相當清澈透明,每個音符都很清楚的展露,除了寬宏圓熟外,還更為深厚穩重,他的刻畫精緻細密,沒有誇張的戲劇效果,整體宏偉雄健,讓音樂有相當的安定感,讓人驚訝於這位當時已經八十二歲老人的控制力和對音樂的透析。


在此我簡單做個小結論,《田園》雖然歡樂洋溢,家喻戶曉,但若指揮沒處理好,容易讓作品變得索然無味,而世上版本中最為推崇的就是華爾特和貝姆。

以我這個年紀來說最愛的還是華爾特,他溫暖的音色,擁有令人心安詳、喜悅的感覺,也是我想像中歡樂的「田園」;貝姆的版本固然很棒,可是四平八穩的演奏反而聽起來有點老態,果然我還是比較喜歡戲劇性多一點的。

以前打工的黑膠店裡有個伯伯,他就很喜歡貝姆的版本,果然古典樂這種音樂會隨著年紀增長、閱歷漸多而喜好會有所不同,貝姆的版本就好像已經去過很多次田園似的,而華爾特的版本則是初到田園,心情激動,壓抑不住那種喜悅。


BEETHOVEN 9 Symphonien Karajan 1963

赫伯特·馮·卡拉揚,奧地利指揮家,被公認為二十世紀後半最偉大的指揮家,幾乎掌握了整個歐洲的古典樂壇,在指揮舞台上活躍70年。他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並且曾和柏林愛樂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係,無論是音色之華美、聲響之燦爛、層次之細膩,或聲部之契合,這對組合將管弦樂藝術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極盡美音的指揮哲學,柏林愛樂已如同卡拉揚駕馭自如的一件樂器。卡拉揚在音樂界享有盛譽,被人稱為「指揮帝王」。

卡拉揚在一生中,共錄製了四次貝多芬九大交響曲全集,而1963年版(俗稱「紅卡」)是他本人四套裡面之首,這已是一般共識。柏林愛樂處於最佳狀態,他們在藝術上還未曾崇尚那種柔和光滑的處理手法,該手法可在指揮家後來的版本中聽到。卡拉揚一塵不染,情感冷峻的貝多芬對聽眾逐漸發展的聽覺鑑賞力總會有些影響,不過該全集是最有可能滿足它們的。--David Hurwitz


行筆至此,來談談樂理性的東西,其實第一樂章貝多芬給的是「不太快的快板」,但速度卻註明「二分音符=66」,所以演繹上產生了分歧。多數指揮認為,貝多芬節拍器經常不可靠(比如說他的《第四交響曲》第四樂章給的速度),所以他們很自信的選擇不慍不火的演奏。

第一樂章卡拉揚算做「快」的嘗試了。(卡拉揚9分鐘,華爾特9分51秒,貝姆12分20秒)
但是他的快卻讓人覺得有些不自然,有人批評是「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看到的田園」,或許問題在於每個聲部之間的連接。

他的第二樂章仍然算快了,這樂章結尾處有一個由三種木管樂器演奏的華彩段,模擬了三種不同的鳥叫聲,可惜卡拉揚的版本在這部分表現並不突出,弦樂器演奏倒是不錯。第四樂章的銅管樂器表現得很出色,我一直認為柏林愛樂的銅管聲部是所有交響樂團中表現最優秀的,在這裡可以感受到震懾人心的「暴風雨」。

除了1963版紅卡,1983版的金卡也是非常受人推崇,這是卡拉揚最晚年的錄音,趕上CD時代初期,錄音品質顯然是四個版本之最,在這個演出裡,卡拉揚處理合奏的方式更精緻,他試圖達到完美主義的極致,不過,也造成修飾太過的窘境,此時的卡拉揚的個人色彩顯然比貝多芬作品的形貌更為突出醒目。


Bayerisches Staatsorchester, Carlos Kleiber - Beethoven Symphonie No. 6

卡洛斯·克萊伯,1930年7月3日生於德國柏林。為區分於其父埃里希·克萊伯,常被稱為「小克萊伯」。他老爸是福特萬格勒他們那一代最出色的指揮之一,但是很奇怪,他一直反對兒子學習指揮。

相比之下,卡洛斯·克萊伯就有點天才般的特例獨行,他留下的唱片實在太少,卡拉揚曾說:「克萊伯有指揮的天才,但是他卻不喜歡享用它。」卡拉揚死後,柏林愛樂找到的第一個接班人就是小克萊伯,但被他一口回絕;小克萊伯曾告訴卡拉揚說他只有在饑腸轆轆時才想到要指揮(或冰箱空了才想指揮),還有他曾對伯恩斯坦說他想要像一棵蔬菜,由菜園生長,享受陽光、吃喝和做愛…。

雖然懶惰、淡薄名利、浪費天才,卻終以其對音樂的真正熱愛、造詣和追求完美,獲得了與卡拉揚、伯恩斯坦齊名的聲譽—有的時候,你不得不嫉妒天才。2011年,英國《BBC音樂》雜誌,從當今世界100名知名指揮家中票選出「最偉大20位指揮家」,卡洛斯·克萊伯榮登榜首。

卡洛斯·克萊伯是我最愛的指揮家,他的故事還有很多,這邊就放到以後寫貝七的時候再提。


以前最早接觸貝六時,聽的是華爾特的版本,當時已經認為是最好的演奏了,所以壓根兒沒發現過小克萊柏也有指揮過,小克萊柏在他的指揮生涯中僅指揮過一次《田園》,因此這個版本非常珍貴。

這個錄音由巴伐利亞國家交響樂團演奏,是1983年11月7日在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的演出實況。該版本原母帶是巴伐利亞樂團所有現場錄音檔案中,唯一一張因塵封太久導致母帶受損而遲遲無法面世的錄音。所幸的是小克萊伯之子尚保留此受損母帶之備份,經過錄音工程師仔細地調校後才得以將此失落近20年的傳奇版本重現。

這版本雖然沒有非常優秀的錄音品質,但是當年引發了轟動。原因在於小克萊伯獨樹一幟的演繹─由於太多指揮對貝多芬給的速度標示有異議,所以往往聽到有很多不同的風格,他不像當時絕大多數的大師那種不慍不火的演奏,而是完全按照總譜上標註的速度演奏。


小克萊伯的第一樂章速度很快,聽慣了華爾特的我還真的有點不太習慣。這樂章可以說是熱情洋溢,從大提琴奏出的第一個音符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他心中的力度記號的控制。他通過弦樂部分每一次對話,每一次清晰的漸強和漸弱使人心潮澎湃。所以第一樂章,只有通過鮮明的力度對比才能突顯出激動心情。

第二樂章仍然算快的,時間比其他版本都少得多,因為他刪去了重複記號,小克萊伯這樂章的木管樂器表現得太機靈了,長笛、雙簧管、單簧管跳躍般的出現,可愛又動聽。
第三樂章他也同樣刪去了重複,小克萊伯力度控制得很好,弦樂部分的演奏十分豪邁。

第四樂章是讓我最震撼的,我懷疑小克萊伯是不是對樂團說:「隨你們怎麽奏,越猛烈越好,有問題我負責。讓思想性見鬼去吧!」所以,他的鼓聲好像催化劑一樣,使猛烈強度較卡拉揚「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小克萊伯仍然很注重細節雕刻,比如每打一次雷,那弦樂就會乖乖的模仿顫慄的水波。暴風雨發展到後期,就是漫天狂風,大提琴嗡嗡的刮著。最終雨過天晴,雷聲漸行漸遠,木管樂器吹奏出一個上行的美好旋律,可以看作初霽時的彩虹,並直接進入末樂章。

第五樂章開始時十分靜謐,但漸漸發展到了幾乎全部樂器齊鳴的狂喜地步,通過一次次漸強和聲部間的對話、齊奏跌宕起伏,簡單地對前面內容作出回顧之後,全曲以兩個簡單的和弦結束。當最後一個音符中止的時候,全場居然鴉雀無聲,然後,零星的掌聲,慢慢的,掌聲猶如火山爆發,聽眾已經被小克萊伯帶入了田園,他們很不願意看到如此精彩的旅行的結束。當一些人開始稀稀落落猶豫地鼓起掌來,更多的人還是安靜的坐在位子上,直到小克萊伯轉過身來,意猶未盡的人們才開始意識到他們回到了音樂廳。「Bravo!」的歡呼縈繞在音樂廳每一個角落。

聽眾完全被這種耳目一新的演繹所震撼了。他是那麽的歡快,那麽的樸實,以至於好像我們親臨了一場貝多芬親自指揮的音樂會。演出後的第二天,《慕尼克日報》評論道:「......關於《田園》的整體風格以及細節演繹,看來已經沒有爭論的必要了。小克萊伯歡快,明亮,自然的詮釋,已經讓我們不再有去懷疑,貝多芬的節拍器是否出問題的必要了。」聽過小克萊伯詮釋的《田園》人們應該會同意《慕尼克日報》的一句話「令愛樂者最滿意的一晚」。

我第一次聆聽這個樂章時,差點感動到哭出來,不明所以的有種感恩的心情,由衷感謝自己能活在人世,雖然第一到第四樂章皆是傑作,但恕我誇張一點形容,最終樂章彷如神之樂章。

貝多芬的素描本裡留著這樣的文字:「森林裡的萬能者啊!身在林中的我是那麼幸福,透過一棵棵樹木(神啊)交談著。喔喔!神啊!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林中高處是多麼靜謐─這是侍奉神的靜謐。」(翻譯/片山敏彥)

由此可見,《田園》是貝多芬心懷感謝與祈願,獻給敬畏的大自然的讚歌。


最後再推薦幾個版本:
1. 弗里茲·萊納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1963
2. 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 1981
3. 福特萬格勒指揮維也納愛樂 1953 單聲道
4. 安德列‧克路易坦指揮柏林愛樂 1955 單聲道
5. 霍格伍德指揮倫敦古樂學會樂團 1987 古樂器
6. 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 2000
7. 朱里尼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1968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各版本比較

安東尼奧·盧奇奧·韋瓦第(義大利語: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暱稱Il Prete Rosso(紅髮神父),是一位出生於威尼斯的義大利神父和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同時還是一名大師級小提琴演奏家。韋瓦第被認為是最有名的巴洛克音樂作曲家之一,在他那個時代聞名於整個歐洲。由於他本身是一位傑出的小提琴演奏者,所以在他的創作中,小提琴協奏曲所佔的份量是最大的,總共約二百五十首左右。其中作品第八號(Op. 8)是由十二首小提琴協奏曲所組成的,第一到第四首就是我們現在通稱為《四季》(義大利語:Le quattro stagioni)的春夏秋冬四首小提琴協奏曲。

註:協奏曲(concerto)係指一件或數件獨奏樂器和樂隊協同演奏,既有對比又相互交融的作品,韋瓦第按照義大利歌劇序曲的模式確定了協奏曲快-慢-快的樂章布局,從巴洛克時期就開始有了發展,而一百五十年的巴洛克時期過去之後,它仍然繼續在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甚至在現代音樂當中,都還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協奏曲在音樂史中,一直是交響音樂中相對大眾化的體裁,這當中既有樂隊的強大力量和豐富色彩,又有獨奏聲部輝煌炫目的技巧表演以及細膩的感情抒發,協奏曲結合了交響性和樂器技巧,不同的聽眾則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協奏曲中得到滿足,這也就是為什麼協奏曲這一體裁一直受到許多人喜愛的原因。


韋瓦第的《四季》是金氏世界紀錄史上最暢銷的古典樂,據傳至今已有超過上千張的錄音。幾乎每一位稍具知名度的小提琴家,都至少會灌錄過一次《四季》。
這部作品於1725年出版,在將近三百年後的今日,這首曲子聽起來還是那麼新穎,完全掙脫時空對它的束縛,因而得以讓今人稱「四季」為人類偉大的音樂藝術資產。出版時韋瓦第親自在總譜中填上了一些詩詞,作了一些非常生動的描述;而這些詩詞就成了我們今天在欣賞這部作品時很好的一個方向的指引。也因此,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恐怕是西洋音樂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具體、比較完整、比較典型的標題音樂,而四首協奏曲各附有一首十四行詩
《四季》協奏曲的大意為:
「春」E大調:小鳥兒在和煦的春風中歌唱著春來了,經過一度雷鳴及閃光之後,春日再度出現,精靈們在田園歌舞。
「夏」G大調:強烈的陽光下,人與動物都在喘氣,農夫們在樹下休息。不久強風吹襲農莊,農作物被摧毀。
「秋」F大調:農夫們喝酒以慶豐收,氣氛熱鬧快活,喝醉了進入甜夢中,不久後興高釆烈地去打獵。
「冬」F大調:人們瑟縮於寒風之中,詩人圍在爐火旁眺望窗外冷雨,走過冰上的人不小心滑跤,狂風依然呼嘯不已。


我自己手邊有的版本差不多20張,但在那上千張錄音中也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我挑出最知名的幾個版本還有個人喜好的版本。

Vivaldi - Anne-Sophie Mutter, Herbert Von Karajan, Wiener Philharmoniker ‎– Le Quattro Stagioni / The Four Seasons / Die Vier Jahreszeiten (1984)

本張CD是德國「小提琴女神」Anne-Sophie Mutter與其音樂領路人歐洲指揮帝王卡拉揚早年為EMI留下的一款珍貴唱片。Mutter與卡拉揚大師於80年代錄製的這張唱片在該曲目眾多版本中始終備受矚目,演奏風格華美無比。錄製本唱片時的Mutter正值弱冠之年,她淳樸本真的音樂演繹與此曲田園詩般的藝術意境相得益彰,而卡拉揚已經是生涯晚年(逝於1989年),指揮起來非常浪漫富有美感帶點情緒,卻又不失成熟穩重,再加上年輕的Mutter陽光般的演奏方式,讓這個老少配意外的大成功。這個版本是我聽起來最像「管弦樂」的,怎麼說?因為它多脂多汁,弦樂部的豐滿演出,卡拉揚還自己彈奏羽管鍵琴,加上Mutter年輕大膽的演奏方式,沒有太戲劇性的對比,卻有很溫柔的片段。

VIVALDI: 4 Seasons (The) (Sonatori de la Gioiosa Marca) (1994)

這張CD是值得每一位發燒友收藏的,也是我最喜歡的版本,錄音品質超一流,入選香港音響論壇總編《唱片聖經》劉漢盛100張榜單(TAS)、美國的音樂雜誌「本世紀最偉大的十張唱片之一」以及義大利音樂雜誌唱片大獎。用劉漢盛先生的話來說:「不管您已經有幾張版本的《四季》,這張一上架其餘可能都得下架。」

由義大利擅長巴洛克及古典時期的小提琴家朱里安尼·卡米諾拉領銜,演奏1722年威尼斯的Pietro Guarneri名琴,松香味四溢,與快樂馬卡音樂家合奏團的各種古樂器表現出無懈可擊的唱和,豐富的聲音表情,情緒起伏十分順暢,錄音定位清楚,不到十人的小型樂團每個樂器間的演奏均充滿自信與默契。

古樂器(以現代樂器普遍的442hz來說,巴洛克時期使用415hz(比現在樂器低一個半音))演奏的「四季」不在少數,他們的錄音皆以清麗見長。可是,很少聽到如這張「四季」般具有那麼豐潤琴板振動木質音色的古樂演奏。它甜美、清亮、音色美、低頻豐富、合奏飽滿,更重要的是演奏水準極高,音色非常柔美、和諧,表現快節奏的樂段毫無拖泥帶水,錄音也幾乎無懈可擊,清麗而透徹,又不乏古典氣息。甚至可以說,您在欣賞本片時,所聽到的聲音近乎和當年韋瓦第在威尼斯時演奏的一樣。在演奏技巧上可以明顯聽出,巴洛克時代並沒有現代常用的抖音(Vibrato,左手手指按壓著弦小幅度的抖動),所以演奏出來的聲音「直來直往」,華麗活潑快速,這張CD的《四季》就是如此演奏的。

想當年,我還為了買這張CD從台北跑到台南,現在手邊有一般版本和24K版本。擔任錄音的DIVOX是維也納一家精緻型的唱片公司,老闆是一位瑞士醫生。這家公司所出版的音樂可說張張精緻有內涵,錄音品質非常高,深得內行的古典愛樂者的喜愛。由於老闆對本片的要求非常高,以至於本片在錄製完成之後,母帶處理了三年才讓他感覺滿意。本真的演繹、高超的技巧以及精緻的錄音,讓這張唱片廣受讚譽。無論是各種弦樂器的光澤質感、樂團齊奏時的龐大規模感以及整體絕佳的協調性,都會讓樂友們得到最大的聽覺滿足,絕對可以被列為「終極四季」版本!

Vivaldi,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Neville Marriner, Alan Loveday, Simon Preston ‎– The Four Seasons (1970)

據說該唱片是韋瓦第《四季》全球銷量第一的版本,也是DECCA公司旗下ARGO最佳錄音之一。此唱片在古樂演奏蔚然成風前,以現代演奏樣式演出巴洛克樂曲的最佳範例。在世上這麼多版本之中,馬里納與聖馬丁樂團仍能以現代室內樂團編制,獨獲權威評鑑青睞,所憑恃者,在於其演奏精緻細膩,質感清新可喜,加上DECCA精采錄音,真實呈現樂曲柔潤飽滿的質感,與不媚俗的精練性格。

小提琴演奏者Alan Loveday甜美的音調與準確精湛的技巧,使得這張唱片有上等禮服般的含蓄優雅,而指揮馬里納與聖馬丁樂團的配合,並沒有刻意凸顯主奏小提琴的表情與音色,他注重的是樂團的凝聚力與音樂的戲劇性,此唱片還邀得風琴名家Simon Preston助陣,時彈羽管鍵琴,時彈管風琴,內容豐富多彩,音色清脆,別具一格。

即使這是1970年的錄音,依舊是示範級,在樂器音色與樂曲氣氛塑造上誠為一流,超越許多現代版本,對比明朗,平衡感極佳,緊致有活力,甘醇迷人。

Vivaldi - I Musici, Félix Ayo ‎– Le Quattro Stagioni (1959)

由Félix Ayo和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演奏的《四季》是反自然描寫演奏中最好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演奏家喜歡誇張的描寫自然,模仿狗叫、鳥鳴,但Ayo卻不是這樣,他以義大利人的美學觀,來表達他對韋瓦第的看法,錄音雖然老了一點,但想像中的田園風光清新悠揚,神閒氣定,期間有絢麗色彩的熱鬧場面,也都已一一溶於水光天色之際,化作一片柔美。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成立於1952年,專精韋瓦第和阿爾比諾尼的樂曲詮釋。1955年錄下第一份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是錄音史上第二張四季錄音,也是該團創團以後的第一張專輯。由於他們高雅的演奏,讓全世界忽然發現了《四季》的美,並從此成為全球最知名和最受歡迎的的曲目。題外話,錄音史上最古老、貴重的韋瓦第《四季》錄音,是Naxos在1947年由美國小提琴家Louis Kaufman帶領Concert Hall Chamber Orchestra演出。

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歷年來有過多次團員更替,Ayo是最早創團的成員與首席,後來也和不同任的首席留下過多次的《四季》錄音,1982年和Pina Carmirelli也有過一次合作(這個版本也是大推),1988年又和Federico Agostini錄過一次DVD,至今他們累計與歷屆首席共錄過八個四季版本,其中第一版的銷售紀錄更在1983年時超越千萬張。附註:1982年和Pina Carmirelli的詮釋自然不做作,四季情緒的進行與變換相當流暢,一如自然界時序悄悄轉換般地讓人不易察覺。

Vivaldi - Elmar Oliveira, Gerard Schwarz, Los Angeles Chamber Orchestra ‎– The Four Seasons (1980)

這張是音響示範碟,又稱為「黃金四季」,之所以這樣冠名一方面是因為它是真正的24K鍍金CD,另一方面是它具有黃金年代(1960-1980)錄音的迷人味道,特別值得發燒友和唱片收藏家收藏。由Gerard Schwarz指揮洛杉磯室內樂團,擔任小提琴獨奏的是1978年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國際比賽金獎優勝者Elmar Oliveira,使用的是Stradivarius (史特拉第瓦里)1731名琴,演奏不會太甜膩,比較含蓄,有男性般直率。各方面演奏均很平均,不會像現在流行的那樣浪漫化、具象化,是很中肯的演奏,流暢自然,有濃郁的古典氣息。錄音的場面寬廣外亦有足夠的深度,空氣感及分隔度亦是絕佳。在錄音中可以聽到Elmar Oliveira的Stradivarius優美的餘韻,更可聽到不少的呼吸聲。Gerard Schwarz在處理這曲目顯得比較優柔,樂器間亦有出色的對比,整個樂章緩慢的行進,弦樂甜美溫潤,聲音精準精湛。

Vivaldi - Nigel Kennedy,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The Four Seasons (1989)

甘迺迪(Nigel Kennedy,1956年12月28日-),英國布萊頓人,是個打扮像龐克族的小提琴怪傑,驚世駭俗的造型和作風引起不少議論,但是超絕的小提琴技巧卻又令人無言以對。這張知名的韋瓦第《四季》就是他的成名作之一,由他自己獨奏兼指揮英國室內樂團,要知道在當時《四季》的優秀版本已經相當之多,要將如此普及的作品演奏出特色來絕非易事,但是甘迺迪非但讓自己的《四季》變得個性十足,而且還創出了100萬張的銷售奇蹟,這個紀錄甚至被載入了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可見這張唱片的非同凡響之處。甘迺迪賦予了韋瓦第這部傳統巴洛克作品以全新的內涵,誇張的造型、犀利而強烈的音色、高超而華麗的技巧,無論斷句、表情、速度、力度都跟以往所有的版本不一樣,甚至在演奏中加入了「龐克」風格,都讓這個版本的《四季》顯得特別與眾不同,是令人振奮、最狂的《四季》代表。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 Salvatore Accardo & I Solisti Delle Settimane Internazionali di Napoli (1987)

這張CD簡稱為阿卡多四名琴版四季,除了有義大利小提琴名家阿卡多精彩的演奏外,更重要的是其中所使用到的名琴。在《四季》的春夏秋冬中,分別挑選四把知名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做為代表:「春」使用的是當年十九世紀小提琴大師姚阿幸用過的「克雷蒙納人」(Cremonese),這是1715年的名琴,現珍藏於克雷蒙納市;「夏」一曲使用的「雷尼葉」(Reynier)名琴是1727年製,當年由小提琴名家法蘭契斯卡第所使用,一度也為阿卡多擁有,後來由LV精品集團所收藏,並出借給俄國小提琴名家凡格羅夫。「雷尼葉」之名來自1847年的擁有者,他是巴黎音樂院第一名的畢業生;「秋」使用的是「火鳥」(Firebird),1718年製,此琴過去的擁有者是聖艾修伯里,後為阿卡多所購得。此琴之所以名為「火鳥」,是因琴身的漆色鮮豔有若烈火一般而得名;「冬」使用的則是「哈特」(Hart),曾為法蘭契斯卡第所擁有,這把1727年的名琴,早年為英國小提琴家約翰.哈特所持有,因而得名。哈特之後,此琴輾轉至法蘭契斯卡第手中,最後由阿卡多於1987年購得。這套錄音當年獲得企鵝評鑑三星帶花的殊榮,多年以來一直是愛樂者心目中的超級名盤,喜愛弦樂演奏的樂迷和發燒友更是人手一片。

這張CD音色講究,悠揚,高貴典雅,舒緩慵懶。阿卡多演奏速度偏慢,作為獨奏家顯示出了強勁的實力,在情感表達的細膩程度無出其右。但是這版本也有不足之處,就是節奏過於學究,速度過慢,平淡無奇。

Antonio Vivaldi - Stern, Zukerman, Mintz, Perlman, 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Zubin Mehta ‎– Le Quattro Stagioni (1983)

這張唱片集結了極為夢幻的陣容,包括史坦、祖克曼、明茲、帕爾曼等四位天王級的小提琴大師,加上祖賓·梅塔指揮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每一位大師均展現了對音樂的深刻融入探討和洞察力,以非常重視錄音聞名的祖賓·梅塔,也為這次演奏展現了整體最佳的音響效果,雖然是現場錄音,聽起來卻非常清新明亮,這要歸功於DG高超的錄音技術。但因為四位大師都各錄一個季節,所以有人覺得他們各自的演奏風格不一樣,導致樂曲的連續性不足,春夏秋冬四個樂章都各缺少些什麼,不過我倒是沒有這麼高的辨識力去比較他們之間的不同,個人是覺得這版本的速度也偏慢,是因為動態感和風格,聲音質量很好才收藏。另一個可以互相比較版本的推薦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約瑟夫·薛維斯坦演奏。(Seiji Ozawa,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Joseph Silverstein ‎– The Four Seasons (1983))

Antonio Vivaldi, The English Concert, Simon Standage, Trevor Pinnock ‎– Le Quattro Stagioni (1982)

據說ARCHIV出版的第一張CD就是這張。1982年大鍵琴演奏家平諾克(Trevor Pinnock)帶領的英國協奏團(The English Concert)剛好邁進第十年,以重現巴洛克期音樂典雅曲風為號召,一系列的錄音也帶出一股古樂風潮。當時英國古樂已成風氣,但仍然沒有人以古樂器來演奏《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在平諾克與小提琴家史坦奇(Simon Standage)合作的這張專輯發行後,他們立即成為英國錄音史上第一個《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古樂版,同時這個錄音也後來在美國古典專輯排行榜榮登冠軍寶座。有說服力的考證與樂團演奏默契,讓演奏充滿歌唱性,豐富的音樂想像,重現巴洛克清新典雅。平諾克與英國協奏團的演奏清新迷人,好像就置身於當時的宮廷樂隊之中,盡情展現出這部作品的超凡魅力。除此之外這個版本的錄音也是非常豐澤飽滿,樂器的定位十分的鮮明,清晰的錄音連小提琴的細微之處都捕捉的到─春天的抒情,夏天的激情,秋天的靈活,冬天的大氣。完美的速度控制,精湛的表達和驚人的分節,使這張專輯成為古樂版的代表之一。



後記:這篇文章原本是我三年前選修課管弦樂作品鑑賞的報告,也是因為修了那堂課讓我進入了古典音樂的世界,其實以前就很愛聽古典,可是不懂得怎麼去欣賞和分析,隨著時間過去,我手邊的古典樂也越來越豐富,剛好趁著清明連假期間,把我最一開始入門的古典樂重新寫一次版本比較,說實在的,面對史上最多版本的曲目,我在這裡也很難將所有版本全做比較,僅能就音響雜誌或樂評大為讚賞,或是個人覺得較具特色的版本加以推薦,說不定還有其他也很棒的版本等著我們去發掘。欣賞《四季》時,除了進入創作者的背景以及十四行詩所描繪的「四季」表象之外,我們也不要忽視聆聽時個人心中所產生的共鳴,放下你那顆躁動的心,靜靜地擁抱音樂,靈魂的共鳴便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最後和大家分享崔光宙教授對「欣賞古典音樂的次序」的看法:「最好從舞曲開始,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最吸引人,然後可以聽由芭蕾或歌劇中選出的組曲,有明顯的標題,旋律動人;再進一步可以聽協奏曲,有主奏樂器,在技巧上充分發揮。之後再聽交響曲,以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的次序往下欣賞,到此再接觸比較難了解的音樂,最後是聽複雜、包羅萬象的歌劇。有時對自己不愛聽的曲子,也要勉強自己去嘗試,或許會發現一些新奇的東西,否則欣賞的層次不能進步。」


參考資料:
http://www.51qt.com/thread-39847-1-1.html
http://www.discogs.com/Vivaldi-Anne-Sophie-Mutter-Herbert-Von-Karajan-Wiener-Philharmoniker-Le-Quattro-Stagioni-The-Four-Se/release/3346553
http://www.sonarmusic.cn/product.aspx?pid=10919
http://simplecd.me/entry/cjgndnzK/
http://web.sjsmitaa.org/~lily/music/music5-2-1.htm
http://www.simple-puzzle.com/friends/forum/read.php?id=740
http://bbs.tianya.cn/post-53-529977-1.shtml
http://www.audionet.com.tw/a/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