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蕭邦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各版本比較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蕭邦(法語: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齊歇克·蕭邦(波蘭語: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有時拼作Szopen),波蘭與法國的知名作曲家和鋼琴家,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蕭邦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蕭邦於1810年出生在波蘭。蕭邦自幼喜愛波蘭民族音樂,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台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蕭邦39歲時因病英年早逝,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國,創作了大量鋼琴作品,如4部敘事曲、十餘部波蘭舞曲包括《軍隊》、《英雄》,26首鋼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首鋼琴練習曲包括《離別》、《革命》,4部諧謔曲、4部即興曲、3部鋼琴奏鳴曲,至少21首多夜曲,59首馬祖卡,兩部鋼琴協奏曲等。蕭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


作品介紹

蕭邦一生中只創作了兩首鋼琴協奏曲,有趣的是,這兩首作品之完成時間正好與編號相反,原因其實是出版時間之緣故:第一號完成時間為1830年,出版年份為1833年,第二號完成時間為1829年,出版年份為1836年。雖然第二號之創作時間較第一號早,但因出版年份關係而有了新順序。多年來學界雖已考據清楚,但尊重此一既定結果,不再重新更改順序。 

§蕭邦《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11》(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規模較大,為蕭邦所有作品中規模最大的一首,也是知名的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決賽曲目。

蕭邦本身對這首鋼琴協奏曲頗為滿意,離開祖國後,屢加演奏。這首e小調協奏曲,技巧上較f小調第二號更為燦麗,同時演奏效果也優美的多。

在蕭邦於1830年6月所寫的信件中,曾提到他對第二樂章之感受:「…這首 E大調的慢板樂章具有浪漫、寧靜、有點憂鬱的情緒在其中,好像正在凝視著某一處般,咀嚼許多幸福的回憶;有點像在春天的夜色中,沐浴在月光下的冥想與沉思……這正是弦樂加上弱音器的最好時機。」——《偉大作曲家群像:蕭邦》,艾提斯·奧加(Ates Orga)著,江靜玲譯(智庫文化)


§蕭邦《f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21》(Piano Concerto No. 2 in F minor, Op. 21)

蕭邦於1830年3月寫給友人的信中曾提到:「非常可悲的,我似乎發現了我的理想對象。這半年來我雖然幾乎每晚都夢見她,卻從未曾和她說過一句話。我就是在想念她的這段期間,寫下了此闋協奏曲的慢板樂章。」——《蕭邦》,野村光一著(美樂出版社)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甚緩板(Larghetto)第二樂章,有人把這個無比綺麗的樂章叫做「愛人的畫像」。這個樂章充滿著蕭邦對初戀情人的思慕,這位夢中情人就是就讀華沙音樂院聲樂科的學生康絲坦斯嘉(Konstancja Gladkowska)。此樂章的演奏形態以類似夜曲的形式,在簡單、搖曳式的伴奏下唱出如詩般充滿情感的旋律,展現出蕭邦初戀的美麗情緒,而這如夢般寧靜的氣氛,在中段的戲劇化轉折,展現出更強烈的氛圍,不久再趨平靜,最後結束在平靜尾奏之中。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是五年一度的國際鋼琴比賽,於著名音樂家蕭邦的故鄉—波蘭首都華沙的國家愛樂廳舉行,可以說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鋼琴比賽,能在比賽中獲得冠軍的人,也會獲得非常高的關注度。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每屆頒發六項大獎及特別獎,賽事的特色是,評判會根據參賽者的實際表現來評定獎項。若他們認為某一獎項無人有足夠資格獲獎,便會從缺,而不會有遞補者。


版本比較
※因為本文是同時介紹兩首鋼琴協奏曲,所以版本選擇都有收錄的。


阿圖爾·魯賓斯坦(波蘭語:Artur Rubinstein,英語:Arthur Rubinstein,1887年1月28日-1982年12月20日),美籍波蘭裔猶太人,著名鋼琴演奏家,生於波蘭羅茲,是20世紀最傑出、也是「藝術生命」最長的鋼琴家之一,常被世人尊稱為「魯賓斯坦大師」(Maestro Rubinstein)。

魯賓斯坦是蕭邦音樂的最佳演繹者之一,他那如火般的熱情和詩意的情感抒發非常適合於蕭邦音樂的演奏。在古典樂曲方面,他的演奏傾向於形成氣勢磅礴的效果,並沒有沉迷於矯揉造作的風格,他演奏的莫扎特、貝多芬、舒曼和布拉姆斯的作品的確非常鼓舞人心。

說起魯賓斯坦的技藝,他並非技巧派的鋼琴家,但是卻有著絕佳的音樂性,在某些時候,雖然會有失誤,但是他處理音樂線條的手法卻是廿世紀獨一無二的——因此可以說他的「音樂家」成分高於他的「鋼琴家」成分。

提到蕭邦的鋼琴協奏曲,最代表性的版本非魯賓斯坦莫屬了,魯賓斯坦一生曾多次錄製,此版本一直都是最值得推薦的經典錄音,只要聽一聽他所彈奏的蕭邦,便會為他驚人的琴鍵魅力所吸引,無人能夠取代他所樹立的權威地位。

魯賓斯坦的琴音自然純樸,詮釋優雅、莊重、清晰。他的彈性速度(rubato)運用時機經過良好的判斷,使用節制並不突兀,更重要的是,它不會破壞樂想或音樂節奏的前進,魯賓斯坦的每個樂句和音節似乎都有他的目的。

儘管魯賓斯坦的演奏清晰又簡單,但他的演奏也很有力量,具有一定的威嚴。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音場寬廣,鋼琴音粒紮實鏗鏘,圓潤又甜美,光澤很棒,魯賓斯坦的鋼琴在管弦樂團之前絕對是整個舞台的中心,然而一進到整個樂團的合奏段後顯得有點薄弱,鋼琴和樂團之間的交互作用幾乎消失,前後音場不夠分明,有些鋼琴聲會被樂團蓋過,稍嫌可惜,不過到第二樂章的鋼琴獨奏又能展現魯賓斯坦本色。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音量平衡相對好了很多,第二樂章由鋼琴與管弦樂團所共同彈奏的夜曲響起時,讓人感受到聆樂的最大滿足,除了驚嘆依舊是驚嘆,而且在演奏複雜的段落時,魯賓斯坦仍可唱出明晰而細緻的聲部織體,在樂句中精巧地調配節奏,呈現出微妙而富有生命力的呼吸感。

雖然本錄音的聲音和平衡方面問題會影響原本不錯的表現,但是魯賓斯坦的詮釋盈滿著熱情與對生活的關愛,不流於過度甘美濫情的彈奏,盡顯蕭邦音樂的浪漫美感。

注:Living Stereo重新發行的本輯SACD版本,比起母帶在噪訊與動態的處理更為優秀,音樂的純淨度更高,流暢度大幅度提升,如果您還沒擁有這張魯賓斯坦的名盤,考量價格相去不遠,請直接收藏SACD版本。

克里斯提安·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1956年12月5日-),出生於波蘭扎布熱,曾於1975年獲得第九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及魯賓斯坦「金鈕扣」傳人的殊榮,是現今公認世界上最傑出的鋼琴家之一。

齊瑪曼以詮釋古典、浪漫時期的作品最受好評,他擅長演奏舒伯特、貝多芬、蕭邦、葛利格、布拉姆斯與李斯特的作品。合作過的指揮家則包括卡拉揚、伯恩斯坦、普列文、阿巴多、海汀克、巴倫波因、小澤征爾等。

在歷來的多位蕭邦鋼琴大賽首獎得主中,齊瑪曼算是事業發展相當輝煌的一位:他的演奏不但技術輝煌,而且理念深沉。錄音品質數十年一貫地優良,合作指揮家與音樂家、演出音樂廳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智慧才藝兼具的他,多年來更精於探索研究各種樂譜的內涵,反映在精湛無比的演奏中,是位非常典型用腦思考的音樂家。

齊瑪曼在DG留下了兩張著名的蕭邦鋼琴協奏曲錄音,分別是1978-1979年朱里尼指揮洛杉磯愛樂樂團及1999年齊瑪曼邊彈邊指揮波蘭節日管弦樂隊的現場演出(為紀念蕭邦逝世150周年,齊瑪曼於1999年創建了這支樂團),兩個版本各有獨特之處,不過我自己比較喜歡1978年的版本,這裡選擇此版本作為主要介紹。

1978-1979年與朱里尼合作的蕭邦兩首鋼琴協奏曲錄音(其中第一號是音樂會實況錄音),齊瑪曼在彈奏技巧上顯得相當輕鬆,或許這與他正值青年時期有關,演繹風格青春純情,精彩而富有活力,戲劇性的演奏、充滿能量的節奏感以及廣泛的動態變換,同時保持著節奏的悠閒與圓潤。我尤其喜歡齊瑪曼詩意般的慢板樂章,沒有矯揉造作,像是沐浴在春天夜晚的月光下,優雅高貴又富有光彩。

朱利尼麾下洛杉磯愛樂樂團的協奏優雅且充滿信念,銅管樂器組和弦樂器組的運用及平衡感更勝1999年版,例如當鋼琴過渡時大提琴的優美表現,很少能感受到指揮和獨奏者也在同一思想中進行交流對話的演出,雖然齊瑪曼此次的演奏並非大膽的革新,但我相信在這裡他只是讓蕭邦的音樂為自己說話,個人認為此輯很貼近作曲家的精神,並將在未來繼續成為蕭邦協奏曲的基準,強烈推薦第一次接觸的樂迷聆聽。

另外提一下1999年齊瑪曼邊彈邊指揮波蘭節日管弦樂隊的現場演出版,此版本整體速度非常慢,和我們以往聽到的蕭邦是如此的不同,第一樂章居然用了24分25秒,相比他20年前的速度,足足慢了5分鐘,是我聽過最慢的演奏。此外齊瑪曼的表現趨近內斂而陰柔,予人低語沈吟、蕭瑟落寞的感覺,誇張的停頓比比皆是,在這首協奏曲中,獨奏家和樂團之間缺少了親密的互動,且沒有顧及整體曲子的平衡。

特別是在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中,齊瑪曼考究的慢節奏和過度內省的演奏方式反而擦除了鋼琴的亮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Larghetto)同樣也是太慢了(11:06),與魯賓斯坦的8:34和特立獨行的富蘭梭瓦(Samson François)8:34比較起來都慢了許多,和1978年的演繹相比,這版本給人的印象是更為壓抑和黯淡無光,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感受,推薦讀者還是兩種版本都聽聽看,或許會有和我不同的想法。

拉法爾·布雷查茲(Rafał Blechacz,1985年6月30日-),是波蘭古典鋼琴家。

他在2005年的第十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首獎,截至2005年,他是唯一一個同時囊括全部獎項,包括:波蘭舞曲、馬祖卡舞曲、協奏曲、奏鳴曲等最佳演繹獎以及觀眾獎的大滿貫得主,有如鋼琴詩人蕭邦再世,也是主辦國在鋼琴家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得金獎30年後重奪此項比賽的冠軍,轟動一時,成為波蘭人心目中的英雄。評審們為了強調他的卓越表現,還決定該屆大賽亞軍從缺,只頒發季軍及之後的獎項。

布雷查茲在得獎後,自我要求十分嚴謹,每年控制音樂會場次,以確保每場演出的品質。他為了琴藝更加精進,平時不斷密集的練習,除蕭邦之外,也積極擴充其他作曲家的曲目。由於他對藝術的堅持與執著,每一場演出從來沒有讓樂迷失望過,因此更贏得樂界對他的高度評價。

布雷查茲不只對鋼琴饒富興趣,還去攻讀了波蘭托倫哥白尼大學哲學系的博士學位,他對於形而上學、美學及音樂哲學都充滿興趣,論文也將以蕭邦與巴哈的音樂當成研究主題,他認為,「這跟智力有密切關係,但我覺得重要的是,這豐富了我對於音樂的理解」。

布雷查茲在這張專輯的演奏時間,以第一號第一樂章(20:50)來說,比阿格麗希(19:11)、齊瑪曼(20:01)、魯賓斯坦(19:42)等知名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演出都要長,他傾向透過較慢的節奏與速度,刻畫音樂細節與張力、高潮的設計與整體架構的規劃。

他使用密集但不流於突兀的彈性速度,放入濃重的愁意以詮釋蕭邦的詩意,彈性速度運用在對休止符的處理,營造出能歌唱、情緒起伏和呼吸相配的樂句。溫柔細緻的歌唱層次呈現音樂的氣氛,左右手聲部的均衡處理展現強大技術,鋼琴音色在明亮之餘,仍具一定的厚實感,尤其是在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中的細微情感變化深得我心,在搖曳的伴奏下唱出如詩般優美的旋律。

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甚少參與蕭邦協奏曲錄音,本次合作已是一項賣點,其表現也確實不枉頂級樂團本色,老指揮森姆可夫(Jerzy Semkow)認真對待年輕獨奏家的伴奏,避免了大牌指揮家過度膨脹,具備安定感與高清晰度的弦樂部分,且不掩蓋獨奏者的風采,聽來確實享受。

此版本雖然不是以激昂熱情著稱,但若是喜歡蕭邦獨奏曲浪漫憂鬱的氣質與細緻醞釀的樂句,極力推薦此輯。


阿列克西斯·懷森伯格(Alexis Sigismund Weissenberg,1929年7月26日-2012年1月8日)是保加利亞出生的法國鋼琴家。

在懷森柏格於2012年過世時,《紐約時報》為他撰寫的訃聞封他為「冰與火的鋼琴家」,當然這標題部份借用了美國當時最轟動的HBO電視劇和小說「冰與火之歌」的字眼,但這個標題的借用卻不是單純的套用流行公式,而是非常正確的點出懷森柏格作為一代超技演奏家特有的雙重演奏性格:冷熱對比,其演奏風格是寬闊幅度與精湛技巧的結合,合乎邏輯與熱情。1996年指揮大師卡拉揚邀請懷森柏格合作,將原本計劃合作拍攝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里赫特換掉,這可見卡拉揚對懷森柏格的評價之高。

「我認為蕭邦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這是什麼血與火的東西?」懷森伯格的蕭邦並不適合入門者,但確實有他的粉絲,至少就作曲家的身份而言,這的確是蕭邦,但不是魯賓斯坦那種高貴、富有詩意的蕭邦。懷森伯格演奏的音調冷峻,他將強大的技術毫不妥協地展現出來,幾近殘酷。

他演奏的第一號協奏曲時間比其他版本長了點,第一樂章具有蕭邦所要求的威嚴和有節奏的力量,清晰明了,從不陷入過分強調或感傷,彈性速度使用始終保持機智,不過在第二樂章聽起來有點咄咄逼人,並且他的動態變換不夠廣泛,缺少了音樂詩意和抒情含意。第二號協奏曲的慢節奏再加上終樂章的速度,反倒聽起來有點奇怪。

史克羅瓦契夫斯基(Stanisław Skrowaczewski)指揮下的巴黎音樂院管弦樂團提供了醇厚的伴奏,細膩的銅管,清晰而勻稱的低音線條,緩慢而持續的弦樂充滿活力,與懷森伯格演奏的冷淡色彩和強勁力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儘管這是1967年的錄音,在1992年的母帶重製後音響效果表現不錯,鋼琴聲相當靠前,管樂部分不會混濁,若是聽不慣蕭邦熱情美感的樂迷可能會喜歡懷森伯格如時鐘般乾淨的聲音,考慮到價格不高,此張獨特風格的錄音也是可以收藏。


克勞迪奧·阿勞(Claudio Arrau,1903年2月6日-1991年6月9日),智利鋼琴家。自幼有神童之稱,曾到柏林求學,後定居紐約,持續其國際鋼琴大師的演出生涯,譽滿全球。阿勞的演奏曲目範圍十分廣泛,從巴洛克到二十世紀的作品均有獨到的建樹,是德奧音樂作品的權威演奏家之一。

阿勞師承浪漫樂派鋼琴大師李斯特弟子馬丁·克勞澤(Martin Krause)門下,「李斯特的嫡傳弟子」、「貝多芬的繼承人」等美譽亦不脛而走。阿勞是少數可以在德奧嚴肅曲目(貝多芬、布拉姆斯)和浪漫派曲目(蕭邦、李斯特)都可以做出典範級演奏的鋼琴家,在演奏時對每一個音的專注與經營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對於樂句的琢磨與思考往往會讓聆聽者忘了時間的流動。阿勞的琴音透明高雅、優雅細膩,在每首曲子中的每個音符,都做足了豐富的表情。

即使地位如此崇高,阿勞的技藝高絕卻從不炫耀,他的演奏也很少讓人聯想到超技,其觸鍵深重,音色沉滯凝重,有人形容像是在彈管風琴。這樣的特質,尤其可從他的蕭邦彈奏聽出來。

這張錄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那時阿勞可能已經過了演奏家的巔峰,然而,通過對音樂結構更純粹的理解,他為蕭邦的傑作帶來了更深層的詮釋——他從蕭邦優美的旋律中汲取了高貴和豐富的色彩,並在音樂處理上注重架構的合理呈現,阿勞同時也是音域平衡的大師,他對鋼琴從高音到中低音之間平衡感的掌握,讓鋼琴的聲音更具交響性。

阿勞的演奏方式給了我們啟發,他將熱情與高貴相結合,從他手中,憂鬱的音樂散發出耀眼而英勇的光芒,他的蕭邦就像是深海裡的螢光,又像藍得無法被看透的寶石一般,有一種極致的優雅,維持音樂育有陰暗面的同時,卻不讓自己跳入耽溺怨艾,回歸正向情緒。

儘管從中年起阿勞的演奏速度漸慢和刻意的慢節奏可能不適合所有人,但他還是擁有細微變化和內在信念的大師,他的蕭邦演奏總是經過深思,而且其概念往往是條頓族式的而非拉丁、高盧或是斯拉夫式的,這樣的彈奏無疑與那種沙龍式的蕭邦彈奏大相逕庭,樂句間的停頓中似乎充滿了深刻的哲思。

在殷巴爾(Eliahu Inbal)的引導下,倫敦愛樂樂團的合奏清晰,法國號和低音管表現突出,樂團厚重的音色與阿勞的琴聲相當合拍,他對音樂情緒和進退取捨之間所拿捏的彈性,會讓我們隨著他的音樂沉思,他的穩重與深沉讓我們跳進他哲思的深淵,就像一位老人的自我告白:阿勞在這裡,以自己的親身演奏,告訴我們他的「蕭邦」。

瑪塔·阿格麗希(西班牙語:Martha Argerich,1941年6月5日-),阿根廷鋼琴家,第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首獎得主,當代最偉大的鋼琴大師之一,精彩的詮釋不僅為她博得「鋼琴女王」的美譽,更是樂迷心中不朽的典範。

阿格麗希無疑是當前活躍於國際樂壇的女性鋼琴家裡,最具有女王氣質的一位。她被英國《留聲機》形容為「無疑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以如液體火焰般的鋼琴演奏精技,以及具有獨特豐富想像力的活力聞名」。她的音樂生涯也屬於「非傳統路線」:1957年獲得義大利波札諾與日內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國際事業也開始起飛之際,她卻在1960年選擇退隱,直到1965年贏得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才又回到國際樂壇。

縱橫樂界半個世紀以來,阿格麗希當之無愧可以用「活傳奇」來形容。從年輕時期到現在七十多歲,她總是不修邊幅,披著一頭註冊商標似的散亂長髮,演奏風格狂放不羈,特異而豪邁。

阿格麗希在1998年與杜特華錄製的蕭邦兩首鋼琴協奏曲,曾經獲得1999年四月份的《留聲機》雜誌「本月最佳錄音」。這不是她第一次錄製蕭邦的協奏曲,早在七○年代以前阿格麗希就已經灌錄過相當知名的第一次錄音,時隔將近30年,她在第二任前夫杜特華的指揮下,再度探訪這套曲目。

阿格麗希的演奏方式簡直自成一家,她能夠遵循自己的直覺,演奏激烈而衝動,展現了與生俱來的音樂天分。當她在1990年代後期以協奏曲獨奏者的身份回到音樂會舞台時,比以前多了成熟的風韻,但仍然能夠像貓一樣自由和敏捷地奔跑,演奏充滿了詩意與幽默感。

阿格麗希的鋼琴在整個演奏過程中佔據著主導地位,杜特華設法提供了親密的協奏,使阿格麗希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做任何事情。這種即興演奏的表現令人嘆為觀止,例如,第一號協奏曲的第一樂章中充滿活力的爆發感,第二號協奏曲慢板樂章美麗而優雅的音符,就好像音樂是當場創作的一樣。

美中不足的是EMI的鋼琴錄音有點黯淡,不過瑕不掩瑜,流暢的技巧與音色變化,讓阿格麗希豐富的樂思恣意發揮,最後這張CD選擇在1999年蕭邦逝世150周年發行,在音樂和技術層面上,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結語

「鋼琴出現僅有形體,直到蕭邦降世才有了靈魂。」—焦元溥

蕭邦除了少數的大提琴曲與聲樂曲外,幾乎全是鋼琴曲,因為他認為只有鋼琴才能表現出最純粹的浪漫。聽眾很少不為他那優美而富文學氣質的音樂所吸引,也難怪有「鋼琴詩人」的美稱。其鋼琴作品有兩種特質:一是散發出與眾不同的詩意,二是因他熱愛祖國波蘭,在作品當中反映出濃厚的民族性格,而被後世譽為「愛國鋼琴詩人」。此外他的作品表現出獨步當代的作曲技法,更是其他人所無法仿效的。

蕭邦一生雖僅有短短的39年,卻留下了許多不朽的經典鉅作。舒曼曾形容蕭邦的音樂是「藏在鮮花下的大砲」,即是盛讚他蘊含在優美音符之下,那強盛的情感爆發力。大師魯賓斯坦則表示:「他的音樂是人類溝通的共同語言。當演奏蕭邦的作品時,我知道我直接說到人們的心坎裡了。」(His music is the universal Langua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When I play Chopin I know I speak directly to the hearts of people.)

蕭邦的兩首鋼琴協奏曲中,雖然鋼琴主奏部分精采絕倫、美到令人沉醉無法自拔,但是其貧乏的管弦樂法以及配器法,常遭人非議。一些批評家認為蕭邦所寫的管弦樂部分是枯燥乏味的,不過也有其他人認為管弦樂部分是為了配合鋼琴的聲音經過精心設計的,並且編曲的簡單性與和聲的複雜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蕭邦對音樂史發展上的貢獻,最重要是在鋼琴音樂方面。由於他天生有著一雙極為靈巧的手,不時地研究新的鋼琴彈奏技巧,並且在創作的時候不斷把豐富的樂思注入作品之中,使得他的作品逐漸突破了傳統的約束,另外發展出兼具美感的複雜彈奏手法,鋼琴音樂便在他的努力之下,得以呈現出多變的面貌,其浪漫的獨創性以及極高的藝術價值,使得作品不僅膾炙人口,更將音樂化為力量與意志,展現直指人心的絕美境界,成為所有鋼琴家的必備曲目。


其他推薦版本

1. Emil Gilels, Eugene Ormandy,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1965)
2. Evgeny Kissin – Chopin: Piano Concertos No. 1 & 2 (1984 Moscow Concert)
3. Van Cliburn, Eugene Ormandy,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 Chopin Concerto No. 1 (1989)
4. Murray Perahia, Zubin Mehta, 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Chopin: Piano Concertos Nos. 1 & 2 (1990)
5. Martha Argerich, Claudio Abbado,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Chopin & Liszt Piano Concerto No.1 (1968)
6. Ingolf Wunder, Vladimir Ashkenazy - Tchaikovsky & Chopin Piano Concertos No.1 (2014)
7. Bella Davidovich, Neville Marriner -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 2 (1982)
8. Nobuyuki Tsujii, James Conlon, Fort Worth Symphony Orchestra -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Etudes Op.10 (2010)
9. Samson François, Louis Frémaux, Orchestre National de l'Opéra de Monte-Carlo – Chopin: Piano Concertos 1 & 2 (2000, 非常獨特的版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