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2023/11/30 奧地利鋼琴詩人-費爾納首度來台鋼琴獨奏會

蒂爾·費爾納(Till Fellner)1972年出生於維也納,師從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和歐雷·麥森伯格(Oleg Maisenberg)。1993年奪得瑞士哈絲姬兒國際鋼琴大賽冠軍後受到國際關注。在20幾年來,費爾納成為一位許多世界重要管弦樂團與歐洲、美國與日本重要音樂廳競相邀請的音樂家,而他也活躍於許多音樂節。2015年12月,費爾納首度與柏林愛樂合作,由海汀克指揮,演奏莫札特的第25號鋼琴協奏曲;2015/16樂季費爾納還在歐洲與亞洲許多音樂廳舉辦獨奏會,以及與NHK交響樂團/布隆許泰特、芝加哥交響樂團/海汀克、聖馬丁學院樂團/馬利納爵士、馬勒室內樂管弦樂團/霍乃克合作演出協奏曲。



§§


舒伯特有兩套即興曲集,作品90,D899與作品142,D935,這兩套各包含4首小曲。


《4首即興曲》,D.935接在《4首即興曲》,D.899之後,舒伯特在最晚年的1827年左右作曲。D.899與D.935之間,其相互關連性與結構性有很大的差別。舒伯特開始譜作此曲集的時期,因第1曲的手稿上沒有寫明日期,因此並不清楚。但最終稿上寫有1827年12月,因此可認為是與D.899一樣,創作於1827年後半。此曲集由舒伯特本人寫明曲名。


《4首即興曲》,D.935並不採用鋼琴奏鳴曲的形式,但實質上能看到可以稱為大奏鳴曲的傑出結構性。因此舒曼説,這套即興曲集,可認為是f小調的四樂章制奏鳴曲。經過舒曼這樣子的説法,現在多4曲一起演奏。


不過這場最讓人注目的是費爾納的曲目安排順序,居然將荀白克:六首鋼琴小品,作品19安插在舒伯特《4首即興曲》,D.935第2和第3曲之間。


根據鋼琴家本人的演後座談會的說法是「荀白克:六首鋼琴小品很短,若是排在舒伯特作品之前或之後,都會造成曲目聽感的不平衡。」,並且他認為「舒伯特的四首即興曲是各個獨立的,他不認同自舒曼以降將它們視為是一首奏鳴曲的想法,因此刻意用荀白克作品將它們隔開。」


以往舒伯特被視為是模仿貝多芬但沒有那麼成功的作曲家,直到荀白克推翻這個普遍的認知。他認為舒伯特雖崇拜貝多芬,但並非模仿他,他有自己的風格。這場音樂會將他們二人的作品交織並呈,用意不言而喻。


§


費爾納彈奏的舒伯特《4首即興曲》是清新而自然的,他的旋律線相當綿長,讓我感覺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是連貫在一起的,並且他的詮釋方式不像我以往聽到的會強調強弱音,讓人沒有發覺到時間的流逝,那樣地輕靈飄逸。


這在第2曲中更為明顯,主部由舒緩的旋律開始,帶有敘事曲般的沉穩冥想風格,一直伴著有微妙變化的和聲進行。費爾納演奏的和聲不過於厚重,帶有溫柔暖活的氣氛,讓人不禁昏昏欲睡。


這時候插入突兀的荀白克鋼琴小品,旋律及和聲是那麼的奇怪,更強調強弱對比的力度,把聽眾從剛剛抽離現實的意識,拉了回來。


後面銜接的第3曲和第4曲就比較有躍動感,所以這樣的曲目安排並非沒有道理。


第3曲是由主題與5段變奏曲構成的樂章。主題取自舒伯特的戲劇音樂《羅莎蒙德》,這旋律也在他的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中使用。雖然舒曼把此曲集全體看成一首奏鳴曲,但這一曲還是被認為是獨立的樂曲,有時候會單獨演奏。


第4曲幾近狂想曲,很適合當組曲的終曲。節奏很有特點,樂曲採用三部曲式,在旋律性的主題之後,中段由經過句開始,後來出現強拍在第三拍的旋律。之後主題再現,隨後音樂稍微露出一點灰色憂鬱,但很快便轉入陽光燦爛中並結束。費爾納這樣的安排和收尾方式,獲得了聽眾的認同,給予熱烈的掌聲。



§§


下半場費爾納彈奏的莫札特、貝多芬與巴赫(安可曲)又是另一種風格,就如他所說的「演出者絕對臣服於作曲家,一切都以讀譜為依歸,然而譬如強弱動態的定義,光是每個時代,甚至同時代的每位作曲家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要窮盡可能去理解樂譜上每個表達符號的真正意義,即使不可能百分百精準,也要試圖往那個方向走。」


莫札特:c小調幻想曲,K. 475是我比較不熟悉的一首,相較於D小調幻想曲K. 397名氣比較不大,而我也更愛K. 397。


K. 475一開始表達出的情緒比較壓抑、傷感,在度過第一樂段讓情緒舒緩了很多,感覺不那麼壓抑了,費爾納演奏的時候與前段音樂色彩做了變化,從極強到極弱的對比,預示著下一部分的出現,經過一連串的發展到達第四樂段,可以稱之為全曲的高潮,作曲家把憤怒、內心的壓抑和狂熱全寫到了這一部分中。全曲的最後,作曲家在c小調的基礎上又還原了兩個音,以一連串上行音階結束,最後用一個大三和弦結束在c小調上,後半段表現得十分激情,仿佛黑暗裡突然有一道光照進來,演奏的很有戲劇性,是我很喜歡的詮釋,不愧是莫札特專家。


§


最後一首曲子貝多芬:C大調第 21 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作品 53,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奏鳴曲。


這首作品作於1803~1804年,其時已進入貝多芬創作最輝煌階段,此作給人以一種輝煌與壯麗的效果,創作風格的轉變,與他擁有一台新式鋼琴有關,因為音域比舊琴寬廣許多,讓貝多芬開始探索不同的音色及更高的音域,作品難度變得非常高,把當時代最困難的技術全都用上了,特別在最後一個樂章,演奏者需要持續的進行快速的八度行進、快速十六分音符及其三連音的樂段、持續顫音以營造持續音等的效果。


費爾納在第一樂章不斷敲擊的低音節奏就讓我很有共鳴,「這就是我喜歡的速度」我心中如此想著,右手旋律彷彿清晨中的鳥叫,輕快充滿朝氣,呈現黎明之中陽光灑落大地、萬物甦醒之景象。其中調性、力度不斷變化,主題非常豐富精彩,引人入勝。


第二樂章與緊湊、節奏強烈的第一樂章呈現強烈對比,顯得寧靜、甜美,有如夢境般柔和、純樸,彷彿身處清澈的湖邊、與自然融為一體。


第三樂章緊接第二樂章結尾,這一段過渡是我認為全曲最美的地方,每一次聽到都非常感動,一開始主題在左手,雙手交叉彈奏,右手以十六分音符彈奏分解和弦伴奏,在一連串右手快速彈奏的過度後,主題換至右手以八度彈奏呈現,主題末尾左手使用音階式的伴奏結束進入B段。費爾納在每次主題的重複都使用相同的速度,只是不斷的加重力度。


B段節奏型態以三連音為主,由C大調轉為a小調;再回到A段後進入C段,此段落中調性不斷轉換先是c小調、降A大調、f小調、降D大調再回到c小調,接著又回到A段、B段,最後尾奏以A段主題進行開展,速度轉為最急板,在熱鬧的氛圍中結束全曲。


貝多芬:C大調第 21 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全曲是朝氣蓬勃,充滿幸福的,歌聲越唱越嘹亮,情緒也越來越熱烈。費爾納的演奏有著奔放的情緒,又有著清新的氣息,音樂情緒抑揚起伏,多姿多彩,最後給出的巴赫安可曲又將觀眾的視野帶到另一種高度,讓我在一場音樂會體驗到好多種風格,非常滿足。


費爾納在座談會提到,對演出曲目的挑選,這四首曲子都是他心中的至高傑作。他不喜歡以製造音樂會效果而去挑選和安排曲目。這套曲目的主題是維也納,四首曲子都是在維也納譜寫的,呈現出維也納在不同時期的風貌,也讓我聽到了正宗的維也納之聲。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2023/11/18 蕭邦大賽首獎得主音樂會《幻想之境》

我們常說20世紀是大師的時代,一批優秀的演奏家借助唱片工業的推動成為了古典音樂產業的初代國際巨星,隨著歲月的累積逐漸被認可為大師。例如鋼琴家隨便列舉就有阿勞、布蘭德爾、吉利爾斯、霍洛維茲、肯普夫、李希特、魯賓斯坦、阿格麗希、柯爾托、費雪、顧爾德、古爾達、哈絲姬兒、米開蘭傑里、波里尼等人。


不過在這些20世紀的音樂家中並沒有華人臉孔。然而這幾年的國際音樂比賽優勝者,逐漸出現了亞洲血統的年輕音樂家,例如韓國鋼琴家任奫燦(Yunchan Lim)、韓國鋼琴家趙成珍(Seong-Jin Cho)、中國鋼琴家王羽佳(Yuja Wang)和加拿大華裔鋼琴家劉曉禹(Bruce Xiaoyu Liu)等。



§


劉曉禹師事鋼琴家也是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的加拿大籍越南裔鄧泰山(Dang Thai Son)。本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有許多他的學生,甚至決賽第一名和第六名也是,然而若要用這個結果導出「亞洲人最了解蕭邦」這樣的結論,恐怕大有問題,但卻可以證明,音樂與藝術果真是無國界,並不專屬特定族裔。


劉曉禹演奏的蕭邦是陽光明媚的,我在他演奏中幾乎沒有聽到失誤,再加上這一屆的蕭邦鋼琴大賽每一輪他的失誤也是所有參賽選中最少的,體現出極佳的基本功和心理素質。從蕭邦《E小調第1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劉曉禹就展示了獨特的風格,沒有令人震驚的旋律和伴奏來強調美聲,也沒有過多的自由速度。相反的,他採取適當簡單的節奏讓線條自然地移動並展現其連續性,而且音色變化為明暗時刻增添了清爽的漸變效果,和我以往聽到的唱片錄音中熱情洋溢又寬廣的詮釋方式很不一樣。


第二樂章他的情緒同樣是正向的,不沉溺於浪漫耽美,聽起來富有哲思,感覺不到憂鬱的氛圍。第三樂章的演奏雖然比第一樂章增加了點力度,但跟我常聽的錄音中的動態對比還是有很大的落差,表現的溫文儒雅,低音中輕快的馳騁歡快與抒情的高音相得益彰,而樂團從頭到尾雖然伴奏上都不會太困難,但指揮很好的配合了鋼琴家,展現出無可挑剔的清晰度與音量平衡,在漸快或漸慢的速度中也做到了很好的搭配。


關於Fazioli鋼琴的選擇讓我覺得非常符合他的音色特質,劉曉禹本人表示「希望在彈弱音的時候音色可以透亮一點,能傳到音樂廳的最後一排。當然,每個品牌的鋼琴都有自己的性格,Steinway的聲音更加圓潤飽滿,可是Fazioli的鍵盤比較難控制,因為它用的技術跟所有別的琴都不一樣,YAMAHA、Steinway、KAWAI這些琴的鍵盤都是比較輕巧的,這個琴卻讓人感覺很重,在彈奏輪指和其它一些技巧的時候會比較難,但我認為這麼美的音色,值得我努力征服這個不好用的鍵盤。」


整體來說蕭邦《E小調第1號鋼琴協奏曲》在我喜歡的錄音都是屬於情緒表現更多的類型—不管是熱情或是憂鬱,所以劉曉禹這樣自然陽光的演奏方式沒有得到我的喜好,但這或許是因為我心目中已有了「蕭邦演奏方式的定型」,他在訪問時說「每個人的天性不同,自然也有更加適合自己與相對不適合自己的音樂風格,但我感覺適合我的東西還是非常多的。包括在彈奏蕭邦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我彈的風格並不是通常人們熟悉的那樣。我覺得我可能帶來了對蕭邦新的理解,我也很希望未來能一直在演奏中加入自己的新理解,這對於古典音樂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當然我在演奏的時候不會想這些,它應該是自然發生的,但我還是認為創新非常重要。」

這幾年國際大賽獲獎的年輕音樂家風格各異,也許劉曉禹對蕭邦的演奏沒有其他演奏者那麼浮華,但他細緻入微的風格體現了作曲家在作品中所包含的更多表現力。歷史上傳統優美的蕭邦鋼琴演奏已經很多,有耳目一新的特色很令人驚艷,大賽評審在他身上看到未來成為頂尖演奏家的潛力,而藉此獎給予肯定、鼓勵及出名的機會。


就像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評審曾說「蕭邦大賽從來就不是在選蕭邦演奏家,而是在選大鋼琴家!」或許我也該是時候放下成見,嘗試一下現代年輕音樂家的演奏風格了。



§§


交響組曲《天方夜譚》是尼古拉·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


此曲取材於阿拉伯民間傳說《天方夜譚》,完成於1888年,同年由作曲家本人指揮首演於聖彼得堡。林姆斯基為兩個主要人物——美麗聰慧的舍赫拉查德和殘暴威嚴的蘇丹王沙里亞分別設計了性格鮮明的主題動機,首先呈示於引子,隨後使之貫穿全曲,連接各個樂章,以實現作品的內聚統一。全曲包括四個樂章,皆有標題(雖然作曲家後來將之省略),指涉傳說中的故事主題。


蘇丹王的主題在第一樂章開始時以低音銅管樂奏出,充滿莊嚴高貴的感覺;舍赫拉查德宛若綺麗的旋律則以小提琴和豎琴奏出,非常優美,在每個樂章都有出現。


第一樂章“大海和辛巴達的船”採用無發展部的奏鳴曲式,著力表現大海變幻莫測的神奇景象和海中航行的體驗。在大提琴分解和弦蕩漾的伴奏音型下,小提琴和木管樂器奏出代表大海的主部主題,該主題由蘇丹王的主題演變而成。隨後是象徵辛巴達的船在海上漂航的副部主題,其中包含舍赫拉查達主題的元素。


第二樂章“卡倫德王子的故事”採用三部曲式,講述了淪為游僧的貴族王子們的歷險奇遇,每個部分以變奏手法對主題進行展開,和聲、配器五光十色,具有濃郁的東方情調。


第三樂章“王子與公主”亦為無發展部的奏鳴曲式,主部主題由弦樂在G大調上奏出,刻畫了英俊多情的阿拉伯王子;副部主題具有舞曲特徵,木管和弦樂在降B大調上交替演奏,同時添加小鼓和三角鐵的裝飾性節奏,描繪出婀娜多姿的公主形象。兩個主題之間的交替發展、相輔相成表現了兩人之間的美好愛情。


第四樂章“巴格達的節日、大海和船在聳立著青銅騎士的岩石旁遇難”作為全曲的收尾,集合了之前出現的所有主題素材,音樂內涵豐富而複雜,將全曲推向高潮。




§


在上半場祕魯指揮家哈斯-貝多亞(Miguel Harth-Bedoya)帶領樂團的風格就讓我覺得很有實力,雖然他的名氣不大,但擅長勾勒音樂情境,這首交響組曲《天方夜譚》的主題旋律朗朗上口,在每個樂章都有不同樂器獨立發揮的空間,今天的弦樂群展現了其細膩而動人的表現力,為整個樂曲注入了情感的深度;木管樂器及銅管樂器營造出宏偉的音樂場景,激昂的演奏引人入勝;各種樂器相互對話,交織出一幅繽紛多彩的音樂畫面。


這部作品完美彰顯了作曲家超凡卓絕的配器技術,將奇異瑰麗的東方風情描寫得淋漓盡致。而今天的樂團表現都在水準以上,指揮很會鋪陳高潮,各樂章都有卓越生動的樂器演奏技巧,為聽眾帶來了一場豐富多彩的音樂饗宴。



§

延伸閱讀:

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2023/11/5《路易沙達 蕭邦馬厝卡的獨舞》

路易沙達(Jean-Marc Luisada)去年就來過台灣開獨奏會,今年帶來了全套蕭邦瑪祖卡舞曲,感覺他很喜歡台灣,每一次都帶給我很棒的聆聽體驗。


蕭邦(Frédéric Chopin)在20歲時離開波蘭,並在巴黎開始了新的生活,當時正值1830年十一月起義即將開始。儘管他曾經是一個神童,但一旦他到了巴黎,就很少舉辦公開音樂會,而更喜歡出現在私人的沙龍中。


作為一名作曲家,他幾乎只為鋼琴創作。他的主要鋼琴作品是瑪祖卡舞曲和波蘭舞曲等民族主義作品,其他鍵盤風格包括夜曲、圓舞曲、敘事曲、即興曲、詼諧曲、前奏曲、奏鳴曲和練習曲。


從1825年到去世,蕭邦創作了近60首瑪祖卡舞曲。瑪祖卡舞是一種傳統的波蘭舞蹈,通常為三拍子,其特點之一是重音不規則地放置在第二或第三拍上。瑪祖卡舞和另一種捷克民族舞蹈波爾卡舞是19世紀舞廳的支柱。


蕭邦的瑪祖卡不是傳統的波蘭瑪祖卡,而是更精緻,包括對位法和賦格等作曲技巧,而且在和聲上更有趣,並增添了更多的半音階。


創作瑪祖卡舞曲和波蘭舞曲等作品,滿足了蕭邦成為波蘭人的願望,他的名氣如此之大,以至於他的職業生涯都在巴黎,但他的心始終留在華沙。



§§


蕭邦創作之瑪祖卡舞曲依年份可分成前期作品、後期作品及遺作。


一、前期作品

1830-1839年,蕭邦創作的瑪祖卡舞曲附作品編號共七組二十九首。包含:4 Mazurkas, Op. 6、5 Mazurkas, Op. 7、4 Mazurkas, Op. 17、4 Mazurkas, Op. 24、4 Mazurkas, Op. 30、4 Mazurkas, Op. 33、4 Mazurkas, Op. 41。


以4 Mazurkas, Op. 17來說,創作於1832-1833年,出版於1834年。從這組作品可以看出蕭邦的瑪祖卡舞曲已經更有內容,結構也有了發展,有著輝煌的進步。


降B大調瑪祖卡Op.17-1,路易沙達在最初部分大膽而燦爛,呈現規律的節奏,中段轉換為有彈性的節奏並重複主題,結尾以強烈的節奏暗示腳跟用力踏地的聲音,整體有一種威風凜凜的武士性格。


e小調瑪祖卡Op.17-2,第一段由兩個旋律組成;第二段為C大調,其最後部分被強調擴大;第三段反復第一段,有四小節尾聲。路易沙達以緩慢而抒情為基調,從悲傷到閒談,無所不包,第二段一次次反復,像是在質問,但沒有回答。結尾開頭那段悲傷的旋律又出現了,一切都重新開始,但這次只徒留空虛。


路易沙達在彈奏年輕時期的蕭邦瑪祖卡舞曲節奏清晰、舞曲風格直觀明確,他有一種細膩高貴的觸鍵音色,結合法國藝術文化薰陶,運用大幅度音量對比和始終優美的音色來詮釋蕭邦。


在演奏蕭邦作品中常常會提到「自由節奏」(Rubato),這個字在義大利原文中意思為「偷」,用來指示「彈性速度」(rubare il temp)。蕭邦對這種「偷來的時間」的建議是左手「做管弦樂指揮」、「保持嚴格的節奏」,而右手則「自由地演奏」、「將音樂表達的真相從所有節奏的限制中釋放出來」。路易沙達的彈性速度使用節制,又不失個人特質,是很好的教科書。


二、後期作品

1841年以後至1849年,蕭邦創作並附編號的瑪祖卡舞曲共六組二十首。包括:4 Mazurkas, Op. 50、3 Mazurkas, Op. 56、3 Mazurkas, Op. 59、3 Mazurkas, Op. 63、4 Mazurkas, Op. 67、4 Mazurkas, Op. 68。


蕭邦在世時出版的4 Mazurkas, Op. 50、3 Mazurkas, Op. 56、3 Mazurkas, Op. 59、3 Mazurkas, Op. 63,各曲曲式架構皆較為龐大,樂曲織度方面亦更加複雜。而蕭邦辭世後出版的4 Mazurkas, Op. 67、4 Mazurkas, Op. 68,各曲顯得短小精簡。


路易沙達本場音樂會正式曲目只放到3 Mazurkas, Op. 63,也就是蕭邦在世時出版的最後一部瑪祖卡作品,蕭邦辭世後出版的作品則放到安可曲演奏,圓滿了全本瑪祖卡舞曲,我很喜歡這樣的曲目安排方式。


這邊提一下我最喜歡的兩組作品:3 Mazurkas, Op. 56、3 Mazurkas, Op. 59。


3 Mazurkas, Op. 56,作於1842年,於1844年出版。有人認為,從這組作品中可以看出蕭邦靈感開始衰退,並認為這是在他的瑪祖卡舞曲中最缺乏趣味的一組。


B大調瑪祖卡舞曲Op.56-1,被認為是技巧性最高的傑作,構成為:①不規則的開頭,②降E大調,③重複開頭,④第二段的變奏,⑤重複開頭,⑥第一段的發展。路易沙達在一開始就唱出了曲子的歌唱性並不斷變換音色,在第二段的變奏達到高潮,最後第一段的發展結尾以強烈的節奏收尾。


C大調瑪祖卡舞曲Op.56-2,頭四小節的引子是模仿風笛的嗚嗚聲,接著是清晰的舞曲節奏,所有這些都鮮明地描繪出民間生活的情景,形成一幅民間娛樂的圖畫。


c小調瑪祖卡舞曲Op.56-3,這也是技巧性很強的一首,路易沙達採用了較慢的速度起頭,鋪陳情感,經過一系列的轉調、發展,最後收尾的不留痕跡。儘管這組作品有部分當代評論家認為蕭邦只在乎作曲技巧,但是我在路易沙達的演奏中聽到了各種意境—並不會過於強調作曲家憂傷或陽剛的那一面,他的演奏兼具理性與感性,音色豐美溫暖,挖掘出那些埋藏在樂譜幽深之處、充滿詩意的主題。


3 Mazurkas, Op. 59,作於1845年,於1846年出版。普遍認為,這時蕭邦已經超越了那種欠缺靈感的時期,他的天才又再度發揮出來。


a小調瑪祖卡舞曲Op.59-1,是蕭邦的作品中最強烈的,含有獨創性轉調的相當傑出的作品,它一點也不像同類的其他樂曲,它有著以新奇為出發點和新鮮的和聲、突發的旋律、以及預想不到的結束。路易沙達開頭彈奏出透明般的音色,中段藉由不斷反覆與變化使能量逐漸堆疊出高潮,最後又回到了a小調,微妙的轉調如在坦途上送出花香,誘導人們走向不可思議的森林空地。


降A大調瑪祖卡舞曲Op.59-2,小快板,這是一首非常優雅的作品,有人認為這是在蕭邦所有瑪祖卡舞曲中最優美的一首。主題聽起來非常純真,中間不斷有著漸強、弱、強的音量變化,最後的旋律線改由低音唱出,讓樂曲的能量再降至低點,隨著進入的半音階,將全曲推至最高潮並進入尾聲樂段。


升f小調瑪祖卡舞曲Op.59-3,這是最著名的一首瑪祖卡舞曲,被認為是蕭邦創作的頂峰。


開頭是鄉村氣息帶著狂野的性格的樂段,路易沙達充分使用旋律化的裝飾音,使得重音落在第二和第三拍點上與低音交錯。中間的旋律傾向柔和的和聲,對比開頭的強烈性格。最後逐漸加快速度與力度,在高潮處達到結尾。


美國音樂與戲劇評論家哈聶卡說:「蕭邦的創作正達到頂峰狀態,那些別人所沒有的節拍和旋律,現在已經完全被征服了。情緒優雅,大膽,有節制的憂鬱,以及把這些表現於音的技巧,還有其它無數的要素,成就了這首傑作。」


§§


綜觀路易沙達的演奏力度都遠比譜上要求的更大更深,在這樣的音響幅度中,更能顯出所有「輕聲細語」、「輝煌壯闊」的對比,並且在不同的樂句中給予不同的顏色,依照當下的心情、需求、氣氛,營造出多元的音色:尖銳的、柔和的、富節奏的、回憶情境的,都有相對應的音色。從蕭邦年輕到晚期的作品,這部全本馬厝卡舞曲包含太多蕭邦的元素,用這樣的方式去聆賞是很好認識蕭邦、看出其作曲生命輪廓的做法,很值得仔細琢磨。


蕭邦的瑪祖卡,並不取材旋律,他只採用形式。他的瑪祖卡不是拿來跳舞的,也跳不起來;乃是在其上嘗試和聲、音階和節奏的可能;馬祖卡舞曲,是蕭邦的實驗場,越聽就越能體會有多迷人、有多高明。


這也是為什麼我愛聽蕭邦—每一個人,甚至每一次,演奏出來蕭邦,都不一樣。在過去三十年間,這套曲目與路易沙達朝夕相伴(他經常在音樂會上推出全套的蕭邦瑪祖卡),已經內化成他呼吸與心跳的一部份,也因此他的詮釋更為自然,也更與他融為一體。


期待明年路易沙達又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精采的曲目!



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

2023/11/2 克勞斯.麥凱萊&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極致北國》

每年衝一次衛武營或許是以後的常態了,儘管這次沒有連續假期,剛進新公司也沒特休,我還是請了假,為的就是在台灣最好的音樂廳,聽一場最棒的音樂會。

—結果證明,這股衝勁值回票價!



從零下氣溫的奧斯陸到亞熱帶國家,來自挪威的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在指揮家克勞斯·麥凱萊(Klaus Mäkelä)的帶領之下,開啟了2023年亞洲巡演,一路從韓國、日本,最後一站來到台灣高雄、台北兩地演出。奧斯陸愛樂並不是第一次到訪台灣,但與2020年新上任的首席指揮克勞斯·麥凱萊(Klaus Mäkelä)的組合可是第一次,這位全球古典樂壇最炙手可熱的新生代指揮巨星,讓每位觀眾都想一睹風采,而且搭配的小提琴家還是那位荷蘭小提琴天后吉妮·楊森(Janine Jansen),這種超級組合以後想遇到可不是那麼容易!




§

這場音樂會安排了兩首西貝流士膾炙人口的曲目—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47、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作品43。

我聽了約6年的古典音樂,早期很喜歡貝多芬、蕭邦的作品,後來開始聽莫札特、舒伯特、布拉姆斯,近年來最喜歡的作曲家之一就是西貝流士。

西貝流士不僅是芬蘭國寶級的作曲家,更是國民樂派的代表性人物。他除了是芬蘭最重要作曲家,更是民族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重要代表。西貝流士以擅長於寫作雄渾、壯闊的大型管弦樂曲,蘇格蘭作曲家、音樂評論家與作家Cecil Gray更是推崇西貝流士為布拉姆斯之後最優秀的交響曲大師。

終其一生,西貝流士總共完成七首交響曲,比起稍早的布拉姆斯、布魯克納、馬勒,毫不遜色。這位國民樂派芬蘭作曲家創作譽滿全球,堪稱最具有芬蘭魂之作曲家。他的音樂中滿滿的芬蘭味,道盡祖國歷史、人文,甚至地理與風土,更能表現出芬蘭人堅忍精神;他讓世人藉由音樂感受了解他的祖國,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


§


上半場:

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47,創作於1903-1904年,定稿於1905年,這是他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經常於各國際大賽與音樂會中演出,為小提琴曲目中的經典之作。

協奏曲一開始即以少見的小提琴獨奏揭開序幕,由樂團之小提琴群顫音伴奏,這是個非常安靜的時刻,靜的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到,我連呼吸都不敢太用力,幸好今天的觀眾很配合,沒有發出任何噪音。

小提琴演奏出陰鬱而綿延不絕的第一主題,充滿北歐冷冽的環境氛圍與芬蘭冬日景象之鮮明感受,西貝流士曾說「第一主題是在極冷且澄澈的北國天空,滑翔的鷲鳥」,而第一主題第一個音g,就不在d小調主和弦內,展現了此種孤高,這是剛開始就決定演奏好壞的段落,必須要像在北國中的暖流,溫潤卻又孤寂,吉妮·楊森選擇相對慢的速度慢慢鋪陳,琴音聽起來有些暗啞,連帶配合的樂團聲音也有些像是北歐的陰天灰濛濛的,但是隨著樂曲前進,聲音也逐漸由灰暗轉為明亮,在一段短暫裝飾奏高潮後,在大提琴和低音管的帶領下由樂團奏出簡潔有力的第二主題,低音聲部彷彿母親溫暖的懷抱,自始至終撫慰著小提琴獨奏的情緒起伏。


當樂曲走到第一樂章的中段後,沉默的小提琴開始以較為明亮的情緒奏出另一段主題,呈現出芬蘭人強烈的民族情感與英雄氣概。隨即由低音管引出銅管樂器的唱和,引導樂團進入氣勢猛烈的總奏,帶領聆聽者為蓄勢待發的下一波小提琴獨奏蘊釀氣氛。

第一樂章之發展部完全由裝飾奏取代,也是本協奏曲最大特色之一,小提琴奏出令人非常感動的複音和聲旋律,調性也轉入五個降記號,旋律與情緒更加昇華而深邃,吉妮·楊森在華彩段的演出不盡出色,反而是後續低音管的回應相當厚實,在樂團的襯托下,小提琴獨奏進入最後階段的裝飾奏,在一連串的音階、琶音和雙音奏法中進入最高潮,簡潔有力地結束。

由於本次座位在2樓左半邊,直接面對著第一小提琴聲部的團員們,細節也聽得十分清楚。琴音初始,便感受到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展現出的弦樂聲部清晰、平衡且充滿活力。綜觀第一樂章來說,奧斯陸愛樂的協奏曲伴奏很有彈性,伴奏時,可以適時退讓舞台,主奏時也能立刻回火,而且現場的音響效果調整的非常好,觀眾身處當中,可以聽清楚每一個細節,更能感染樂曲中的情緒。

第二樂章有著濃厚的浪漫曲風格,簡短的序奏是由兩支豎笛、兩支雙簧管和兩支長笛營造出穩定的和聲,接著小提琴在最低的G弦上開始奏出旋律真摯動人的主題。指揮選了極慢的速度展開,這個速度很考驗管樂部的穩定,但低音管、法國號從樂章開始,就帶來精彩無比的表演。在一段小號與弦樂團的交替輪奏之後,則由獨奏小提琴以兩聲部旋律、超廣音域、不同節奏、雙音、顫音、快速八度音型等等,讓獨奏者盡情展現各種演奏法,最後樂團在不同聲部重現開頭的旋律,達到高潮,再由獨奏呈現溫柔而簡短的尾奏與法國號之對話。大部分時間裡,奧斯陸愛樂的火侯都控制得很好,儘管速度很慢,聽起來卻不會無聊,層次清晰,音色帶點思鄉之情不沉溺於憂鬱。


吉妮·楊森的詮釋是屬於內斂型的,前兩樂章蘊含深邃的情感,第三樂章才開始爆發出來,快奏及花奏部分隱隱可見如火的熱情,值得一提的是史特拉底瓦里琴音色之美,它的低音部分深沈感人,高音部分圓潤甘醇。

第三樂章是整首協奏曲中最精彩的,由活潑有力的兩個主題構成自由輪旋曲式。由小提琴奏出切分音的第一主題非常活躍,帶著滿滿的動力,甚至有點粗曠,樂團伴奏以定音鼓的舞蹈節奏點燃熱度,因此音樂學者Donald Francis Tovey戲稱這樂章為「北極熊的波蘭舞曲」(a polonaise for polar bears),這個樂章技巧相當困難,可能是所有小提琴協奏曲中最困難之一。

樂團在前奏採用過快的速度,使得吉妮·楊森一開始就失速,連音符、音準都沒有完整正確的演奏出來,不過,她迅速把握了調整的契機,在樂團間奏之後、獨奏展開回應的一句,局面已回至正軌,之後直到主題再現,便明顯修補了過來,速度下降了一點,調整在自己能把握的範圍內。此首樂曲的確也是需要快速才能表達出作曲家的濃烈情感,不過,如何在快速中保有樂句的完整結構,而不只是趕快走過譜上的音群,是一大哉問。尤其到了第三樂章,往往精力已殆盡,要如何在快速技巧與音樂內涵間取得平衡,是獨奏家需要面對的課題。

第二主題出現後,節奏在三連音與快速16分音符之間變化,展現出豐富的節奏變化韻律感,接近尾聲時小提琴獨奏者更需演奏連續精彩的八度大跳與泛音等超高難度技巧變化,音樂張力極大且難度相當高,亦能看出西貝流士對於小提琴演奏技巧之嫻熟掌握,而它也綻放出作曲家對於自己小提琴的畢生熱情。


在現場聽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絕對是一大享受,雖然吉妮·楊森和奧斯陸愛樂在中間有出了一些差錯,不過隨著尾聲接近,每一位音樂家都是火力全開,小提琴的裝飾奏部分堪稱精采絕倫,絕無冷場,在觀眾跟著血脈噴張的那一刻從容地結束全曲。

Donald Francis Tovey曾讚美說:「在由孟德爾頌和舒曼創造的協奏曲形式中,我不曾見比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更有創意、巧妙、令人振奮的作品。」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充分將技巧、形式、與美妙音色結合在一起,由冷冽孤高的第一樂章到氣勢磅礡的第三樂章,讓我聽一遍就此愛上,或許小提琴才是西貝流士的靈魂之所在,難怪能讓後世的演奏家或是聽眾,都如此激賞讚譽了。

西貝流士曾說:「在首演當天,我已確認,這將會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一部作品,雖然大家至少還要花上二十年的時間才能體會到這點。」無庸置疑,如今這部作品已被視為與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孟德爾頌、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齊名之作,也是我最喜歡的小提琴協奏曲。

演奏完畢全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震耳欲聾,彷彿要將音樂廳的天花板掀開一般,小提琴家與樂團也被如此的熱情嚇到了,在我聽古典音樂的生涯中,不曾看過像這樣掌聲停不下來的情況,至少鼓掌了10分鐘以上,小提琴家也出來謝幕了7、8次,演奏了兩首安可曲觀眾們還是不放她離開,最後只好做動作致意沒有第三首了。

PS. 西貝流士在創作這部小提琴協奏曲的前後,染上了酗酒的習慣,因此曾有樂評家指出,1905年的修正版本並沒有修掉原作的狂亂氣勢,而這股氣勢也成為這首曲子最艱難掌握與表現的部分。二十世紀初期,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受到許多女性小提琴家的喜愛,也許是本曲在陰柔與壓抑中帶有強韌的性格,正好反映了女性音樂家在樂壇中的處境。


§


下半場:

西貝流士: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作品43,於1901年冬天在義大利拉帕洛(Rapallo)開始譜寫,受到當地溫暖氣候及深厚歷史傳統所影響,似乎因為這樣比較少了他的作品中常有的芬蘭的嚴寒氣氛,並於1902年在芬蘭完成,在赫爾辛基首演大獲成功。

比起E小調第1號交響曲,這首交響曲具有更為濃烈的北歐色彩,帶有民謠風格,所以有人稱此首交響曲是西貝流士的「田園交響曲」,這可能是他最通俗,最受歡迎的交響曲。

有了上半場的熱身,下半場不論是指揮或是各聲部團員,皆是火力全開,相當過癮。

西貝流士相當在意交響曲的嚴謹邏輯,第一樂章起始的三音動機(F♯–G–A)便是整首交響曲的核心素材,此處則是在弱拍進入,三連音的節奏有著田園風格的暗示。以弦樂器如樹葉相觸的弱音沙沙聲序奏為背景,木管樂器奏出明朗的民謠風格第一主題,法國號回應。弦樂器的音形也很像拍打沙灘的波浪。這音形是製造這樂章全體氣氛的重要動機,因此會出現好幾次。之後,弦樂器奏出略帶幻想風格的悲歌,偶爾轉為撥奏而高昂時,木管樂器提示第二主題,弦樂器在其背後演奏序奏的動機。第一樂章有許多不同的動機與主題,大都片面地出現,聽眾直到樂章高潮處才得以一窺主題全貌。


克勞斯·麥凱萊的指揮風格充滿激情和感染力,能夠將樂曲裡的音樂張力和情感層次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的指揮動作並不花俏,而是給樂團簡潔明確的手勢。他善於運用動態和音色的變化,與奧斯陸愛樂的默契十足,樂團表現出十足的專注力,表達出極為深刻的情感和意境,第一樂章起的弦樂聲部,維持著溫暖和諧的樂團特色,並在音量強烈的樂段時,展現出交響的遼闊感。

第二樂章西貝流士寫下了低音管演奏的主要主題。光明與黑暗交互出現,逐漸擴大規模;行板與持續行板的主題交錯,釀出很獨特的氣氛。平靜的定音鼓弱音擂打引出低音大提琴與大提琴的撥奏旋律,低音管在此旋律上奏出漂浮著憂鬱感的第一主題。據說,這幻想似的主題是從唐‧璜與石像客人得到靈感。之後法國號奏出終止動機。音樂逐漸高昂,加入銅管樂器而築起高潮。忽然,氣氛平靜下來,弦樂器奏出優美溫柔的第二主題。這主題猶如柔光從雲隙照下來。據說,這是在翡冷翠得到靈感的基督的印象。冥想氣氛漸漸瀰漫在管弦樂之間。樂章最後,以兩次強力撥弦作結,意味著「衝突」仍未得解。

第二樂章克勞斯·麥凱萊採用了比一般印象中更慢的速度,使得這個最長的樂章顯得更冗長了。不過他調整了樂團的演奏效果,包括特定聲部的音色,纖細、敏感的極弱奏,運用速度與動態的變化,讓此樂章不會聽起來太沉悶。

第三樂章是非常活潑的,曲式簡單,演奏時間很短,樂團在這開始逐漸加速。弦樂器奏出激烈的動機。主題在弦樂器中頻頻來往,像無窮動的旋律沒完沒了的繼續下去。一直發展到全部管弦樂炸開時,音樂嘎然停止,定音鼓的弱音,引導出由雙簧管前導的中間樂段溫柔的緩板旋律。這段牧歌似的旋律由雙簧管唱出後,再由其他管樂器繼續下去。

慌忙的詼諧曲再現後,接著再現中間樂段。這次是由弦樂器承接下去,法國號先暗示第四樂章的主題。令人感動的情緒逐漸高潮後,直接進入第四樂章。

音樂在第三樂章的頂點一下就跳進第四樂章,小號雄壯的對弦樂器有力的動機回應。由弦樂演奏的三音動機承自第一樂章,回應以嘹亮的小號。第二、第三樂章的素材也會在此樂章重返,主要動機的效果因而得到增強與確立。這有如在長冬之後大地回春,也像疾風之後,天空放青,氣氛充滿開放感。

這主題壯麗高潮後,木管的過門樂句慢慢讓音樂平靜下來。低音弦奏出有如波浪的持續音形,木管樂器以此為伴奏,互相回應著奏出第二主題。這是令人想到北歐冬天灰暗氣候的悲歌似的旋律,象徵死亡的威脅迫近。這主題發展下去,並由銅管樂器築起高潮。經撥奏的小結尾後,進入中板的發展部。

發展部開始於第一主題動機的變形,再加入第二主題趨於高潮。以前出現的主題的片段,在各種樂器上改變形狀一再反復。第一主題在其頂點輝煌的再現。第二主題的再現比在呈示部長,規模也增大。銅管的號曲築起高潮,並暫且穩定下來。隨著一堆弦樂快速音型,第二主題出現,又轉回d小調,只是這個悲壯的主題到此也必須成為凱歌,並開始轉為D大調,長號又吹出號聲,想把曲子變陰暗成為d小調,但全然失敗,第一主題以主調D大調在低音出現,終於到達凱旋般的結尾,這一段一直撼動著我的心情,最後以雄壯的銅管號曲結束全曲。

如果要說今晚的MVP,絕對要頒給銅管聲部,尤其是第四樂章的後半段幾乎都是由他們築起高潮,從小號、法國號、長號到低音號,除了在獨奏段落近乎無瑕疵外,齊奏段落更是讓我充滿感動的部分,非常扎實且強力地發出近似管風琴般的音色,給予整首交響曲十分沉穩的基底,也適當地在全曲幾個高潮段落中,帶出無以倫比的音響廣度。

西貝流士的好友指揮家羅伯特·卡亞努斯(Robert Kajanus)表示最後一個樂章「朝著勝利的結局發展,旨在喚起聽眾對未來的光明和信心的前景。」也難怪有人說這是對暴政反抗的勝利,終樂章真的有這種感覺,我每次聽到都覺得非常感動,雖然剛開始就奏出了雄壯的主題,但仍要歷經千辛萬苦(好幾次的主題重現但沒有解決),才能凱旋回到家鄉。


§§


聽現場音樂會的樂趣就是,「每一首樂曲、每一次演出,每一位演出者」,都是獨立的宇宙,每次都建構出不同的音樂感受。

就像金鼎獎作家郭強生在《尋琴者》當中說的:「我們在聆聽的,是逝去。每一個音鍵吐出的,都只有那個當下,永遠不可能重來。」

克勞斯·麥凱萊和其他年輕指揮家不同的是,他有著一種非凡的領導魅力,能讓整個樂團為之信服、唯命是從、上下一心,因而散發超常的能量。交響曲一開頭弦樂之濃厚、第二樂章的低音提琴與大提琴撥奏彷彿凝聚成一把、終樂章的樂團總奏一層比一層還強,不斷翻越上限。那種超凡的力量集合,就像是指揮台上有個巨大的黑洞,讓全團受他牽引,繞著他不斷加速旋轉。

這會讓我聯想到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的指揮方式,類似一種領袖崇拜。從他的音樂可以聽見很多畫面,樂團的弦樂聲部雄壯渾厚、氣勢十足,銅管聲部飽滿有力、強壯結實,每個聲部都能夠發揮其獨特的聲音特色,指揮掌握了微妙的細節與動態變化,似乎該有的都不缺,不過也少了些歷盡滄桑、空洞掙扎的情緒層次;而這點無非得要經過時間的累積和淬鍊。

或許,我們正在見證一位大師的成熟,無論如何,他指揮的西貝流士: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是有感動到我的,尤其是第四樂章的情緒張力讓我不小心掉了幾滴眼淚,讓我非常期待下次相遇,能否在克勞斯·麥凱萊的音樂中聽見更多風景、更多熱切、更多風和日麗,或是更多風雨困頓。也期待奧斯陸愛樂再次造訪台灣,屆時帶來更豐富的節目,讓樂迷大飽耳福!