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2023/10/30《賦格的藝術-卡薩爾斯四重奏之夜》

卡薩爾斯四重奏(Cuarteto Casals)是一支備受讚譽的西班牙弦樂四重奏團體。該團創立於1997年,在得到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的遺孀同意之後使用此名,由小提琴家阿貝爾.托瑪斯(Abel Tomàs)、小提琴家薇拉.瑪提涅茲(Vera Martínez Mehner)、中提琴家約翰森.布朗(Jonathan Brown)和大提琴家阿瑙.托瑪斯(Arnau Tomàs)組成,2000年獲得倫敦國際弦樂四重奏大賽首獎,2002年獲得漢堡國際布拉姆斯大賽首獎,一躍而為歐陸最頂尖的弦樂四重奏團。


卡薩爾斯四重奏是第一個享譽全球的西班牙弦樂四重奏團。除了演出與錄音之外,四位成員皆任教於加泰隆尼亞高等音樂院。加泰隆尼亞政府頒予他們「加泰隆尼亞文化大使」頭銜,以表彰他們的文化貢獻,他們甚至曾經隨著西班牙國王參加外交巡訪,獲頒西班牙國家音樂獎。


為紀念他們創團25周年,這次到訪台灣帶來巴赫最後遺作《賦格的藝術》,與海頓和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作品,卡薩爾斯四重奏以其出色的音樂演繹、精湛的技巧和對細節的關注而聞名,他們對廣泛的作曲家和音樂風格進行了精心的研究和演繹,包括巴赫、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巴托克等,演奏風格兼具情感和技術的平衡,給人深思和感動。




§


這兩周瘋狂聽音樂會,接續著上周《音樂的奉獻》,這次卡薩爾斯四重奏帶來巴赫的最後一部鉅作《賦格的藝術》,其結構嚴謹之餘又不失理性之美,成為後世許多作曲家的學習對象兼靈感來源,可說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對位技法作品。


現存最早的草稿,內有15個賦格以及4個卡農(最後一首賦格未完成),巴赫只對第18號賦格註明使用的樂器,其他沒有特別註明,所以在現代有小樂團、管風琴或鋼琴及四重奏演奏的版本,這次卡薩爾斯四重奏演出其中8個賦格。


開場巴赫《賦格的藝術》由第一小提琴的拉出D小調主題,接著第二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陸續加入,由其他聲部以不同的調式進行模仿,逐漸構成了巨大、壯觀的世界,卡薩爾斯四重奏果然沒有讓樂迷失望,他們四個人、四個聲部,屏氣凝神一個音一個音建構出多聲部的紋理和精緻的結構,透過現場的空間與空氣震盪,全場觀眾彷彿進入了另一個時空,每個聲部都展現出最佳聲響,綿密交織,層層堆疊,創造出好像飄逸在教堂中的音色,讓我不由得肅然起敬。


儘管我聽了很多次都覺得《賦格的藝術》的音樂性不是很高,但從這個簡單的D小調主題開展的樂句,透過縝密的複音技法,以轉位、逆行、倒影等各種手法,宛如迷宮般極盡變化地將賦格的技法發揮到淋漓盡致,簡直是「用數學寫出美麗的音樂」,純粹、美麗、不可方物,進而達致神聖的境地,而卡薩爾斯四重奏成員之間的默契好到猶如一體,彼此之間的速度、音量配合,還有聲部進入的時間點毫無誤差,是我至今聽過最完美的合奏,他們完美地控制了聲音的優美和紮實,展示了精確的呼吸技巧,創造了非凡的包圍感與張力,而不失一絲抒情。


——聽眾被催眠了。
直到8首賦格全部演奏完畢的片刻後,所有聽眾才意識到樂曲已經結束。


§


上半場第二部作品—海頓:A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20之6,具有海頓音樂中常見的明亮、樂觀的個性。調性是A大調,突顯了主奏小提琴的最高和最明亮的音調。


他的終樂章是賦格曲,包含三個主題。與該組作品中其他賦格曲一樣,這首曲子始終保持低沉的聲音,直到接近尾聲時才進入強音。然而,與其他賦格曲不同的是,這首曲子沒有強調戲劇性,主要是維持在大調及保持樂觀的性格。

海頓早期的弦樂四重奏格局是把小提琴當作獨奏樂器,其他三件樂器只是和聲伴奏的角色,但從這組6首的作品20開始,海頓平等的對待四件樂器,更增添了弦樂四重奏的豐富性與迷人魅力。這組完成於1772年的作品,雖然同樣採用了「嬉遊曲」的名稱,但格局卻已完全跳脫早期「嬉遊曲」的範疇,中提琴與大提琴的角色更形重要,也同時有獨奏的部份,與小提琴的表現等量齊觀。其中有三首的終樂章採用賦格的形式,但並不是巴洛克時期的「賦格」,而是多部的複對位形式,可以看出作曲家在此一曲式上的多方嘗試。海頓的出版商Johann Julius Hummel或許嗅出這組作品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將這套作品命名為「太陽」,象徵著這種全新曲式的黎明到來,即將開創出全新的局面。


§


音樂會上半場演奏巴赫:賦格的藝術,BWV 1080與海頓:A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20之6時,第二小提琴手Abel Tomàs坐第一小提琴位子,下半場貝多芬才由第一小提琴手Vera Martínez Mehner坐回本位。這兩人的琴風,一個輕巧秀逸,一個沉靜圓融,古典、巴洛克的曲目與浪漫派的曲目,需要兩種風格的體現,使得這樣的分工格外有意思。同時,他們在演奏巴赫與海頓的曲目時使用巴洛克琴弓,而演奏貝多芬時,他們選擇貝多芬那個時代的琴弓,並不是現代琴弓,算是巴洛克弓與現代弓之間的過渡種類。最後兩首安可曲使用的就是現代琴弓。這樣的細節與講究讓人敬佩。




§


下半場的貝多芬:C大調第九號弦樂四重奏,作品59之3,是貝多芬弦樂四重奏中最有王者風範的,有人稱之為「英雄四重奏」,是作於1808年的Op.59三部絃樂四重奏中的第三部。它綜合了Op.59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對外與對內拓展,成為三者中最為出色者,而且開放了三把提琴樂器「各自出頭當主角」的空間,尤其是末樂章,表現出當時貝多芬登峰造極的作曲技巧。


第一樂章,激昂的第一主題是由第一小提琴給solo提示,並主導整個樂章的發展,在發展部中,第一主題有五彩繽紛的發展,在再現部中又通過變奏等手法,形成壯麗的高潮。


第二樂章,以大提琴的撥弦為伴奏,第一小提琴奏出憂鬱而內省的旋律,兩小節後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也加入,揮之不去的搖曳節奏,相伴其他樂器的哀戚主題。


第三樂章是優雅的小步舞曲,這樂章接在情緒較灰暗的第二樂章之後,對比之下,有溫柔可愛的感覺。中間樂段為F大調,清晰而有節奏感,雖然不長,但在有衝擊性的第四樂章之前,這樂章給人一段放鬆的時間。在尾聲部後直接進入第四樂章。


最後一個樂章的賦格,則讓暗啞的中提琴率先帶出主題,然後依第二小提琴、大提琴、第一小提琴之次序登場,形成很有緊張感的樂段。在這樂段裡,當一件樂器在演奏主旋律時,其他樂器就讓他盡情發揮,並快樂地享受音樂。只把8分音符有規則的排列,就能形成這麼宏大的音樂,真令人嘆為觀止。


發展部則使用主題的倒影等,做各種發展。到再現部,賦格主題加上對位旋律,音樂更為高昂,最後進入以和弦形成的尾聲部,堂皇地結束全曲。


卡薩爾斯四重奏演奏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剛好展現了這4位獨奏家各自的音色與個性,他們的賦格,更非只強調炫技的速度感,合奏時,彼此間找出一種最適當的距離,相襯極大化每個人的聲色。他們的貝多芬是比較熱情的演繹,各聲部的競爭、張力時而輪番上陣,時而結合推進,4把樂器的音色交錯,營造出極為瑰麗的境界。


這首弦樂四重奏我聽得很入迷,直到第四樂章的「賦格」,我才驚覺這場音樂會的主題其實是「賦格」,而不是特別指定為巴赫《賦格的藝術》。


以巴赫《賦格的藝術》開場,繼之以海頓:A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20之6的第四樂章賦格居中,最後以貝多芬:C大調第九號弦樂四重奏,作品59之3終樂章的繁複浪漫化賦格做為結尾。


這讓巴洛克的總結(巴赫)與古典主義的高峰(海頓、貝多芬)三位大師隔空對話,三種典範的賦格表現手法,產生非常有趣的對照。讓聽眾得以心領神會,一種音樂形式,可以如何產生不同的意趣與哲思。


——這才是給觀眾完完整整的「賦格的藝術」!




§

今年聽了很多場音樂會,也包括我聽了5年古典音樂的經驗,聽遍了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的重要作曲家,回到了巴洛克時期,才逐漸發現了巴赫的偉大之處。俄羅斯鋼琴家Daniil Trifonov說:「巴赫儼然是一個傳奇人物,一位站在顛峰、凡人觸不可及、無法比擬的天才……其創作力的來源無疑是來自他那對音樂充滿的靈魂。巴赫身處在那個啟蒙運動尚未發生的時代,音樂創作被視為一種奉獻行為,是揭示自然規律的一種手段,凡人得以窺探和解構上帝的法則及宇宙萬物之奧秘。」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2023/10/26《古樂復興的微光:微光古樂集 x 巴洛克小提琴先驅—席捷斯瓦.庫伊肯Sigiswald Kuijken》 ​

「每個人都該要有自己自由的品味,而我們應當捍衛音樂品味的自由意志,這是這個世界和人間之所以美好的地方。」--席捷斯瓦.庫伊肯Sigiswald Kuijken


歐洲的古樂復興運動從60年代如火如荼發展至今,在歐、美、日已成為顯學,而這些都要歸功於古樂復興之初的重要古樂家們。在當時古樂器分別的代表人物有巴洛克大提琴家畢斯瑪(Anner Bylsma)、大鍵琴家雷翁哈特(Gustav Leonhardt);而巴洛克小提琴最重要,乃至於啟迪當今巴洛克小提琴世代的標誌性人物,便是來自比利時的席捷斯瓦.庫伊肯(Sigiswald Kuijken)。


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為台灣古樂復興運動平台暨古樂團,2019年成立於台北,聚集了台灣與亞洲的新生代古樂新秀,成員們畢業於歐洲各大國立古樂院系,古樂團用仿古樂器演奏,以嚴謹的文獻考究技法演奏綜觀西洋歷史的音樂,包含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與巴洛克時期至古典時期的音樂。


這個古樂團我追蹤了很久,他們的Facebook和YouTube頻道更新的很勤勞,雖然觀看數不高,仍很用心的製作每一個節目,當我前幾個月看到他們邀請到席捷斯瓦.庫伊肯來台演出,馬上就購買了門票。


《曲目》
1. 尚-瑪麗.勒克萊爾:第二首娛樂曲-序曲,作品8
Jean-Marie Leclair (1697-1764): Deuxième Recréation de Musique, Op. 8, Ouvertüre
2. 格奧爾格.菲利普.泰雷曼:G大調四重奏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Quartetto in G Major, TWV43: G2
3.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音樂的奉獻,BWV1079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Musikalisches Opfer, BWV1079
4. 法蘭索瓦.庫普蘭:萬國合奏曲-帝國組曲
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 : Les Nations, lll. L'Impériale (Dances)
5. 安東尼奧.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Cello Concerto in D Major, RV403
6.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第二號B小調管弦樂組曲,BWV1067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Orchestral Suite No. 2 in B minor, BWV1067

這次帶來了一連串巴洛克音樂,由於這時期的音樂我接觸不多,所以只能以純欣賞與學習的角度來聆聽,以下分享一些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曲目。


2. 格奧爾格.菲利普.泰雷曼:G大調四重奏
I.緩板/快板/緩板 II.甚快板/中板- III.莊板 IV.甚快板


大巴赫四歲的泰雷曼(1681-1767)是位非常多產的德國作曲家,自學多樣樂器與作曲,深諳義、法、德、波蘭等多種風格,在作品中表露無遺,曾在萊比錫、法蘭克福、漢堡等地擔任當地樂團要職,豐富了這些城市的音樂文化,並創刊德國第一本音樂雜誌《忠實的音樂大師》(Der Getreue Music-Meister, 1728),對於當代品味有著極敏銳的嗅覺。


泰雷曼的室內樂作品充分展現出他對各項樂器的熟稔,1733年他在漢堡出版了巴洛克晚期的音樂鉅作之一《餐桌音樂》(Musique de Table) ,總共18套曲子分成三大製作(Production),每部製作都依循著整整齊齊的架構—序曲組曲、四重奏、協奏曲、三重奏鳴曲、獨奏奏鳴曲和一首「結論」,百科全書式地納入十八世紀初流行的各種風格與器樂型式,甫推出就有大量的訂閱者(包括人在英國的韓德爾),可見在當時非常叫座。

本次演出的G大調四重奏出自《餐桌音樂》的第一部製作,長笛、雙簧管和小提琴一搭一唱、互相應和,這首曲子的編制雖然是本次6首中最小,但旋律優美、節奏輕鬆,是第一次聽就算不懂也會覺得愉悅的音樂,作為當時貴族和中產階級用於宴飲招待及節日慶祝的「宴席音樂」,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3.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國王的主題」-《音樂的奉獻》三重奏鳴曲,BWV1079
I.廣板 II.快板 III.行板 IV.快板


上半場的壓軸就是巴赫《音樂的奉獻》,小提琴家很貼心的為觀眾們講解了這首音樂的由來,並示範了一段「國王的主題」,預告著在接下來的樂章中會一直聽到它。


《音樂的奉獻》這部作品的根源是巴赫與當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II, 1712-1786)的一場會面。這場會面的重點不再是喜歡吹長笛的國王與在宮廷任職的巴赫兒子的合奏,而是國王給「老巴赫」的考驗。巴赫當時以鍵盤即興演奏聞名,國王於是給了一段有著半音下行的困難主題,要他當場即興一段賦格。回到萊比錫後,巴赫花了兩個月將「國王的主題」正式地寫成樂譜並出版,即為這部《音樂的奉獻》,包含兩首賦格(Ricercar)、一首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以及十首各種不同類型的卡農(Canon),它與《賦格的藝術》成為巴赫晚年對位藝術的偉大豐碑之一,是音樂史上的曠世巨作。


由於時間的關係,不能完整的演奏《音樂的奉獻》,所以選擇其中的一首以長笛為特色的三重奏奏鳴曲。


這首三重奏鳴曲,是曲集中唯一署名演奏樂器的曲子,指定給巴洛克小提琴與巴洛克長笛,而這首曲子也被公認為巴洛克長笛最艱難的曲子,微光古樂集與席捷斯瓦.庫伊肯演奏此作品,有著紛繽的樂器色彩變化,自由不受拘束的節奏、句法、旋律線條的交織,相當細緻的漸層效果的處理。


如此的演奏,擺脫了一般巴赫詮䆁的比較一板一眼、過度的刻板、嚴肅。一開始,當長笛家獨奏出「國王的主題」時,已洩露出這種自由主義的傾向,不僅樂音奔放,技巧也十分高超;緊接著席捷斯瓦.庫伊肯的獨奏,以及後面的一段段各式各樣的重奏,更加的將這樣的傾向,逐漸渲染開來,使得這部原本不太容易欣賞的對位音樂,喚發著迷人的效果與十足的魅力。


如同庫伊肯所說:「不需要去『詮釋』,而是平時吸收精進各種人文知識和學養,然後靜下心來讀譜,自然會找到自己的答案來演奏巴赫的曲子。」庫伊肯於不同的變奏與和聲中探討不同的演奏可能性,不只是提到文獻同時也跳脫文獻與規則的框架尋找自由度和品味,這也是古典音樂之所以有趣的地方。


5. 安東尼奧.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I.快板 II.有精神的行板 III.快板


以《四季》小提琴協奏曲聞名的韋瓦第(1678-1741)是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曾在威尼斯集修道院、孤兒院和音樂學校於一身的皮耶塔慈善醫院(Ospedale della pietà)擔任教師。韋瓦第留下了將近五百首的協奏曲,其中一部分就是為慈善醫院收容的女童所寫的。身為一位小提琴大師,韋瓦第創作的大提琴協奏曲竟也多達36首。


本場音樂會中席捷斯瓦.庫伊肯以「肩上大提琴」(Violoncello da Spalla)來演繹大提琴的部分,在音樂開始前庫伊肯手握麥克風為觀眾們講解這把樂器的由來,韋瓦第這首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的手稿標題為「Concerto per Violoncello」,他認為韋瓦第、巴赫這些同時代作曲家作品中的「Violoncello」應指肩上大提琴而非大提琴,因為有些樂段在大提琴上演奏若不用拇指把位(十八世紀晚期才出現)幾乎不可行,且韋瓦第所處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不乏Caldara、Bononcini等肩上提琴樂手。


韋瓦第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由庫伊肯使用肩上大提琴擔任獨奏,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能清楚聽見他的聲音,有點介於中提琴和大提琴之間,低音沒有大提琴這麼低沉,高音也不會像小提琴那麼刺耳,有時聽起來像低音管,而他的共鳴方式有點像吉他,而韋瓦第的音樂果然是通俗易懂,旋律優美引人入勝,第一、第三樂章精神抖擻,第二樂章獨奏樂段在大鍵琴的伴奏下,更能展現肩上大提琴質樸又富色彩的低吟。


6.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第二號B小調管弦樂組曲,BWV1067
I.序曲 II.輪旋曲 III.薩拉邦舞曲 IV.布雷舞曲V.波蘭舞曲/變奏 VI.小步舞曲 VII.諧謔曲


這場音樂會最後以巴赫一套完整的組曲作為壓軸。


相較於真正用於宮廷舞蹈伴奏的舞曲,巴赫在這套組曲中所創作的是織度更加豐富的「風格化舞曲」(Stylized Dances):以附點節奏彰顯宏偉堂皇的序曲 (Ouverture),承襲自路易十四宮廷發展出來的法式序曲,在雍容大度的兩個附 點音符樂段中間,穿插一段長笛帶出速度較快的賦格;有著ABACA結構的輪旋曲(Rondeau),巴赫巧妙讓音樂從後半小節開始,讓它節奏上同時也是一首嘉禾舞曲(Gavotte);源自南美和西班牙的薩拉邦舞曲(Sarabande),傳到歐洲馴化成一種第二拍具有重量、緩慢又優雅的舞曲,並且榮登巴赫創作數量最多的一種舞曲,這首薩拉邦舞曲的長笛與第一小提琴同步,讓曲子呈現出更緊密交織的四個聲部;輕快敏捷的兩拍子布雷舞曲(Bourrée)兩首,以及莊重又不失喜慶的三拍子波蘭舞曲(Polonaise)與長笛旋律加花的變奏(Double),巴赫都使用了「返始」(Da Capo)的ABA三段式結構,這樣的結構到了古典時期成為小布舞曲 (Minuet)和三重奏(Trio)的固定模式,但在這套組曲裡的小步舞曲並未用到;最後一首膾炙人口的諧謔曲,以生動活潑的長笛旋律聞名,有著嘉禾舞曲的節奏(如同前面的輪旋曲),透過緊密糾纏在一起的長笛獨奏和弦樂,調皮地讓兩種舞曲打成一片。


巴赫的管弦樂組曲與布蘭登堡協奏曲常常被收錄在同一張專輯裡,是他的管弦樂代表作品,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巴赫音樂的開始,所以這首曲子對我來講相對熟悉。


樂器編制為長笛、小提琴2聲部、中提琴、固定低音(由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古鋼琴演奏)。在演出前庫伊肯特別介紹了低音提琴家-楊竣元首次在這首使用了裝飾華麗,形狀如同花瓣、聲音厚實的低音維奧隆尼琴(Violone),並放置在椅子上站著拉奏,讓聲響更有共鳴,因為用大型樂器拉奏此曲的技巧困難,所以這在歐洲也實屬少見,很幸運能在台灣看到這樣的編制。


曲中長笛活躍如獨奏樂器,呈現出長笛協奏曲的氣氛。後半連續出現的舞曲部分有許多易於親近的旋律,尤其是最後的滑稽曲(badinerie)是巴赫的樂曲當中尤受歡迎的名曲。


演出時每一位音樂家臉上都掛著笑容,這是這場音樂會最感動我之處,帶給我是許多的能量,身為古樂復興起始巨匠的庫伊肯,即使在今天被稱之為大師享有名氣,但他卻反對學派、奉承獨裁唯一真理,甚至希望不要被稱為「大師」,他對於音樂詮釋不多做要求,甚至不喜歡「詮釋」,讓音樂與我們個人和樂團融為一體,從肩上大提琴到維奧隆尼琴,到各種古樂器的編制和配器,這些是庫伊肯與微光古樂集的巧思,但卻不會給我一種認知「巴洛克音樂就應該是要這樣演奏」或是「這才是『正統的』方式」。


這一晚的演出讓我感受到古樂的各種可能性,讓我回歸到聽音樂的本質,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樂理,純粹欣賞音樂的美,並認識了300年前的人文歷史、樂器演奏方式,最後是席捷斯瓦.庫伊肯80歲的人生中音樂與哲學的對話—「謙卑在音樂裡」。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2023/10/17 低沉的光輝-波特拉與胡榮的俄羅斯大提琴之夜

2023下半年有很多場音樂會,疫情過後許多外國音樂家和樂團陸續來到台灣,我自己就購買了9場,打頭陣的是這場波特拉與胡榮的俄羅斯(作曲家)大提琴奏鳴曲之夜。(非常感謝鵬博藝術推出的6場音樂會套票,讓台灣聽眾能以划算的價格購買高品質的音樂會)


大提琴的曲目對我來說是相對陌生的,所以這場音樂會是個學習的機會,安排了俄羅斯重要作曲家們的作品:普羅高菲夫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19、蕭士塔高維契d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40、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9。



普羅高菲夫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19創作於1949年,前一年,他被「日丹諾夫法令」指控其音樂為「形式主義」,因而面臨大部分音樂被禁止的處境。 然而,他繼續創作音樂,隔年他參加了一場音樂會,欣賞到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奇精彩的現場演奏,不顧禁令地下定決心要為這位才華洋溢的大提琴家譜寫一首大提琴奏鳴曲,於是1949年完成本曲,1950年3月1日於莫斯科音樂院演出,樂譜於1951年出版。


樂曲一開始,普羅高菲夫「不尋常地」使用大提琴最低音域寫作,讓大提琴唱出最深沈的低吟,但並不粗暴或刺耳,隨後鋼琴進入,很快就顯露出了整首奏鳴曲的架構-一條晶瑩剔透、乾淨而悠揚的線條,隨著曲子的發展,引入了更加生動和活躍的節奏,有一種戲劇性的情感。這些段落和主題之間存在著對比,簡單的旋律和織體更加精緻,使這個樂章很吸引人。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波特拉(Christian Poltéra)拉奏的大提琴,是至今聽過的現場音樂會中最美的聲音,他使用的是1711年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Mara”,史特拉底瓦里是義大利最為著名的製琴大師,他總共只製作約30把大提琴流傳後世,所以這把琴可以說是大提琴裡珍品中的珍品,極品中的極品。


”Mara”的聲音表現深沉渾厚而且溫柔,儘管是在國家音樂廳這樣較大的場地中演奏,仍可以聽到飽滿的聲音,還有彷彿能讓時間凝滯般的音色,搭配鋼琴家胡榮選擇的FAZIOLI,晶瑩剔透的高音光澤與大提琴的低音共鳴做出很強烈的對比。


第二樂章非常活潑和俏皮,甚至可說是喜劇的,它有一個抒情且非常寬廣的中心旋律,與第一樂章形成鮮明對比。大提琴和鋼琴之間的快速對話構建了輕快的音樂氛圍,這個樂章在速度和力度上都具有挑戰性,展示了演奏者的技巧和協作能力。


第三樂章有著前兩樂章的一些元素,但似乎旋律和音樂表現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大提琴載歌載舞,當鋼琴伴奏時,大提琴使用清脆的撥奏,整個樂章有許多引人入勝的節奏,在結尾處鋼琴和大提琴和諧一致,大提琴以最低音符結束。


這部奏鳴曲是大提琴音樂中的經典之一,演奏者需要具備技巧和情感表達力,以捕捉其豐富的音樂內容。大提琴在低音區的運用尤其成功,時而歡快,時而抒情動人,同時,聽眾也可以欣賞到普羅高菲夫對音樂形式和結構的巧妙運用,以及他獨特的音樂創作才能。


​§§


蕭士塔高維契d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40於1934年夏末完成,獻給他當時的室內樂伙伴-大提琴家庫巴斯基(Viktor Kubatsky)。這是他第一首大型室內樂作品,避免使用大量的當代手法和浮誇的原創性,取而代之是將古典/浪漫主義奏鳴曲在和聲、形式和表情語彙推展至最佳極限。作品推出後大受聽眾和音樂家好評,然而1936年他因為歌劇《馬克白夫人》觸怒蘇聯當局,被安上「混亂取代音樂」的罪名,不僅該齣歌劇,甚至其他作品也遭到禁演的命運。


蕭士塔高維契這首奏鳴曲採用四樂章的古典形式(奏鳴曲、詼諧曲、慢板和輪旋曲),除此之外還有著保守的音樂語言、規則的樂句長度,令他同時代的人們感到震驚,即使到今天,仍然令人驚訝。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的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在靈感上都是抒情的,尤其是第二主題,聽起來幾乎是感性的,甚至沒有一絲諷刺。在展開部分,它們以重複的音型為背景,該音型首先作為第二主題的大提琴伴奏出現,然後在結尾處更加明顯的強調。這個樂章另一個不尋常的特點是,在結束時重述第一主題時,它的節奏是如何減慢的。


第二樂章詼諧曲的舞蹈風格粗獷、招搖,充滿固定音型的律動能量,鋼琴聲部陶醉於高音區喋喋不休的重複音符,而大提琴聲部回應以閃爍的和聲琶音,蕭士塔高維契以他獨特的方式運用了不同的音樂元素,包括對位法、重複和對比,創造出特別的音響效果。


第三樂章以大提琴獨奏開始,接著鋼琴加入,手稿指示大提琴演奏需加弱音器。


第四樂章慢板中可以聽到蕭士塔高維契成熟的「淒涼」風格,其中鋼琴大部分在主導樂章抒情憂鬱的大提琴旋律線下方演奏。結尾的輪旋曲主題出現了五次,由兩種樂器模仿,中間穿插著音階。在第二次輪旋曲主題中,鋼琴展開了一段簡短的華彩樂段。最後回歸第一主題,讓整首奏鳴曲臻至圓滿。


這首大提琴奏鳴曲是一部充滿情感和複雜性的作品,當時政府實行集權專制,對於藝術創作採取壓迫及監控的手段,深深影響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創作,作曲家運用音樂的各種要素,諸如多變的旋律歌唱方式、獨特的機械性節奏音響效果、以及諷刺與戲謔的趣味等多樣性格,呈現並交織出音樂的豐富性,反映了蕭士塔高維契在20世紀苦難時代的心情和思想。




​​§§

下半場的「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Sonata in G minor for Cello and Piano, Op. 19)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創作中唯一一首為大提琴與鋼琴寫的奏鳴曲,這首曲子不僅是他本人,同時也是大提琴奏鳴曲之中的傑作之一。


本曲是拉赫曼尼諾夫在《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大為成功之後完成,為他最具創作力的巔峰時期;每一樂章都強烈地表現著作曲者深沉而悲傷的個性。由於拉赫曼尼諾夫本人是一位相當優秀的鋼琴演奏家,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表現出寫作鋼琴曲的深厚功力,但這並不表示大提琴的表達力就被完全忽略。這首大提琴奏鳴曲富有戲劇性的張力,透過旋律線條的自然流動與豐富的和聲色彩,充分顯示出拉赫曼尼諾夫在音樂上的成熟度。


作曲家認為鋼琴的角色不只是伴奏,而是與大提琴同等重要,主題大部分是由鋼琴引出,而由大提琴聲部加以點綴和展開,所以不提名為大提琴奏鳴曲(Cello Sonata)。


這首奏鳴曲的四個樂章同樣以古典的形式寫成,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以緩慢悠揚的大提琴旋律和寧靜的鋼琴伴奏開始,然後進入第一樂章的主體。在Allegro moderato的開頭,可以聽到一個戲劇性但抒情的主題,並被鋼琴部份強而有力的主題所打斷。接著來了一段較為柔和的旋律,像是升上天堂,後來成為樂章的第二主題。接下來,音樂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鋼琴所推動的,最終在接近尾聲時,鋼琴在獨奏者手中奪走了聽眾的全部注意力-兩個主題都被重複出現,樂章以拉赫曼尼諾夫標誌性的華麗結束,第一樂章充滿戲劇性和浪漫情感,大提琴和鋼琴之間的對話交織在一起,創造出激動人心的音樂畫面,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樂章。


接下來的第二樂章是滾動前衝的詼諧曲,充滿了近乎惡魔般的能量,並被其激動而有節奏的主題推動著前進。當獨奏者飆升到高音域時,構建出一個充滿激情和美麗的高潮。最後,鋼琴再次戲劇性地重新引入詼諧曲,收尾在一個安靜的結局。


第三樂章是長旋律的行板,帶有幾絲鄉愁;它以鋼琴上柔和的分解和弦奏出迷人的旋律開始,大提琴則用自己熱情洋溢的旋律來回應。這個樂章充滿了深情和內省,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四個樂章中最好的。


第四樂章則是一首興致高昂的輪旋曲,以鋼琴的豐富主題開始,很快就被獨奏者佔據並擴展。乍看之下,這個樂章聽起來有點偏離作曲家的典型風格,但優美抒情的第二主題是純粹的拉赫曼尼諾夫風格。這兩個主題都出現在整個樂章的中間部分,但主要是第一主題的精神。琶音和大提琴撥奏的神秘部分出現在接近發展的結尾處,並為第一主題的重演提供了動力。就像這樂章的開頭,第二主題再次被親密的演奏,不過這次進入尾聲,尾聲以較慢的節奏開始,鋼琴左手不斷出現持續低音,大提琴將旋律帶出來,大提琴的持續音與鋼琴左手的持續低音也相互對應,在兩個聲部不斷交織下逐漸將情緒冷靜下來,尾聲的段落二,以活潑的速度,帶出第一樂章的節奏動機,將音量不斷往上累積,音樂速度也不斷向前推進,最後帶回第四樂章第一主題,華麗且燦爛的結束全曲。


這部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充分展示了拉赫曼尼諾夫作為作曲家的才華,融合了浪漫主義的情感,以及他獨特的音樂語言,每個樂章間不斷出現的半音、同音重複、相同節奏及主題間相互交織等音樂素材,都是將連動整首作品的關鍵,其中包括拉赫曼尼諾夫重要的音樂元素,例如:末日經的影子出現在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及第三樂章的尾聲還有第四樂章那繚繞在耳邊的鐘聲。


整首曲子似乎在訴說拉赫曼尼諾夫的心路歷程,四個樂章中第一及第二樂章都是小調,前二個樂章訴說著受挫折後到試圖再提筆作曲;第三樂章雖然是大調,但隱隱約約中利用半音或是經過音模糊了大調的色彩,將徒勞無功的悲傷情緒不斷放大後最終得到救贖的出口;第四樂章開頭就是明亮的大調,像是心病最終痊癒後大放異彩,實在是令人無法抗拒的愛上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