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各版本比較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語: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羅馬拼音: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其作品有民族樂派特徵,但仍以浪漫風格為基準。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

柴可夫斯基出生於礦山工程師兼官辦冶金工廠廠長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1861年辭去工作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1865年畢業後,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同時積極創作,第一批作品問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資助,1877年辭去教學工作專事創作。1878-1885年間曾多次去西歐各國及美國旅行、演出。1893年6月榮獲英國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揮《第6號交響曲「悲愴」》首次演出後不久即去世。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統治下的俄羅斯廣大知識階層苦悶心理和對幸福美滿生活的深切渴望;著力揭示人們的內心矛盾,充滿強烈的戲劇衝突和熾熱的感情色彩。

在音樂創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尤其他對旋律性的重視;他甚至模仿莫札特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對於華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認為華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可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主導動機只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面。

曾有人說,僅僅一部《天鵝湖》,就已經是「旋律之王」這個稱譽最好的註解了。柴可夫斯基無疑是古典舞劇最傑出的大師,浪漫的情懷,抒情的音符,再加上戲劇化十足的結構,固執而又純粹的俄羅斯風格,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音樂。

柴可夫斯基是屬於全方位的作曲家,其音樂內容種類繁多,包括六部交響曲(第六號「悲愴」)、四部協奏曲、芭蕾《天鵝湖》《胡桃鉗》《睡美人》、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1812序曲、管弦樂《義大利隨想曲》《斯拉夫進行曲》、三首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鋼琴獨奏、歌劇《尤金·奧涅金》等作品。


作品介紹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也是他繼《第4號交響曲》和歌劇《尤金·奧涅金》後的精心鉅作。此曲與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小提琴協奏曲的「3D」,若再加上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則被稱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而其中柴可夫斯基這首,堪稱技巧最為華麗艱難,演出效果最好的一首!

此曲原是題贈給當時最偉大的小提琴家萊奧波德·奧爾(Leopold Auer),不過,當奧爾收到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的總譜時,卻以技術上演奏不可能為理由拒絕受贈,以致這首傑作被冷落了一段相當長的日子。後來才由在萊比錫音樂院任教的俄籍小提琴家布羅德斯基(Adolph Brodsky)擔任獨奏,於1881年12月4日由狄希特(Hans Richter)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首演,但仍舊遭受冷淡與忽視。不過,後來奧爾終於回心轉意,親自公開演出了這首協奏曲,並把它當成小提琴技巧的教學寶典。

演奏此曲時以前多採用奧爾大幅削減的版本,近年來,柴可夫斯基國際比賽規定,要演奏此曲時需使用完整原版,而俄羅斯的小提琴家,近年演奏完整原版的也逐漸增加。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Allegro moderato (D major)
▲超高難度的小提琴炫技。
中庸的快板,D大調,4/4拍子,奏鳴曲式。第一樂章的長度,幾乎佔全曲的一半。這個樂章規模宏大除了展現了無比的企圖心,更蘊含俄羅斯民間音樂的雄渾氣息和明快悠揚律動。小提琴主題動人的旋律性,讓人血脈賁張,彷彿注入一股不可抑遏的青春氣息。而樂章的尾聲太堂皇了,以致樂章結束時,常有許多人以為全曲結束而鼓掌。

第二樂章 Canzonetta: Andante (G minor)

短歌,行板,G小調,3/4拍,三段體。第二樂章流洩出沉思的抒情感,所以也有「小抒情曲」的暱稱,主旋律優美摯動人帶點淡淡感傷。

第三樂章 Finale: Allegro vivacissimo (D major)

終曲,活潑的快板,D大調,2/4拍子,迴旋奏鳴曲形式。第三樂章強烈、快速的節奏令人印象深刻,彷彿人們歡慶節日般熱鬧。主題令人有俄國風激烈地敲擊之感,是屬於俄國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種。


版本比較


Joshua Bell, Michael Tilson Thomas,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約夏·貝爾(英語:Joshua David Bell,1967年12月9日-)是一位著名的美國小提琴家,曾獲得葛萊美獎。

他從小就展現對電玩、網球、音樂的天分。12歲因為邂逅小提琴名師約瑟夫金戈爾(Josef Gingold)從此選擇專心在音樂上。14歲就能與指揮家慕提(Riccardo Muti)的費城愛樂同台演出。

約夏·貝爾是一位全方位小提琴大師,古典音樂裡他最愛的作品是生命力十足的貝多芬及純淨的巴哈,但他也欣賞披頭四、創世紀(Genesis)、皇后樂團及Pink Floyd等搖滾,甚至還在節慶專輯中跨界與史汀或爵士樂手Chick Corea等人合作。除了出色的琴藝,超高顏值的他更讓人目光無法忽視,俊帥外貌被媒體戲稱為古典樂界的阿湯哥,千禧年甚至還被《People》雜誌選為「最漂亮的50張面孔」。

為什麼我會先選擇此版本介紹?原因無他,就是因為這是我第一個接觸的版本。

當多數小提琴家用傳統、守舊、龐大、雄渾、充滿浪漫的風格,來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時,約夏·貝爾卻認為:「這是首最親暱、最優雅、最富歌唱性的曲子。」力主呈現作品細緻綿延的另一面。

如果你對新時代的演奏保持開放態度,那麼這張專輯整體表現非常出色。用著名樂評人劉雪楓的話來說,約夏·貝爾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並在電影配樂中極盡煽情的時尚音樂家」,他的琴藝不若海飛茲的線條與精準無誤,拉琴動作幅度很大,偶爾有舞蹈般稍顯誇張的肢體語言,他的演奏風格很細膩,偏重抒情,而這首作品被他演繹的纏綿悱惻,很有味道;在邁可·提爾森·湯瑪斯(Michael Tilson Thomas)的指揮下,他得到了柏林愛樂的大力支持。

但是這張錄音也不能說是沒有缺點,可能是後製的問題,小提琴和樂團的音量不太平衡,偶爾會有樂團蓋過獨奏者的情形;空間表現也不太好,整個管弦樂團不像在聽者面前演奏的印象,而且播放出來的聲音偏暖,雖然比較耐聽,但是染色太多有點模糊,以SACD的錄音品質來說稍嫌可惜。


雅沙·海飛茲(Jascha Heifetz,1901年2月2日-1987年12月10日),俄裔美籍小提琴家。他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提琴家,有人譽之為「小提琴之神」或「上帝的小提琴手」。海飛茲生於俄羅斯帝國維爾紐斯(今立陶宛維爾紐斯),十七歲時海飛茲第一次在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登台,吸引了幾乎全美國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前來觀賞。年輕的海飛茲毫不怯場,而且發揮得淋漓盡致,把到場的小提琴家嚇得目瞪口呆,輕易地征服了美國樂壇。

二十世紀另一位著名的奧地利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萊斯勒聽完海飛茲的首演後驚嘆地說:「現在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琴都折斷了。」

海飛茲以幹練、快速而著稱,作風霸氣而恢宏,技巧驚人而精確。他的舞台形象給人冷峻的感覺,特別是當他展現炫技作品的時候,冷靜乾脆地掌握每一刻凝聚的音符,牽動著觀眾每根神經。

海飛茲(Jascha Heifetz)與萊納(Fritz Reiner)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演奏,堪稱經典中的經典。這版本就是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標誌性錄音,如果評選上世紀的古典音樂標杆的話,這版不出意外會是其中之一。

光從第一樂章裝飾奏,就是小提琴演奏之至高絕藝,不只各式技法燦然齊備,還用了從奧爾流傳下來的獨門修校版本,今日已然失傳的偉大心得。不少人批評海飛茲無情,事實上他是冷洌芬芳,細節一絲不苟,滑音又有逼人豔色,峰迴路轉都是情。從容不迫酣暢淋漓,淡定自現至尊霸氣,在那凝聚精準、清晰強勁,如冰刀劃過喉尖的鋒利琴音之下,質樸與文雅,全都成了獨一無二的海飛茲。

聽了十幾種版本後,個人覺得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演繹基本上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炫技派,一種是抒情派

炫技派的詮釋我覺得無人能出海飛茲之右,海飛茲與萊納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演出默契完美,發揮了獨奏小提琴與管弦樂的極致,不僅各聲部清楚,音色美,氣勢足,海飛茲淋漓流暢的琴音讓人誤以為此曲的演奏難度跟喝水一樣簡單。


大衛·費奧多羅維奇·歐伊斯特拉赫(俄語:Давид Фёдорович Ойстрах,1908年9月30日-1974年10月24日),猶太裔蘇聯小提琴家。

歐伊斯特拉赫於1908年出生在烏克蘭的海港城市敖德薩。從小他的音樂才華就備受重視。在當時最知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史托利亞斯基(Pjotr Stoljarski,1871-1944)指導下,歐伊斯特拉赫在學生時期便得獎無數。更於29歲獲得首屆布魯塞爾國際小提琴比賽的首獎,為當時在鐵幕下的蘇聯爭取光榮。

在20世紀的小提琴大師中,他的名字足以與克萊斯勒和海飛茲並駕齊驅,前蘇聯著名的弦樂理論家著作家拉阿本(Lev Nikolaevich Raaben)曾這樣評述過大衛·歐伊斯特拉赫:「他是我們這個年代中最樂觀和最抒情的小提琴演奏大師,是一位給人們帶來希望和光明的傑出藝術家。」

對於歐伊斯特拉赫而言,活在舞台上演奏音樂,是他最喜愛的生活,因此音樂會的邀約不斷,即使是二次大戰期間,歐伊斯特拉赫也沒有停下演奏,繼續在前線、後方與醫院等地演奏,安慰在戰爭間受難的靈魂們。

大衛·歐伊斯特拉赫一向被認為是最能代表蘇聯小提琴演奏藝術的小提琴家。他溫暖的音色及完美的技巧,常令台下聽眾如癡如醉。他一生的演奏事業代表的正是一部俄國二十世紀小提琴音樂的發展史。

抒情派的代表我認為是大衛·歐伊斯特拉赫。這裡的抒情指的不是純粹的柔和、緩慢,而是在演繹中用音色營造出的一種純粹地感情流露,尤其是緩慢的抒情段落裡,琴聲甚至可以用揪心來形容。

歐伊斯特拉赫一共留下了十多次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錄音,我自己收集了4張,撇除單聲道後剩下1959年尤金·奧曼迪(Eugene Ormandy)指揮費城管弦樂團和1968年Gennady Rozhdestvensky指揮莫斯科愛樂的LIVE版本。

以演繹來說,我更喜歡1968年的LIVE版,這年剛好是大衛·歐伊斯特拉赫的60歲生日,他在自己的慶生音樂會上演奏最摯愛的曲目,顯得格外珍貴。

相較於海飛茲的快速精湛(15:50),歐伊斯特拉赫演奏的時間慢得很多(18:46),其實樂團的合奏段落速度是差不多的,差別在於小提琴獨奏如何將感情注入,細膩處理樂句,既能夠抓住音樂內在的情感,又能夠表現出豐富的戲劇性效果,做到靈活又富有感染力,他的琴音很像用很濃的色彩在作畫,這使得我們聽到他演奏孟德爾頌、柴可夫斯基協奏曲和克萊斯勒、史克里亞賓、德布西的小品時,好像是一位浪漫哀愁的詩人。

在技巧上,大衛·歐伊斯特拉赫不會輸海飛茲,他擁有一手神乎奇技的弓法,運弓不管上弓或下弓都聽不出差別,總是音色飽滿,換弓之間也讓人無法察覺,在一個下弓或上弓之間,可以拉出好像永恆一般的長樂句。精湛的技巧展現出豐富、細膩和大幅度的層次變化,演奏出來的音色溫暖甜美,明淨光澤,既有著銀鈴般的清晰感,又有著天鵝絨般的柔美感,帶給聽者一種沁人肺腑的感受。

一個演奏者的音樂往往和心裡所想的一致,有的是灰色沮喪的,它使你嚐到悲慘的味道,另一種則是帶來快樂、安慰或者能為你做心靈的治療,歐伊斯特拉赫則是屬於後者。聽到他的演奏,會發現歐氏的天性和他的內在世界十分和諧,過著樂觀、光明的生活。

有人說,海飛茲的演奏是最精緻的演奏,展現了現代小提琴演奏中最為科學和精確的一面,而大衛·歐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演奏,代表著宇宙間自然和人性的特徵,這話不無道理,以整體來看,在他們各自的演奏方式中,的確有著很多不同的差異。海飛茲是一位自我意識很強的演奏家,在演奏中天生的因素佔著很大的比重,而大衛·歐伊斯特拉赫則是一位有著嚴密邏輯性的演奏家,他的演出總是讓人感到有條有理,張弛有度。雖然表面上大衛·歐伊斯特拉赫的演奏顯得溫暖、寬闊和宏偉,而海飛茲的演奏則顯得冷峻、精緻和輝煌,但這主要是兩位大師的不同氣質和性格所致。

曾有人作出這樣的評論:「海飛茲的演奏就如同一件珍貴的象牙雕刻工藝品,它雖然精美絕倫,但卻免不了有些『冷』的感覺,而大衛·歐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則像是充滿著陽光的大草原一樣,其中蘊含著博大的氣宇和豐富的情感。」在我看來兩位大師都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和成就,在小提琴藝術史上永放光彩。


內森·米爾斯坦(Nathan Milstein、1904年1月13日-1992年12月21日),俄裔美國小提琴家,以其出色的巴哈演繹而聞名於世,有「小提琴貴族」之稱。

1904年1月13日,米爾斯坦出生在烏克蘭敖德薩一個猶太人家庭。7歲,米爾斯坦師從史托利亞斯基(Pyotr Stolyarsky)學小提琴,11歲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小提琴教學大師萊奧波德·奧爾(Leopold Auer)。

米爾斯坦的琴聲十分獨特,在演奏中很少帶有舊式的俄羅斯風格,他那兼具深沉與華美的琴韻能快速地滲透人心,其精緻而驚人的技藝與即興式的發揮完美地統一起來,具有長久的藝術感染力,是不折不扣的小提琴家中的貴族之音。

米爾斯坦自我要求很高,不愛作秀,忠於音樂,與其他同樣出身俄國的演奏家相比,他的個性更偏向古典主義,更多一分理性思考,反映到他的音樂裡,就成為他的演奏特色,也因為他是一位不向商業化屈服的音樂家,所以留下的錄音並不多,米爾斯坦這個名字在聽眾中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

作為小提琴家中獨領風騷之人,也許海飛茲更加廣為人知,但他的同門師兄弟米爾斯坦以其晶瑩璀璨、獨具一格的超群技藝在小提琴家的巨星中依然耀眼。他不僅是同時代小提琴家中壽命最長的一位(活了88歲,克萊斯勒87歲,海飛茲86歲,謝林70歲),同時也是所有小提琴大師中藝術生涯最長(72年),且演奏水準始終保持上佳的為數不多的人之一。

米爾斯坦以典雅的風格演奏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整體採用了悠然自得的步調,連綿不絕的旋律如同暗香浮動,不絕如縷地散發出來。其發音也非常簡樸、雅緻,猶如清淡的水彩,以此來表現俄羅斯風格似乎不甚著調,但出自大師之手,那種高貴的吟唱以一種非常含蓄卻變化豐富的韻味從琴聲中流瀉出來,其細膩的色彩與光影變化亦終將會令聽者嘆服。相較於海飛茲的演奏熱情、激動、張力驚人,米爾斯坦這種介於理性和感性之間的演奏方式,使得他的音樂充滿了力量,沒有矯柔造作,更沒有無病呻吟,你總是會聽到高貴宏偉的音樂。

這張由義大利指揮大師克勞迪奧·阿巴多率領維也納愛樂於1972年9月與1973年9月在維也納著名的金色音樂大廳(Musikvereinssaal)所錄製的唱片,阿巴多以尊重原譜、強調闡述原作者精神的嚴謹指揮方式聞名於世,搭配米爾斯坦典雅的琴音,細膩與質樸兼具的溫暖音色、層次分明的音場表現,使得這份錄音成為了經典。


安娜-蘇菲·穆特(德語:Anne-Sophie Mutter,1963年6月29日-),出生於德國巴登州萊茵菲登。五歲即開始演奏鋼琴,後來轉習小提琴,並跟隨一代宗師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Carl Fleish的門人Erna Honigberger和Aida Stucki學習。幾乎每次演出,她都以抹胸魚尾裙的標誌性裝扮佇立在舞台上。優雅、迷人,被樂迷尊稱為「小提琴女神」。

才華洋溢的她,馬上嶄露頭角,很快就獲得了許多獎項,引起藝術界的注意。13歲的時候,指揮帝王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就邀請她和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共同演奏,從此開啟了長達十三年的情誼,卡拉揚與穆特這對忘年之交是許多愛樂者所津津樂道的事蹟。卡拉揚的慧眼,為這個「自曼紐因以來最傑出的小提琴天才」琢磨出亮眼的光芒;在音樂巨人羽翼下成長,穆特把如今她在小提琴上的演出成就,歸功於與卡拉揚相處的那幾年,是卡拉揚激發了她內在的潛能。

介紹完4位男性小提琴家,這邊我們就來聽聽看女性演繹的版本。本張專輯為1988年薩爾茲堡音樂節實況錄音,由小提琴女神穆特與指揮帝王卡拉揚率領維也納愛樂共同演出,而這份演出錄音也是兩人所合作錄製的最後一張唱片,因隔年就在卡拉揚完成了此生的最後一張實況錄音演出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後不久即離開人間,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本專輯也深具歷史意義。

與少年時的青澀相比較,穆特技巧更臻成熟精鍊,音色光潔無染,卡拉揚刻意放慢樂曲行進速度,與穆特細膩的演奏相輔相成,她的技巧精湛,音準正確,沒有加入太多的個人解讀。

不過我不是很喜歡這張錄音的小提琴音色,聽來有點刺耳和乾燥,配上樂曲緩慢的行進速度顯得枯燥乏味,對於華格納和史特勞斯的歌劇來說,卡拉揚沉溺於緩慢速度的老年傾向可能會很好,但在柴可夫斯基完全不合適,引用作家周志文的話來說:「假如沒了激情,就不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了。」雖然這張錄音展現精緻華美的線條以及均衡勻稱的結構性,穆特的演奏技巧也很優秀,不過整體來說讓人沒什麼記憶點。


Nemanja Radulović(拉杜洛維奇)是當前以大膽創新,又極具舞台表演魅力的明星音樂家。他總是不斷尋找新的方式來傳達自己的熱情與天生的表演細胞。2006年,拉杜洛維奇在巴黎Salle Pleyel(皮勒耶音樂廳)代替凡格羅夫(Maxim Vengerov),在鄭明勳指揮法國廣播愛樂下演出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大獲好評,一夕成為國際樂壇注目的焦點。《紐約時報》指出,拉杜洛維奇不只看起來像是十九世紀瀟灑的浪漫主義大師,「他的演奏迷人而且每個音節都很清晰」;法國《音樂世界》則認為拉杜洛維奇是個可以「讓群眾為之狂熱的人。經由音樂,他表達出他的內心深處」。

拉杜洛維奇1985年生於塞爾維亞,7歲開始音樂學習,11歲就獲得貝爾格勒十月音樂獎,隔年再獲得塞爾維亞教育部頒發「1997年度天才獎」。2001年贏得安奈斯可音樂大賽、義大利克雷蒙納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大賽與2003年漢諾威音樂大賽,2005年被歐洲藝術經紀協會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rtist Managers, MIDEM prize)選為「年度最佳新人」。他曾受教於小提琴大師曼紐因與阿卡多,並於1998年進入德國薩爾布呂肯音樂學院,師從艾波斯坦(Joshua Epstein);1999年進入貝爾格勒音樂學院,師從米哈洛維奇(Dejan Mihailovic)。14歲時移居法國,進入巴黎高等音樂學院,師從馮塔納羅沙(Patrice Fontanarosa)。

最後,來介紹一張去年(2017年10月)新出的專輯,演奏的方式非主流,卻是讓我感到最「有趣」的版本。

BBC音樂雜誌評論:「拉杜洛維奇有著驚人的技術與天賦,其演奏令人目眩神馳,自由度高的彈性運用與顫音演奏都叫人讚嘆」。的確,拉杜洛維奇的演奏在狂放不羈中仍保持著清晰的琴音與細節,有如此跳脫框架的演奏風格還要建立在一定的功力上,若技藝不到只會聽起來凌亂不堪,拉杜洛維奇魅力十足的演繹不僅保有浪漫派的餘韻,更注入火熱的張力。

以第一樂章來說,前半段的樂曲速度偏緩慢,用於營造氣氛,拉杜洛維奇心中對這首曲子的詮釋很有自己的想法,在這邊就可以聽到採用非同以往的鋪陳方式,他在不失準則下做彈性的變動,該快的段落也快;後半段樂曲漸漸加速,宏偉輝煌地迎接樂章結束,小提琴明快律動和戲劇般高低起伏讓人血脈賁張,聽完這樂章真的會讓人誤以為全曲結束而鼓掌,熱情瀟灑的魅力能將音樂會現場氣氛炒熱到最高潮。

憑藉這張新穎的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我很高興地發現拉杜洛維奇是一位敏感細膩、富有表現力的音樂家,只是短短幾年間,拉杜洛維奇已經令古典音樂界風雲再起,他那蓬鬆的長髮、歌德式的服裝及令人拍案叫絕的演出,顛覆大家對古典音樂家的刻板印象,非凡的才華、技術的完美和豐富多彩的音樂性,讓聽眾永遠有新鮮的聆聽體驗,或許這就是現代人最能接受的演出方式。


結語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充分發揮了主奏小提琴絢爛的近代演奏技巧,展開了色彩豐富的管弦樂,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協奏曲更新鮮的韻味,而且用含有俄國民謠的地方色彩,獨特地充滿哀愁的優美旋律,作成了格調新穎、獨特的作品。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是一部歡快、活潑、充滿青春氣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詠生命,表現了俄羅斯人民的樂觀主義精神。

如果說19世紀是作曲家的時代,那麼20世紀就只得讓位於指揮家了,而演奏家置身其中,左右逢源,造就出不少英雄。特別是20世紀上半葉的小提琴家們,真可謂群星鬥豔,無論是演奏技術的進步還是對作品深度和廣度的挖掘,均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克萊斯勒、西格提、海飛茲、米爾斯坦、梅紐因謝林葛羅米歐等如此眾多且聞名遐邇的名字足以在小提琴藝術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當初相當不受世人歡迎,然而歷史最終證明這是一首絕無僅有的音樂傑作,在音樂舞台上久演不衰,成為許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延伸閱讀

致莫札特:柴可夫斯基的《C大調弦樂小夜曲》
愛莫札特、柴可夫斯基 葡萄聽音樂快高長大
小提琴大師 海飛茲給小提琴學習者的誠懇箴言
海飛茲珍愛的弓
超技之巔 - 海菲茲 Jascha Heifetz
洪月秀:向113歲小提琴大師海飛茲致敬
戴維王的傳奇(大衛.奧伊斯特拉赫)
歐伊斯特拉夫
小提琴大師 密爾斯坦 (Nathan Milstein) - 鑑賞家黑膠俱樂部
【慕特週】小提琴女神慕特 @ 築樂集室內樂團
拉杜洛維奇X魔鬼顫音六重奏
【散文】我不喜歡的柴可夫斯基 周志文
柴可夫斯基《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哪一個演奏的版本最好? - 知乎
【專文】獲柴可夫斯基國際比賽首獎的第一位台灣小提琴家──曾宇謙
#TCH15 - Winners Concert II: Yu-Chien Tseng - YouTub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